同富文库网 - www.jycsjx.com 2024年05月09日 08:05 星期四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经济工作要点10篇

    发布时间:2022-12-17 19:30:07 来源:网友投稿

    经济工作要点10篇经济工作要点 机关纪委工作、街道部门经济22022年工作要点22篇 机关纪委22022年工作要点供借鉴 2022年××&ti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工作要点10篇,供大家参考。

    经济工作要点10篇

    篇一:经济工作要点

    纪委 工作、 街道部门经济 2 2022 年工作要点 2 2 篇

     机关纪委 2 2022 年工作要点 供借鉴

      2022 年×××机关纪委的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级机关纪监工委的部署要求,在×××机关党委的领导下,深入开展“打铁必须自身硬”专项行动,与委机关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紧紧围绕全委队伍自身建设大局,以强化政治监督为重点,以加强日常监督为关键,以开展纪律教育为抓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推动内部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一、以推进具体化常态化为重点开展政治监督

      1.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聚魂,引导党员干部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上,做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战士。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2.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突出抓好政治监督。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检验学习效果,通过查阅台账资料、抽查检查等方式,对委机关各支部及全体干部持之以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 X 中 X 会和中央纪委、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开展监督,督促在履职尽责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安全生产等重大任务监督中担当作为、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増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

      二、以提高针对性为重点强化纪律教育

      3.注重发挥文化涵养功能,持续开展纪律规矩教育。在坚持全覆盖的基础上,突出新进人员、青年干部等对象群体,推动教育提醒关口前移。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和机关周一微课堂、支部每月专题学、学习培训等多种平台载体,不断强化纪律教育,督促严格执行纪检监察干部“六条禁令”及“八小时外”行为提醒,开展经常性、针对性、主动性的纪律教育。

      4.充分发挥以案说纪功能,多形式组织警示教育。将案例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系列警示教育活动,向各支部发放警示教育资料,组织全体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恪守初心方能善始善终》。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赴市党风廉政建设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引导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进一步增强规矩意识和纪法观念。

      三、以推动纪检监察权力规范运行为重点强化日常监督

      5.丰富日常监督方式。协助机关党委围绕民主集中制原则、廉政风险防控、“四风”隐形变异问题等,综合运用列席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平时观察、专项检查、受理信访举报、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了解干部工作作风和执行工作纪律、廉洁纪律等方面情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纠正偏差。

      6.紧盯关键环节开展监督。结合反映问题办理、动态了解掌握情

     况、视情开展提醒监督等,督促全体干部认真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监督执法工作规定法规,认真贯彻“两套规程、五项机制”,树牢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严格按照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公正文明执纪执法。

      四、以防止“灯下黑”为重点开展内部监督执纪

      7.坚持和体现“严”主基调。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对交办的问题线索和反映情况及时准确处置,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者“零容忍”,对不收敛不收手的严惩不贷,依纪依规从严查处。加强与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案件监督管理室、信访室、案件审理室等部门协作配合,提升问题线索处置水平。

      五、以建章立制为重点推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8.研究制定机关纪委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机关纪委工作职责范围,建立机关纪委工作报告制度、议事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对机关纪委的组织领导、职责职能、工作机制等进行规定,推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注重学习借鉴,总结经验做法,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工作形式,不断提升机关纪委工作水平。

     可供参考 街道部门经济 2 2022 年工作要点 供借鉴

      2022 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新一届街道班子工作开局之年,也是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攻坚之年。做好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

     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X 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一个核心”、突出“两大重点”、打好“三大战役”、实现“一个目标”,即:围绕党的建设这一核心;突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和城市高品质建设、全域精细化管理“两大重点”;打好文明城市创建、民生事业改善、社会治理现代化“三大战役”;实现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这一目标,全力加快现代化强街建设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X%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增长 X%,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X%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X%,实际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X%以上。奋斗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X%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X%以上,税收收入增长 X%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X%,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X%,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X%,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X%以上。

      一、围绕“一个核心”,强势开新局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党的建设这一核心,在新征程上,谋新篇、开新局。

      1.扛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抓好政治安全、宗教安全、舆论引导、舆情管控和阵地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话语权。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健全完善党工委理论

     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机制。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持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党建“第一责任”,抓好抓实党组织书记领办党建项目、党建课题等工作,在城市、农村、机关、“两新”组织等领域分别打造样板支部,示范推动基层党建任务落地生根。精心组织开展春节、“七一”期间“集中申请入党”活动,科学制定党员发展计划,提升党员发展质量,确保全年新发展党员 31 人。持续抓好“三资”清理,发挥党员头雁作用,积极推进居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支持发展壮大居级集体经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稳妥推进“村改社区”转型城市社区试点工作开展。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步伐。深化党建引领城市网格化治理和“红色物业”建设,打造星级满意物业品牌,分类推进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新建红色驿站 55 处,进一步提升党群服务能力。加快振兴路两侧党建服务设施建设,擦亮党建服务品牌;完善提升鲁南智能制造产业园党组织功能,创新打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场教学点,积极推动真爱商城、枣矿智慧物流产业园等商圈、物流业“两新领域”党建破题落地,努力实现党建工作效能最大化和党的建设、党的事业相互促进。

      3.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立足新班子、新气象、新作为,充分利用集中学习、名师送教、干部上党课、灯塔干部教育学院等手段,

     组织开展干部培训,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推动党员干部行为规范和作风养成,不断提高干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健全完善“一肩挑”条件下的社区、居“两委”运行机制,实施“头雁”培育计划,各社区、居党组织年内至少承诺办成 3 件惠民实事,抓好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书记党校集中轮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常态化开展农村在外人才“回引”活动,加大从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和在外务工经商能人等群体中培养后备人才力度。强化对社区、居干部管理考核,实行社区、居干部动态调整,不断优化强化社区、居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社区、居级干事创业积极性。

      二、突出“两大重点”,激发新活力

      (一)把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作为工作的重心

      紧紧围绕全市“633”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培育壮大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主导产业,加快产业向高端迈进,形成集聚效应,全力打造经济强街。

      1.巩固提升优势主导产业。①高端装备。以 X 中小数控机床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巩固发展数控机床、金属制品、专用装备、矿山机械、精密铸造五类产品,发挥威达、普鲁特、腾达等行业链主优势,重点抓好墨子科创园、腾龙不锈钢产业园、鲁南智能制造产业园三大高端装备产业园建设,力争年内主营业务收入实现 58 亿元。②新一代信息技术。以鲁南智能制造产业园、枣矿智慧物流产业园等基地为依托,培育发展直播电商等数字产业,突出抓好翰林经纬二期扩建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主营业务收入实现 3 亿元。③新型商贸物流。注

     重发挥“实体平台+互联网”优势,做大鲁华农副城、真爱商城两个百亿级专业化市场集群,打造全国知名的商贸物流集散地。④现代服务业。在相对成熟的商贸物流商圈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品牌。重点抓实规模以上服务业培育、入库工作,力争入库企业 2 家。积极推动 X 站铁路货场升级改造,加快麦金地链融(中央大厨房)农文旅产学研智慧园、枣矿智慧物流产业园建设。抓住 X 省第三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机遇,实施新兴路步行街升级改造。依托真爱风情街、永辉、大润发、银座、贵城等特色街区和品牌商超综合体,形成特色风情不同、高中低消费结合、批发零售兼具,各类人群皆宜、餐饮娱乐一体的城市生活圈,繁荣发展首店经济、月光经济,拓宽消费空间。

      2.梯次推进企业培育。①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带动、上下联动,分层分类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力争全年新认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3 家以上。②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提升计划,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年内培育各类企业主体 100 家、“个转企”60 家,新增“四上”企业 12 家以上,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净增 3家以上,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 7 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2 家。③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培育攻坚行动,抓住省级上市公司孵化集聚区试点机遇,加快腾达紧固、威达重工等后备企业上市进程。

      3.全面优化营商环境。①持续落实领导干部帮包责任制和全周期服务,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包到底”,一切围

     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②深化“项目+人才”模式,提高人才落户、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保障,每年柔性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 4 人以上,培育更多“X 英才”“X 工匠”。③深入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分层次建立企业家培育库,择优推荐申报省泰山产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省优秀企业家,着力培养一批开拓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企二代”、职业经理人。依托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举办线上线下培训活动,力争每年培训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70 人次以上。

      4.突出抓实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地处全市机械工业园的区位资源优势,坚持不懈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投资 20 亿元小熊驾到生产加工、投资 16 亿元高端数控机床生态链、投资 13 亿元鼎梁消防器材产业园、投资 10 亿元 X 威拓数控高端智能重型数控机床装配、投资 10 亿元国际高端数控机床零部件加工、投资 5.6 亿元 X 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四期工程、投资 2.1 亿元中天家居智能制造二期扩建、投资 1.5 亿元北京中教金源科技科研仪器和实验测试中心、投资 1.3 亿元 X 科胜机械装备风力发电机阻尼器生产、投资 1.2 亿元 X 卷烟厂烟叶醇化库、投资 1.1 亿元 X 腾达紧固不锈钢紧固件扩产及技术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让项目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

      5.积极扩大对外开放。①精准对接港澳台、深化日韩、突破欧美,大力开展“云招商”“云洽谈”“云签约”,组织参加连线世界 500强专场、青岛峰会、进博会等省市外资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外资项目,努力实现利用外

     资新突破。②实施外贸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完善外贸企业信息库,积极推进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力争全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 4 家、进出口过亿元企业 2 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 6 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 300 万美元以上。拓宽外商投资领域,吸引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领域。③抓住被纳入中国(X)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联动发展契机,探索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园,培育和引进销售额过50万元的跨境电商企业 6家。引导X喆乾贸易有限公司、X 硕森贸易有限公司等外贸企业,线上线下开拓国际市场,寻求境外合作。

      6.着力加强科技创新。①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填报及登记入库,年内完成 8 家企业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平台,壮大街道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②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创新平台建设。年内,新增10 家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5 家以上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完成惠众电商创业园 1 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落地。

      7.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

    篇二:经济工作要点

    街道 2022 年民生服务与经济发展方面重点工作总结

     一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新设 x 个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并划分综合服务区、群众办事等候区、自助服务区等功能区域,满足群众多种需求。

     二是积极建设“鳌山坊”美食文化特色街区,已获 x市特色街区考评评分排行榜简阳市第一名。

     三是着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样板区。按照“产业园区+特色镇+林盘”发展模式,建设 xxxxx 亩天府百果园、xxxx 亩东麓花溪田园综合体,成功举办简阳市首届“黄花风铃木”赏花节,接待游客 x 万余人次,打响生态旅游品牌,筑牢群众增收基础。

     四是启动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工代赈支出方向)项目。投资 xxx.xx 万元,改建生产便道 xxxx 米,硬化村断头路 xxx 米,预计将为当地群众发放劳务报酬不低于 xx.x万元。

     射洪坝街道成功创建 x 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新合社区)和简阳市首个 x 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街道被命名为 xxxx 年度简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先进街道。全年共计在中央、省级媒体发表宣传信息 xx篇。

    篇三:经济工作要点

    22年赣州市数字经济工作要点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省第十五次、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数字经济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三大战略”“八大行动”,落实全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要求,围绕打造赣深数字经济走廊,坚持强长板、补短板、错位发展、融合协同,加快建设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关键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资源延伸承载地、革命老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区,助推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一)建设一批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梳理建立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库,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字新基建等领域推动100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

     年度投资339.3亿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直(驻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二)扩大5G建站规模。加大5G基站选址支持力度,推动杆塔等社会公共资源开放,新开通5G基站3000个以上,实现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政公用集团、赣州移动分公司、赣州联通分公司、赣州电信分公司、赣州铁塔公司、赣州市广电网络分公司等〕(三)争取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争取在赣州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提升我市国际互联网访问性能,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外向型经济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赣州移动分公司、赣州联通分公司、赣州电信分公司〕(四)推进市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统筹全市云计算资源,实现天翼华为、国信浪潮、赣南数据湖3个市级云计算数据中心一体化管理,加快推动市、县(市、区)政务信息系统统一上云。〔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国投集团,蓉江新区管委会〕二、加快数字产业化步伐

     (五)加快建设赣深数字经济走廊。推动数据资源互通和共享互认,实现与大湾区城市电子认证平台无缝对接。重点招引大湾区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区域总部、行业总部或创新中心落户赣州,兑现总部经济政策。推进章贡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赣州区块链技术产业园、赣州大数据产业园、中国赣州数字科技产业园建设,推动北斗时空大数据产业园落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集聚区(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强化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服务高端化,提升集聚区(产业园区、基地)承载能力,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资源辐射。〔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国投集团,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六)推进信创产业发展。加快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基地建设,提升“一园四中心”平台发展水平。做大做强江西信息安全产业园,推动信创大厦全面运营,新增信创联盟企业20家。建设江西省“信创云”,整合全市信创云资源,争取整合省内信创云资源,建设基于信创云和通用云的双底座混合云,并纳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委网信办、市行政审批局、市委保密和机要局,章贡区政府〕

     (七)推动区块链技术融合应用。深入推进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试点工作,聚焦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完善拓展基于“赣州链”为底层平台的“家具链”“脐橙链”“长征链”,以及“赣州BSN节点”等功能,扩大推广应用范围。〔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果业局、市文广新旅局、赣州移动分公司、赣州联通分公司、赣州铁塔公司,赣州经开区管委会〕(八)突破北斗+时空大数据应用产业。加快数创智联科技园项目建设,推动北斗导航定位服务示范应用和规模化应用,加强北斗应用终端研发生产。推进赣州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建设,构建赣州无人机遥感网,建设若干无人机示范应用项目。〔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委网信办、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局,南康区政府、蓉江新区管委会〕(九)聚焦高端新型元器件研发制造。重点发展IC(半导体元件)封装基板、金属基板多层PCB板、柔性PCB 板等产品,前瞻性发展HDI(高密度互连)多层电路板,加强高性能PCB板的研发攻关。引入5条新型显示技术生产线。〔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中心,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十)促进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重点围绕电竞游戏、数据治理加工等方向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研发和生产,引进落地知名企业,设立区域性企业3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委网信办,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十一)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在智能装备、大数据挖掘、视觉识别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人工智能企业3家以上。围绕“有色金属、家居、红色教育旅游、互联网医疗、蔬菜脐橙”等产业赋智赋能,加快推广人工智能应用。〔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委网信办、市科技局、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十二)做强做大5G产业。依托龙南市、信丰县5G产业发展优势,在龙南市建设5G产业发展示范区,在信丰县打造5G产业发展先行区,在章贡区、赣州经开区打造5G应用创新区。〔责任单位:市工信局、赣州移动分公司、赣州联通分公司、赣州电信分公司、赣州铁塔公司,章贡区、龙南市、信丰县人民政府,赣州经开区管委会〕三、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十三)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围绕赣州“1+5+N”首位产业,积极发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能力,支持龙南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行业二级节点,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二级节点和服装行业二级节点建设,开展标识规模化应用推广。开展企业上云赋智行动,力争上云企业达到8000家,培育2-3家左右上云标杆企业。加快推进稀土、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开展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全年推动2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推进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支持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培育一批典型应用场景。〔责任单位:市工信局、赣州移动分公司、赣州联通分公司、赣州电信分公司、赣州铁塔分公司,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十四)提升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加快“赣州链”、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家具公共服务平台、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等综合型服务平台上线,引导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手段开展集成创新。推动实体商业数字化升级,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经营模式,主动适应赣深商贸旅游消费升级和高端市场需求,不断拓展数字金融、智慧物流、电子商务、红色文化、智慧休闲旅游等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打造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做好“一码通城”赣州试

     点工作,拓展各地市的市民码在政务办事、文化旅游、公共交通、场所登记等场景的应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市金融办、市文广新旅局、市交通局、人行赣州市中支、赣州银保监分局,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十五)加快农业数字化步伐。建设一批农业数字化基地及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农业管理服务数字化、服务生产和销售一体化。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推进一批“数字乡村”试点建设。〔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委网信办,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四、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十六)强化数字政府建设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编制数字政府总体规划,推动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体制融合。出台《赣州市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实行“一个口子”管理,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统一审核、统一验收”。〔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财政局、市委编办,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十七)提升政务数据支撑能力。加快升级全市统一的数字政务业务中台,着力打通省、市、县系统平台,推进人口库、地理空间库、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基础平台建设,丰富电子证照库,提高存量电子证照数和更新率。年底前实现70%的高频政务系统与“一窗式”受理系统对接,完成与市级系统100%、省级系统70%业务对接。〔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十八)推进智慧政务服务建设。推动“赣服通”市县分厅迭代升级,年底前上线运行“赣服通”5.0版、亲清赣商二期等平台。建设“赣政通”市县分厅,年内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平台组织架构全覆盖,活跃率突破40%,市级自建OA与“赣政通”全面对接,打造“赣服通”前台受理、“赣政通”后台审批的“前店后厂”新模式。建设“AI+智能辅助审批平台(二期)”,实现100件以上“智能审批”和“一件事一次办”。〔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委办、市政府办、市自然资源局、市卫健委、市住建局、市医保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十九)推进智慧城市行业应用建设。建成赣州市“城市大脑”一期,打造市级统筹部署、市县共建共享的新型智慧城市平台。推进智慧城管、智慧停车、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应急、智慧旅游、便民服务等一系列智慧城市行业应用建设和升级,所有智慧应用全部接入“城市大脑”,打造直达民生、惠企、社会治理的城市大脑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新型智慧城市更加惠企利民。〔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国投集团、市政公用集团、市发改委、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文广新旅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二十)推进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推动《赣州市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方案(2021-2023年)》落实,完成国家相关考核任务要求。加快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持续推动家具、脐橙、红色旅游等特色行业产品和服务加速向价值链高端迈进。〔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五、强化要素支撑保障

     (二十一)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研究出台《赣州市进一步做优做强数字经济实施方案》,明确数字经济发展总体要求、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制定《赣州市支持数字经济做优做强若干政策》,加大企业、项目扶持力度。出台《赣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完善数字经济指标、统计、评价体系。〔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二十二)强化人才资金保障。支持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联合办学,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人才培育基地和产教融合联盟等。加强领导干部数字经济专业培训。积极落实大数据中心电价补贴、数字经济、技术改造等扶持政策。统筹发挥“1+5+N”产业基金、重大工业项目引导资金等现有产业基金及国有投资平台作用,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投资基金。推动“财园信贷通”“科贷通”“赣知贷”将数字经济企业纳入重点信贷名单。推动数字经济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投集团、市发投集团,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二十三)持续营造发展氛围。召开全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争创一批省级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5G产业基地、“5G+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等。搭建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平台,推动供需对接,加快推广示范场景。建立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库,遴选一批需求迫切、带动性强、成熟度高的试点示范企业和项目,公示一批示范引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营造我市推进数字化改革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各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附件:2022年赣州市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清单

     2022年赣州市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清单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项目所在地预计开工时间 预计完工时间总投资(亿元)2022年度计划投资(亿元)项目总数100个,总投资1187.9亿元,年度投资339.3亿元一、数字产业化(项目35个,总投资663.3亿元,年度投资177.6亿元)1龙南格仕乐科技有限公司5G通讯设备生产项目主要从事通信发射机箱体、通信设备面板、机箱、机柜、电子产品、精密模具、精密治具、精密机械零件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龙南市2021年11月2023年12月50.0 18.02江西帅映科创有限公司宁都县5G光传感和显示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年产1万台工程激光投影机、100万台智能投影机、500套5G全息研发和集成、1000万套互动集成生产项目宁都县2022年1月2024年6月46.0 11.0

     3全南县佳信捷科技5G智能产业园年产10万套智能安防设备 全南县2020年9月2023年12月45.0 10.04江西省瑞彩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平方米高密度多层PCB线路板项目年产高密度多层PCB线路板200万m² 信丰县2022年3月2023年12月35.0 15.05江西络鑫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千万件5G通讯组件生产项目年产300万件通讯组件 全南县2021年1月2024年12月30.0 10.06江西华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学镀膜产品及设备生产项目年产3000万片5G光学镀膜产品 全南县2020年8月2025年12月25.0 4.3

     7江西美缤电子有限公司光学触摸屏和显示模组生产项目年产300万片光学触摸屏...

    篇四:经济工作要点

    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汇报人:

     日期:

     目录1形 势 研 判2总 基 调3目 标政 策 要 求 45货 币 政 策6财 政 政 策7房 地 产2021年首提内容 8

     形 势 研 判

     形势研判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2021年 2020年 2019年

     总基调

     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2021年 2020年 2019年

     目 标

     目标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1年 2020年 2019年

     政策要求

     政策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要积极进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要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 2020年 2019年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2021年 2020年 2019年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2021年 2020年 2019年

     房地产

     房地产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21年首提内容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内容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促进电力充足供应。 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谢谢观看 THANKS

    篇五:经济工作要点

    22 年数字经济工作要点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省第十五次、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数字经济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三大战略”“八大行动”,落实全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要求,围绕打造赣深数字经济走廊,坚持强长板、补短板、错位发展、融合协同,加快建设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关键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资源延伸承载地、革命老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区,助推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一)建设一批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梳理建立 2022 年全市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库,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字新基建等领域推动 100 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年度投资 339.3 亿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直(驻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二)扩大 5G 建站规模。加大 5G 基站选址支持力度,推动杆塔等社会公共资源开放,新开通 5G 基站 3000 个以上,实现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重点区域 5G 网络全覆盖。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政公用集团、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电信分公司、铁塔公司、市广电网络分公司等〕

     (三)争取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争取在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提升我市国际互联网访问性能,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外向型经济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电信分公司〕

     (四)推进市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统筹全市云计算资源,实现天翼华为、国信浪潮、赣南数据湖 3 个市级云计算数据中心一体化管理,加快推动市、县(市、区)政务信息系统统一上云。〔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国投集团,蓉江新区管委会〕

     二、加快数字产业化步伐

     (五)加快建设赣深数字经济走廊。推动数据资源互通和共享互认,实现与大湾区城市电子认证平台无缝对接。重点招引大湾区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区域总部、行业总部或创新中心落户,兑现总部经济政策。推进章贡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块链技术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中国数字科技产业园建设,推动北斗时空大数据产业园落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集聚区(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强化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服务高端化,提升集聚区(产业园区、基地)承载能力,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资源辐射。〔责任单位:市发改

     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国投集团,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六)推进信创产业发展。加快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基地建设,提升“一园四中心”平台发展水平。做大做强信息安全产业园,推动信创大厦全面运营,新增信创联盟企业 20 家。建设省“信创云”,整合全市信创云资源,争取整合省内信创云资源,建设基于信创云和通用云的双底座混合云,并纳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委网信办、市行政审批局、市委保密和机要局,章贡区政府〕

     (七)推动区块链技术融合应用。深入推进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试点工作,聚焦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完善拓展基于“链”为底层平台的“家具链”“脐橙链”“长征链”,以及“BSN 节点”等功能,扩大推广应用范围。〔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果业局、市文广新旅局、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铁塔公司,经开区管委会〕

     (八)突破北斗+时空大数据应用产业。加快数创智联科技园项目建设,推动北斗导航定位服务示范应用和规模化应用,加强北斗应用终端研发生产。推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建设,构建无人机遥感网,建设若干无人机示范应用

     项目。〔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委网信办、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局,南康区政府、蓉江新区管委会〕

     (九)聚焦高端新型元器件研发制造。重点发展 IC(半导体元件)封装基板、金属基板多层 PCB 板、柔性 PCB 板等产品,前瞻性发展 HDI(高密度互连)多层电路板,加强高性能 PCB 板的研发攻关。引入 5 条新型显示技术生产线。〔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中心,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十)促进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重点围绕电竞游戏、数据治理加工等方向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研发和生产,引进落地知名企业,设立区域性企业 3 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委网信办,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十一)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在智能装备、大数据挖掘、视觉识别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人工智能企业 3 家以上。围绕“有色金属、家居、红色教育旅游、互联网医疗、蔬菜脐橙”等产业赋智赋能,加快推广人工智能应用。〔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委网信办、市科技局、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十二)做强做大 5G 产业。依托龙南市、信丰县 5G 产业发展优势,在龙南市建设 5G 产业发展示范区,在信丰县

     打造 5G 产业发展先行区,在章贡区、经开区打造 5G 应用创新区。〔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电信分公司、铁塔公司,章贡区、龙南市、信丰县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三、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十三)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围绕“1+5+N”首位产业,积极发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能力,支持龙南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行业二级节点,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二级节点和服装行业二级节点建设,开展标识规模化应用推广。开展企业上云赋智行动,力争上云企业达到 8000 家,培育 2-3 家左右上云标杆企业。加快推进稀土、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开展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全年推动 20 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推进 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支持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培育一批典型应用场景。〔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电信分公司、铁塔分公司,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十四)提升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加快“链”、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家具公共服务平台、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等综合型服务平台上线,引导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手段开展集成创新。推动实体商业数字

     化升级,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经营模式,主动适应赣深商贸旅游消费升级和高端市场需求,不断拓展数字金融、智慧物流、电子商务、红色文化、智慧休闲旅游等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打造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做好“一码通城”试点工作,拓展各地市的市民码在政务办事、文化旅游、公共交通、场所登记等场景的应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行政审批局、市金融办、市文广新旅局、市交通局、人行市中支、银保监分局,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十五)加快农业数字化步伐。建设一批农业数字化基地及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农业管理服务数字化、服务生产和销售一体化。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推进一批“数字乡村”试点建设。〔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委网信办,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四、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

     (十六)强化数字政府建设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编制数字政府总体规划,推动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体制融合。出台《市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实行“一个口子”管理,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统一审核、统一验收”。〔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财政局、市委编办,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十七)提升政务数据支撑能力。加快升级全市统一的数字政务业务中台,着力打通省、市、县系统平台,推进人口库、地理空间库、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基础平台建设,丰富电子证照库,提高存量电子证照数和更新率。年底前实现 70%的高频政务系统与“一窗式”受理系统对接,完成与市级系统 100%、省级系统 70%业务对接。〔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十八)推进智慧政务服务建设。推动“赣服通”市县分厅迭代升级,年底前上线运行“赣服通”5.0 版、亲清赣商二期等平台。建设“赣政通”市县分厅,年内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平台组织架构全覆盖,活跃率突破 40%,市级自建 OA与“赣政通”全面对接,打造“赣服通”前台受理、“赣政通”后台审批的“前店后厂”新模式。建设“AI+智能辅助审批平台(二期)”,实现 100 件以上“智能审批”和“一件事一次办”。〔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委办、市政府办、市自然资源局、市卫健委、市住建局、市医保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十九)推进智慧城市行业应用建设。建成市“城市大脑”一期,打造市级统筹部署、市县共建共享的新型智慧城市平台。推进智慧城管、智慧停车、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

     医疗、智慧应急、智慧旅游、便民服务等一系列智慧城市行业应用建设和升级,所有智慧应用全部接入“城市大脑”,打造直达民生、惠企、社会治理的城市大脑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新型智慧城市更加惠企利民。〔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国投集团、市政公用集团、市发改委、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文广新旅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二十)推进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推动《市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方案(2021-2023 年)》落实,完成国家相关考核任务要求。加快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持续推动家具、脐橙、红色旅游等特色行业产品和服务加速向价值链高端迈进。〔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五、强化要素支撑保障

     (二十一)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研究出台《市进一步做优做强数字经济实施方案》,明确数字经济发展总体要求、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制定《市支持数字经济做优做强若干政策》,加大企业、项目扶持力度。出台《市数字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完善数字经济指标、统计、评价体系。〔责

     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二十二)强化人才资金保障。支持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联合办学,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人才培育基地和产教融合联盟等。加强领导干部数字经济专业培训。积极落实大数据中心电价补贴、数字经济、技术改造等扶持政策。统筹发挥“1+5+N”产业基金、重大工业项目引导资金等现有产业基金及国有投资平台作用,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投资基金。推动“财园信贷通”“科贷通”“赣知贷”将数字经济企业纳入重点信贷名单。推动数字经济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投集团、市发投集团,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二十三)持续营造发展氛围。召开全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争创一批省级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5G 产业基地、“5G+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等。搭建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平台,推动供需对接,加快推广示范场景。建立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库,遴选一批需求迫切、带动性强、成熟度高的试点示范企业和项目,公示一批示范引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营造我市推进数字化改革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蓉江新区管委会〕

     附件:2022 年市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清单

     附件

     2022 年市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清单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项目

     所在地

     预计开工时间

     预计完工时间

     总投资 (亿元)

     项目总数 100 个,总投资 1187.9 亿元,年度投资 339.3 亿元

     一、数字产业化(项目 35 个,总投资 663.3 亿元,年度投资 177.6 亿元)

     龙南格仕乐科技有限公司 5G 通讯设备生产项目

     主要从事通信发射机箱体、通信设备面板、机箱、机柜、电子产品、精密模具、精密治具、精密机械零件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龙南市

     2021 年 11 月

     2023 年 12 月

     50.0

     帅映科创有限公司宁都县 5G 光传感和显示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

     年产 1 万台工程激光投影机、100 万台智能投影机、500 套 5G 全息研发和集成、1000 万套互动集成生产项目

     宁都县

     2022 年 1 月

     2024 年 6 月

     46.0

     全南县佳信捷科技 5G智能产业园

     年产 10 万套智能安防设备

     全南县

     2020 年 9 月

     2023 年 12 月

     45.0

     省瑞彩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200 万平方米高密度多层 PCB 线路板项目

     年产高密度多层 PCB 线路板 200 万 m²

     信丰县

     2022 年 3 月

     2023 年 12 月

     35.0...

    篇六:经济工作要点

    开发党工委 2022-2023 年党建工作要点计划范例

      经济开发区党工委 2022 年党建工作要点

     2022 年党的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加“四个意识”、坚决“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决实行中心、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坚持政治统领、提升党建工作引领力

     1、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人心。把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X 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省市区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紧密连接起来,进一步领悟把握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好党员和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

     二、坚持强强基固本,提升党组织组织力

     2、持续推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仔细实行《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和区委《实施细则》要求,进一步加强开发区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牢牢抓住思想理论武装这个根本,坚持把集体学习研讨作为主要形式,科学制定学习安排,明确学习专题,细化学习内容,规范学习管理,切实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一学一报”制度。

     3、主动探究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和载体。要充分借助“X 一党建在线”、学习强国、e 支部等平台,用好开发区党建工作微信群平台,定期发布开发区党建工作动态,打造开发区党建信息化平台。开展党建工作专题调研活动,评比优秀调研成果。举办特色党建活动,征集“最美党员”故事,推动开发区党建文化建设,凝合改革发展的合力。

     三、坚持围绕中心、提升党建工作号召力

     4、聚焦新动能强区,打造党建红色品牌。深化“机关党建下基层,党员建功四服务”品牌,结合X经济开发区2022年重点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探究党建+重点项目的新路径上开展工作,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项目服务队,协作四进工作组搭建区域党建服务平台,打造 1 公里党建服务圈,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加强工地精细化管理及绿色文明施工,助力打造一流精品工程,共创项目“党建品牌”。

     5、坚持新理念立区,放大党建引领效应。全面落实市、区关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件要求和规定,在思想观念、干部实力、发展氛围、队伍支撑等方面加快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制定发展改革创新详细措施。接着实施“党建引领行动”,在党员干部中强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实施党组织暖企行动,以党建引领掀起“新动能风暴”。

     6、着力新实力强区,增加基层党建组织力。一是落实“发展党员信息化建设年”活动。建立发展党员电子“成长档案”,分类开展好党员教化培训。落实好区部发展党员指导性安排,持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用好“X—党建在线”“X 先锋”等信息平台,督促基层党组织刚好维护 Xe 支部、发展党员等系统,用好党员学习、网上测试等模块。二是持续推动党建规范化建设。落实党工委书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每年专题探讨党支部建设,深化主题党日“双扩双提”模式,确保党支部整体提升。在“两新”组织,深化“全域组织覆盖行动”,开展党建强、发展强“双强堡垒”创建活动,全面提升覆盖质量。在机关,深化“双报到”工作成效,落实好区部“两本双证”考评方法,用好《党支部工作手册》《党员学习笔记本》。三是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仔细贯彻习近平选人用人思想,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精准考察干部,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切实把

     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突出政治标准,深化考察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实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表现。

     四、坚持正纲严纪、提升正风肃纪约束力

     7、大力弘扬务实作风。坚持把“担当、创新、落实”作为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坚决订正精神状态不佳、创新实力不强、标准定位不高、推动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注意实际调研效果,围绕开发区发展中的焦点问题、须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和企业关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发区接着推行科级干部挂点帮包制度,每年至少到联系点单位调研 4 次。各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深化一线开展调查探讨,刚好发觉问题、化解冲突、解决问题。

     8、着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志向信念教化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仔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订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批示,重点关注“四风”突出问题特殊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0 种表现,重点纠治党员干部回避冲突、庸懒无为,把该担当的责任往下推、把该解决的问题往上移,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对问题屡禁不止、屡查屡犯的肃穆问责,对明改暗不改、虚改实不改的动真碰硬。

     9、巩固中心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紧盯违反中心八项规定精神的新表现,关注“四风”隐形变异、改头换面等新动

     向,聚焦党员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围绕年节假期、重要节点,加大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力度。对专项检查、巡察等发觉的“四风”问题线索肃穆查处,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回潮复燃。常常性督导党员领导干部发挥“以上率下”的“头雁效应”,将落实中心八项规定精神化为行动自觉。

     五、坚持担当落实,提升党建工作生命力

     10、强化责任担当。强化党工委党务干部“姓党”的政治属性,筑牢“信党”理念,擦亮党组织的政治底色。组织召开党工委党务干部座谈会,刚好研判新时期下党建工作形势,使党务干部自觉履行建党管党责任,不辱使命,主动作为。严把新任党组织负责人任前考察、任职谈话、任职培训等环节工作,保障党务干部队伍质量。

     11、强化素养提升。加大党务干部培训力度,组织党工委所属党组织书记和专职党务干部参与培训。强化政治敏感性,紧跟中心和省、市委、区委的最新要求,不断提升党建业务工作水平,努力成为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建立党务干部“传帮带”制度,帮助新任党务干部精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提高思想相识,快速熟识工作,有效履职尽责。

     12、强化工作落实。落实好全区组织系统“作风建设年”活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抓落实实力。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详细化”,要求组工干部“长安排、短支配、马上做”,遇到紧急任务快速办理、事不隔夜,提高刚

     好反馈的“复命意识”和“画句号”实力;

     对重点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通报制度。全面推动“互联网+”工作法,着力构建沟通更畅、落实更快的组织工作新格局。

     2022 年机关党建工作要点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机关党建担当使命、守正创新、再续精彩的重要一年。做好新年度机关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仔细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途,弘扬宏大建党精神,坚持目标导向、基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可持续导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迎接宣扬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清廉机关建设为牵引,全面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为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建设“五个*”供应坚毅政治保证。

     一、突出政治统领,增加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

     1.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化,牢记“国之大者”“*之要事”,自觉践行“三个体现”,做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让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党员干部显明政治品行和机关政治生态显明重要底色。加强政治历练,注

     意在实行党中心决策部署、应对重大斗争和突发事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提高政治推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则。深化对党忠诚教化,规范政治言行,引导党员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醇厚人。探究建立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刚好发觉和订正政治偏差,每年向上级党组织报送 1 次状况报告。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做到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要工作进展状况刚好请示报告。自觉接受政治巡察巡察,对反馈问题进行真改实改、全改彻改。肃穆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则的问题,刚好通报典型案例。

     3.肃穆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每月开展 1 次“有主题、有主讲、有探讨、有收获”的主题党日活动,推动与“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有机融合。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增加党员荣誉感责任感。坚持讲党课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党组织书记全年至少讲 1 次党课。

     二、深化理论武装,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夯实思想根基。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实行党组中心组引领学、支部集中深化学、搭建平台自主学等方

     式,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决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以深化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化成果,持续推动“四史”宣扬教化。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读本、“学习强国”平台、红色资源,讲好抗疫“大思政课”,推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阅历沟通,提升学习实效。

     5.迎接宣扬贯彻党的二十大。根据党中心和*委的统一部署,仔细做好党的二十大代表候选人提名举荐工作。开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重大主题宣扬,广泛组织岗位练兵、党课展播、演讲竞赛等系列活动,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深厚氛围。实行党组织书记讲党课、专题读书班、专家宣讲等方式,仔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高举思想旗帜、汇聚奋进力气。机关各支部适时开展 1 次“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召开 1 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组织生活会。

     6.牢牢驾驭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支持协作*委巡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状况专项检查和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状况督查,抓好巡察发觉问题整改。紧盯党的二十大前后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研判,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特殊是政治风险,

     刚好报告意识形态工作状况。坚持政治标准,加强对所属刊物、网站、新媒体等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突出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高治网用网水平,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发扬斗争精神,增加斗争本事,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言行敢于亮剑、坚决抵制。

     7.做细做实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志向信念教化,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宪法法治宣扬教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定期分析党员干部思想动态,每半年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1 次状况。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仔细落实党内关怀帮扶方法和谈心谈话、家访等制度,大力实施党员干部身心健康工程和关爱帮扶行动,关切关爱因公殉职、牺牲党员的家属、老党员和因公伤残、生活困难、驻村、挂职等党员干部,帮助解决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

     三、坚持大抓基层,提升机关基层党组织凝合力战斗力

     8.筑牢支部战斗堡垒。对标落实支部工作条例、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实行的详细措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机关基层党组织书记,细心组织党支部换届工作。做好系统行业协会党建工作,不断增加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七一”前夕召开庆祝建党 101 周年大会。

     9.强化党员教化管理。统筹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落实政治审查制度,提高发展党员质量。规范党费收缴、运用和管理。坚持教化、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突出党性教化和政治理论学习,推动党员教化管理抓在日常、严在常常。推行党务公开,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仔细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组织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吃劲岗位、艰苦地区,接受多岗位熬炼、中心工作锤炼、急难险重任务磨练。专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

     10.抓好统战和群团工作。做好机关统战工作,引导党外代表人士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建言资政,更好凝合共识。坚持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机关工会建设,开展“春送政策、夏送凉爽、金秋助学、冬送暖和”、全民健身、爱心助农等活动,当好干部职工的娘家人。组织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系列活动,丰富“青年读书会”活动,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引导团员青年建功立业。推动巾帼建功活动,擦亮“爱心妈妈”“最美家庭”品牌,把妇女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旗帜下。

     四、持续正风肃纪,涵养风清气正机关政治生态

     11.建设清廉机关。实行推动清廉机关建设的实施看法,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指导督办、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加强宣扬阐释、开展调研指导、召开推动会、组织第 23 个党风廉

     政建设宣扬教化月活动、选树示范点等方式,大力建...

    篇七:经济工作要点

    点 补短板 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汇报人:党宣读 深 入 解 读 0 2 0 2 0 年 中 央 经 济 工 作 会 议 精 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大势,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要深入贯彻落实会议作出的战略部署和任务安排,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01 2019 年经济工作总结02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03 部署 2020 年经济工作04 2020 年六大民生看点目 录05 明年要干的 45 件大事

     一个总基调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精准脱贫成效显著,金融风险有效防控,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会议指出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工作中,形成一些重要认识四个必须: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必须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必须强化风险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第一个必须是战略思维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这要求我们在抓经济工作的同时善于从宏观和战略层面把握经济规律。

     第二个必须是系统思维或者辩证思维在经济工作领域的实践,这一思维要求我们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进行经济决策、处理经济工作。

     第三个必须要求在经济实践中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勇于破除因循守旧和思想僵化的老路子,以勇于拓新的方法对经济工作进行变革,以此挖潜发展潜能

     第四个必须要求我们在抓经济工作时,要树立底线思维,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形势 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我们要做好工作预案。

     四个“ “ 有” ”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有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 十三五” ” 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当前形势 实现明年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要积极进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要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解读明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必须保持经济运行在“稳”的合理区间。这么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是大局、稳是前提,只有保持“稳”才有利于平稳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应对好各种风险挑战;只有把握好“稳”的经济治理节奏、“稳”的政策框架、“稳”的政策目标,才能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市场预期、稳定人心、稳定经济发展的信心。

     明年要抓好六大重点- - 工作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以下四点 :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适应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要树立全面、整体的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切实抓好政策落实,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把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

     明年要抓好六大重点- - 工作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政策、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落实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建立机制,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重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相关治理机制,抓好源头防控。我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压实各方责任。

     明年要抓好六大重点工作- - 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兜住基本生活底线,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深化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明年要抓好六大重点工作- -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同消费、投资、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明年要抓好六大重点工作- -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狠抓农业生产保障供给,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做到保供稳价。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要健全体制机制,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明年要抓好六大重点工作- -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要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退出机制,稳步推进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引导保险公司回归保障功能。

     明年要抓好六大重点工作- -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要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继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推动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要降低关税总水平。发挥好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推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健全“一带一路”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加快多双边自贸协议谈判。

     脱贫攻坚: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会议指出 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 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 , 政策 、资金重点向“ “ 三区三州” ” 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 落实产业扶贫 、 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 ,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 , 巩固脱贫成果 。“三区三州”还有贫困人口172万人,贫困发生率8.2%,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差、致贫原因复杂,是“最后的贫困堡垒”深度贫困歼灭战面对的是最困难的地区和群体,在稳定增收、“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有难点和风险点,因此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举措,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除了发挥好制度优势,更要培养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确保脱贫的可持续性。

     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会议指出 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坚持方向不变 、 力度不减 , 突出精准治污 、 科学治污 、 依法治污 ,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

     要重点打好蓝天 、 碧水 、 净土保卫战 , 完善相关治理机制 , 抓好源头防控 。今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但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仍需持续加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回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会议强调精准、科学、依法,是对一些地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采取的针对性举措,彰显中央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的认识更科学、方向更明确、措施更有力。

     基本保障: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会议指出 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

     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 , 注重普惠性 、 基础性 、 兜底性 , 做好关键时点 、 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 。今年以来,我国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全年目标,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各地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78.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达2.96亿人次。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政府尤其要发挥作用保障基本民生,关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会议目标指向非常明确,要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等,这都旨在兜住基本生活底线、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医疗教育养老: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会议指出 要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 , 深化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 , 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 , 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要重视解决好“ “ 一老一小” ” 问题 , 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 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推进体育健身产业市场化发展 。“三区三州”还有贫困人口172万人,贫困发生率8.2%,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差、致贫原因复杂,是“最后的贫困堡垒”今年以来,适应居民消费提质升级的大趋势,我国积极增加补短板、惠民生的有效投资,推动供给质量提升。今年前10个月,我国教育投资增长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13.8%,增速均高于整体投资增速。医疗、养老、育幼等是老百姓朝夕面对的生活关切。要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民生领域补短板,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这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可以释放需求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住房:坚持“ “ 房住不炒” ” ,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会议指出 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 , 加强...

    篇八:经济工作要点

    mdash; 1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梳理:

     七个方面政策、五个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8 日至 10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 2021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2 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内容很丰富,包括 对我国经济形势的辩证分析,对积累的做好经济工作的四点规律性的认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要求以及为做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而提出的七个方面的政策,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我国新发展阶段面临的五个方面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做好领导经济工作的政治要求和思想方法,等等。其中,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七个方面的政策以及新发展阶段面临的五个方面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尤其需要仔细学习、研究、体会

     根据新华社通稿,会议要点整理如下:

     关于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 ■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

      — 2 —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结果。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及应对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 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世纪疫情冲击下,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

     ■ 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多边主义,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于进一步积累的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 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

     ■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 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

     ■ 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

     关于明年经济工作总的要求 ■明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

      — 3 — 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明年经济工作要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关于明年经济工作如何做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 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 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 二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 活力。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

      — 4 — 公平竞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强化契约精神,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

     ■。

     三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 四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继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

     五是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主动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六是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要深入 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全面推

      — 5 — 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

     ■。

     七是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关于如何认识和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

     ■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 蛋糕” 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 蛋糕” 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

     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 红绿灯” ,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

      — 6 —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 初级产品供给保障。

     。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 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要强化能力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化解风险要有充足资源,研究制定化解风险的政策,要广泛配合,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 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 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 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关于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工作

      — 7 — ■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

     ■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

     ■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推动财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层政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促进电力充足供应。

     ■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投入。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政策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关于领导经济工作的政治要求和思想方法 ■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 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还必须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要落实到行动上, 体现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上。

     ■领导经济工作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必须有系统思维、科

      — 8 — 学谋划。

     ■领导干部 要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

     ■领导干部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特别是要 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

     ■ 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 三严三实” ,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

     关于近期一些重要的具体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要统筹安排好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

     ■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保供稳价。

     ■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

     ■要全力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会议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运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篇九:经济工作要点

     区 2022 年下半年经济发展工作要点

     在 2022 年下半年全区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的讲话

     区 2022 年下半年经济发展工作要点

     2022 年下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以推进我区经济发展。

     一、抓项目,着力积蓄发展势能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一着不让、全力以赴抓招商、攻项目、建平台,以大项目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抓招商。着力加强专业招商,组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X 家驻外招商局,加快推动从粗放型招商向精准型招商转变。着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我区产业发展体系编制“产业链图谱”和“供应链家谱”,按图索骥、依“谱”招商,全年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XX 个以上,其中 XX 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 XX个、XX 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 XX 个,全力突破百亿级以上项目,落户项目产业契合度达 XX%以上。着力开展活动招商,明确各场招商活动定位,提升招引成效,全年开展招商活动不低于 XX场次。

     (二)攻项目。全力推进总投资超千亿元的 XX 个先进制造业项目,紧盯节点、挂图作战,加快形成开工一批、推进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XX 新材料、XX 新材料产业园、凯 XX新材料产业园等 XX 亿元以上项目一期年内全部投产,全年完成亿元以上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分别达 XX 个以上。以项目的投产拉动新建、新落户项目加快投资力度,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尽快

     投产,以拉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建平台。始终把园区载体作为项目引建、企业转型的主战场、主阵地,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盘活“沉睡”资源,提升项目承载力。开发区深入推进南片区“退二进三”,盘活土地XXXX 亩以上;加快 XX 片拓展,完善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XX产业园持续推动城乡融合,积极构建综合枢纽工程体系,加速建设铁路专用线,XX 港口投入运营,年内创成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国家生态能源创新区。各镇创业园进一步加强与开发区、港区协调联动,探索园区共用、项目共引、产业共建、成果共享的互补发展模式,年内每家新增规上企业 XX 家以上,XX 镇、XX 镇工业园区新建标准化厂房 XX 万平方米以上。

     二、突出工业强区,着力推进产业集聚 坚持把工业作为高质量发展主脊梁,聚力推动工业向高端绿色迈进。

     (一)抓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大力开展“XX 产业链”竞赛,全力做大做强做优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三大主导产业横向壮链、纵向延链,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年内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增长 XX%以上。积极抢占发展先机,加快推动四大先导产业建链,年内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项目XX 个以上,相关产业产值增长 XX%以上。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支持链主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生产、供应等各个环节,突破供

     给约束堵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二)抓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骨干企业壮大规模、小微企业上规入库,年内净增规上工业企业 XX 家。扎实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年内实施设备投资超千万元技术改造项目 XX 个,并购额超 XX 万元兼并重组项目 XX 个。积极助推企业上市挂牌,年内列入全市上市后备库企业 XX 家以上,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 XX 家以上,XX 科技、XX 股份、XX 光伏主板上市、XX 股份、XX 股份科创板、北交所挂牌。

     (三)抓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深入实施“智改数转”行动,推进“5G+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年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 20%以上,实现规上企业上云覆盖率 XX%以上,新增市级互联网标杆工厂 XX 个以上。大力推进绿色制造,落实“双碳”要求,加快制定绿色升级正面和负面 2 个清单,支持引导德顺纺织、德利恒棉业等重点企业开展节能改造、清洁生产,年内淘汰落后产能项目 XX 个以上。大力推进服务型制造,支持企业加快从单一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年内新增省级两业融合与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 2 家,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XX%以上。

     (四)抓治理以提升文明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和城市信用排名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全力打造全国城市治理样板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X%以上。

     在 2022 年下半年全区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的讲话

     回顾上半年,我们紧抓大好春光,经济社会发展“满园春色关不住”。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勠力同心、同向而行,各条战线全面沸腾,跑出了发力抢跑的“加速度”,攻出了全年工作的“开门红”,八大行动取得较好成效。

     快进下半年,我们要统筹双战场,坚决夺取“高质量发展半年红”。

     ——大力实施工业倍增升级产业引擎“轰鸣”行动,让产业发展在经开大地上落地生根。坚持“产业为王、项目为王、企业为王”,让全区工业在机器轰鸣中全力冲刺“双过半”。要持续壮大“企业军团”。继续实施百亿方阵“大象起舞”行动,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靠大联强,持续做好企业入规入统工作。要全面轰响“项目引擎”。深入推进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和重点攻坚项目“沙丁鱼追逐”争先赛,大力实施工业标准厂房“梧桐树”计划,完善工业标准厂房管理制度。要持续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加快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培植数字经济领域优势产业,加快区块链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提升园区信息化应用水平。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点石成金“火炬”行动,让创新之火在经开大地上熊熊燃烧。大力实施第二轮“预见独角兽”计

     划和专精特新“萤火虫”点亮行动,发挥挂点领导干部和科技特派员的作用。用好大院大所资源,加快推进创新发展。持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加强人才关怀,为人才打造“心灵的港湾”。放宽外来务工人员落户政策。探索建立退休专业性人才返聘机制。强化市场化手段,做强做优做大国有平台,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办好产融对接活动,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用好用活 QFLP 基金。

     ——大力实施深化改革开放南融北接“奔跑”行动,让招大引强的足音在经开大地上络绎不停。加强重大项目跟踪对接,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三电”项目招商力度,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闭环。进一步完善招商配套机制,加快出台数字经济产业配套政策,大力招引数字经济项目。推进市场化招商,组建区招商集团。充分发挥好“三同三会、三员三办”企业服务制度体系作用,认真落实省、市应对疫情助企纾困若干政策措施。大力开展“小鬼难缠”“中梗阻”等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斩断破坏营商环境的黑手。

     ——大力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拔节育穗“沃土”行动,让最美乡愁在经开大地上深度蔓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三项机制”,巩固“三农”基本盘。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精准识别“三类人员”,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打造富民兴农产业特色。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响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村庄规划编制,

     全面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提升“扫一遍”行动。坚持文化铸魂,持续整治陈规陋习,丰富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实施“一村一台戏”工程,加快培养农村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城市能级提升融聚未来“添砖”行动,让精致的形象气质在经开大地上全面展现。坚持“四精”理念,加快建设“产城人”深度融合的高品质生活新中心。提升城市空间板块能级。唱好“双城记”,建好“两区景”(高铁空港新区,含赣州综保区;欧潭新区,含西城区),绘好“两圈图”。提升商贸服务产业能级。加快推进商业综合体建设,提升全区消费活力和水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及康养产业。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能级。扎实推进道路等基础设施,加快返迁安置小区建设。

     ——大力实施美丽建设低碳生态“焕颜”行动,让绿色动能在经开大地上生动流淌。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强化“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责任,扎实推进中央、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探索实施排水许可证制度。加强对企业环保执法正面清单的宣传引导和帮扶指导。持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大力实施提高民生品质和谐幸福“增色”行动,让幸福密码在经开大地上时时镌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提高民生品质行动项目建设,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持续解决群众身边“9 个位”急难愁盼问题。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持

     续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医院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名校带动”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园区重点项目不断输送产业技术工人。加大对教育、卫生系统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建设高素质教育卫生管理团队。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体育强区”建设,补齐文化体育短板。

     ——大力实施党建质量过硬红色领航“提升”行动,让党的旗帜在经开大地上高高飘扬。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紧扣迎接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主线,抓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持续巩固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成果,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干部素养,积极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人文关怀。提升党建促社会治理效能,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强攻双过半,我们要提速踏新程,奋力书写“期中赶考新答卷”。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抢劲头抓落实。咬定目标抢时间,开足马力抢进度,主动出击抢先机。要以“定了就干、马上就办”的担当精神抓落实。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物,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强化责任担当,奋力争创新时代“第一等”工作。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过硬作风抓落实。树立选人用人“风向标”,着力激发全区上

     下干事创业热情。发挥督查“长牙带电”利剑作用,加强正面宣传,掀起比武打擂“新热潮”。优化绩效考核“指挥棒”,形成强有力的正激励和硬约束。

     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奋力奏响“快进二季度、强攻双过半”的交响乐,不断开创“一极两地四中心”建设新境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篇十:经济工作要点

    2022 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为贯彻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落实好《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全面建设数字经济强省,现制定 2022 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如下。一、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一)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广州、深圳“千兆城市”建设水平,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城市继续申报“千兆城市”,推动千兆光纤进家庭。推进电信运营企业、铁塔公司完善 5G 网络建设,加快700MHz5G 基站规划建设,推动城市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提高 5G 网络覆盖质量。持续推动 20 户以上自然村光纤接入、4G 网络覆盖。加强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与服务的管理,做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信息公共服务。(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广电局,第一个为牵头单位,下同)(二)建设存储和计算等基础设施。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布局建设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推动一批重大数据中心项目落地。支持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深圳鹏城云脑、横琴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深圳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试点,研究编制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推动各地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广东省分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实施“粤港澳跨海智慧通道工程”“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码头智慧港口工程”等重点项目。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智慧创新应用,提升监测设备集成联网水平。推进智慧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江河水系、水利工程感知监测能力。完善邮政业信息化监管平台,推进邮政业智能安检系统研发和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试点。推进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应急领域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实现多灾种事故灾害链断链分析、断链减灾、断链救灾、灾害链建模创新应用。(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应急管理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四)建立健全数据法规制度体系。出台《广东省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研究制订《广东省数据条例》。推进公共数据资产登记与评估试点,研究制订公共数据资产登记相关制度。(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五)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完善公共数据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省公共数据运营机构,健全公共数据运营规则。开展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省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评估体系。加速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实施数字增值、数据增富工程,谋划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脑”,推广企业首席数据官。(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六)促进数据交易流通。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建设省数据交易场所,支持建设深圳市数据交易所,建立健全数据权益、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性制度规范。推动数据经纪人试点,规范开展数据要素市场流通中介服务,探索建立数据经纪人管理制度。推进“数据海关”试点,开展跨境数据流通的审查、评估、监管等工作,探索建立跨境数据监管制度。(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三、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七)全面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加快湾区半导体、广大融智、智能传感器三大产业集团建设,大力推动集成电路制造项目落地建设,推进深圳中芯国际、粤芯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投产。继续组织举办中国 IC30 人圆桌会。推进关键芯片供应及应用,加快芯片战略储备中心建设,实施汽车芯片应用牵引工程,引导汽车“链主”企业牵头开展关键芯片研发验证和产业化应用。围绕“广东强芯”工程战略部署,布局实施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芯片设计与制造”战略专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八)全面实施广东省核心软件攻关工程。支持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组织龙头企业率先开放电子信息、汽车、先进装备及家电 4 类应用场景,联合国内软件企业进行攻关,形成系统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创新科技攻关项目形成和管理以及资金管理模式等机制。强化省市协同,鼓励地市政府结合优势产业协同推进项目攻关,开展攻关基地建设和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五链深度融

     合的核心软件应用生态。推动设立工业软件基金,培育引进工业软件优秀企业。加大高质量软件人才培育力度,支持引导省内优势高校打造集成电路、软件学院和相关学科建设。(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九)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推进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聚焦芯片设计与制造、工业软件、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国家新型显示、国家第三代半导体、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国家 5G 中高频器件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 20 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十)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加快风华高科、潮州三环、惠州 TCL 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汕头立讯精密等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国资企业加大投资布局力度。培育省级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园,指导企业积极承担产业基础再造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培育壮大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办好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积极推广“百城千屏”,加快 4K 超高清电视频道建设和内容生产,推进超高清视频在工业检测、教育、医疗、安防、应急等行业广泛应用。支持华星光电 t7、t9 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出台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加大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重点产品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研发开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省广电局)(十一)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支持广州、深圳等符合条件的地市创建中国软件名园试点,分类分领域精准做好惠企政策

     解读宣贯,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国家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开源软件生态建设。支持广州国家级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创建,推动区块链+智能制造应用创新。支持建设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推动全省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税务局)(十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统筹推进广州、深圳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加快人工智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成果转化,推进国家、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体系。培育省级人工智能、大数据特色产业园,开展园区评估,提升园区质量。新培育一批骨干(培育)企业,组织企业与重点行业开展对接活动,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医疗器械等行业深度融合应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四、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十三)全面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制造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新模式,以“一企一策”“一行一策”“一园一策”“一链一策”,支持骨干企业打造行业应用标杆示范,推动中小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做深 5G+工业互联网行业融合应用,开展产业数字化复合型人才改革试点,新增推动 5000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实施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行动计划,培育第二批生态合作伙伴,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案例经验推广,组织智能制造进汽车产业集群对

     接活动。支持国资企业强化工业互联网应用,建设工业数字化示范项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十四)发展数字农业。围绕“三个创建、八个培育”,实施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行动计划。联合推进数字农业功能性产业园、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县、田头智慧小站工作、开展数字农民大培训。推进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结合广东荔枝、徐闻菠萝、梅州柚子等特色水果“12221”市场营销,建设全省农产品营销大数据。组织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营销讲师开展互联网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互联网销售、店铺运营、物流配送处理等数字技能,建设数字农业人才队伍。鼓励电商平台开设广东农产品销售专区。充分发挥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优秀示范县进行产品和业务对接,扩大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十五)发展数字商贸。深入推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支持广州市创建国家数字贸易示范区,培育省级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和数字贸易重点企业,扩大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继续完善“六体系两平台”。(省商务厅)(十六)发展数字金融。支持广州市实施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继续推进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设,探索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以数字金融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十七)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进省交通运输厅一体化数字平台、智慧航道、数字农村公路、两客一危一重智能视频系统等重

     点项目和业务协同平台建设,启动编制适合我省交通现状和交通特点的智慧公路建设指南。加快邮政快递业升级,推动县域城乡寄递物流运输的无人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有效构建公共集约、便民高效、辐射全国、覆盖城乡的物流网络。(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五、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十八)提高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强化“粤省事”平台开放集成能力,建设完善“粤省事”APP。提高“粤商通”平台涉企服务水平,推广应用粤商码免证办、业务授权等“粤商通”平台基础能力。深化“粤省心”平台应用,加快推动“粤省心”省级平台与各地市平台、政务服务网、“粤系列”平台互联互通。全面部署“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实现全省行政村和镇(街)全覆盖。(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十九)发展智慧教育。完善“互联网+教育”资源服务大平台、“粤教翔云”服务平台等数字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互联网环境下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试点项目。(省教育厅)(二十)发展智慧医疗。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发展“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护理、网约药师服务,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推广人工智能诊断技术、临床辅助决策、智能化医学设备应用。(省卫生健康委)

     (二十一)发展智慧文旅。推动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云演艺、云展览、数字艺术等新型文化业态,打造沉浸式演艺、灯光秀/夜游等新型文旅消费场景,建设智慧图书馆、博物馆、智慧美术馆和剧场等数字文化场馆。(省文化和旅游厅)(二十二)发展智慧养老。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加强推广和使用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依托省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建立健全覆盖本辖区内居家老年人的信息库,实现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精准对接,促进养老资源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省民政厅)(二十三)发展数字住建。推进“数字住建”框架下的数据资源中心、CIM 基础平台、数字住房、数字建造、数字城乡等五项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创建智能建造重点示范城市,推动粤安居平台推广应用,实现“住房一张图、监管一张网、服务一平台”的数字住房建设目标。(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十四)加强数字应急建设。推进应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加强应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应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应急指挥网络省、市、县、镇、村五级贯通,深化“一网统管”统筹发展和安全专题建设,强化安全规范高效的数据治理应用,构建开放共享普惠的智慧应急体系,推进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依靠数字技术提升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省应急管理厅、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六、健全完善治理和安全体系

     (二十五)加强数字经济监管规范。制订《平台经济企业合规经营指引》《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竞争合规手册》等政策措施,指导平台企业开展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辅导,加强对大型互联网平台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执法规制,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加强电商平台知识产权治理,支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协会、知识产权快维中心和维权援助中心等知识产权快保护机构为数字经济产业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版权保护,强化对互联网行业的主动监管,创新版权监管手段,提高版权保护有效性和精准度。(省市场监管局,省委宣传部)(二十六)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保障。严格落实《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重要法规政策,加强重要数据安全保障,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能力。推进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应急处置和风险评估机制,强化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环节安全管理。推进国家 2022 年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试点省份建设,探索部分工业行业数据安全机制。(省委网信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七、加强统筹指导和政策保障(二十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数字经济重大政策制定和重点任务推进,强化数字经济领域要素资源配置保障。出台《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明确工作方向、工作内容,指导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数字经济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

     (二十八)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组织开展全省数字经济干部培训,提升干部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加快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区块链、智能制造等领域人才培养,鼓励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推荐访问:经济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 经济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