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富文库网 - www.jycsjx.com 2024年04月28日 04:06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教案设计 >

    2023年度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8篇(完整)

    发布时间:2023-11-12 08:45:02 来源:网友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活动目标:1、能按照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认能力。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活动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认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大小不同)、海洋图一幅、魔术统计表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游戏"大家一起来"。

    2、提问幼儿:你有没有见过大海?会变魔术的大海呢?(让我们来看看大海是怎样变魔术的)

    3、魔术"神奇的海洋"。

    教师示范魔术过程!

    小的图片进去,大的图片出来。

    哭的图片进去,笑的图片出来等。

    让幼儿观察原本的东西,放入海洋,会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根据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4、"我是神奇魔术手"。

    请个别幼儿按照相同的规则变魔术。

    请幼儿把变出或者推论出来的图片绘画出来。

    5、请幼儿想一想,还可以变什么有趣的魔术呢?

    6、教师讲解题目,幼儿做练习。

    7、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第三个环节设置的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做一做,在做之前,我先将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二页的《魔法机器》讲解了一遍,我着重想他们讲了第一个魔法机器发出的是每样物品比原有的多1的指令,然后我让幼儿观察第二台魔法机器,看看第二台机器发出的是什么指令,在这个点上,我处理的不够好,因为有一部分幼儿知道了第二台机器发出的比原物多2的指令,却不是全体幼儿,所以导致在做第二台时,仍有一部分幼儿照着第一台机器那样,画了比原物多了1。我应该事先在讲解时,兼顾到所有的幼儿,而不只是部分幼儿。

    小百科:机器是由各种金属和非金属部件组装成的装置,消耗能源,可以运转、做功。它是用来代替人的劳动、进行能量变换、信息处理、以及产生有用功。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九以内的加法。

    2、在情境教学中,学会10的加法。

    3、能将的10的加法运用到超市购物的游戏中。

    4、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PPT、购物券、贴有数字的`动物卡片。

    教学过程:

    1、碰球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会玩碰球的游戏吗?

    (会)那今天小胡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这里有一个规则,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来是9。你们准备好了吗?嘿嘿,我的两球碰几球?(嘿嘿,你的两球碰7球,2+7=9)

    2、新授10的加法。(PPT)

    师:刚才小朋友的表现可真好,所以我决定要给你们一些奖励。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你们想去吗?(想)好,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师:瞧,前面是什么小动物?(小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那有几个站着的(1)?几个坐着的呢(9)?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猪?(10只)那谁会根据这个图片给我们来列个加法算式?(1+9=10)我们以前还学过可以把前面的数字调换一下位置,也就有了一个新的算式了,大家一起说好不好?(9+1=10)

    师:我们走呀走,来到了池塘边,你看见了什么?(乌龟)请你仔细数数有几只在岸上,几只在水里呢?总共有多少只乌龟?我要请聪明的小朋友还给这些小乌龟们列列算式了,谁来?

    师:你们看,那边有很多漂亮的鸟。请你们自己观察,你看见了什么?有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鸟儿?你能为这些鸟儿列个算式吗?

    师:看过了美丽的小鸟,接下来会是哪个小动物呢,让我们继续逛下去。呀,这次来的是谁呀?(小狗)小狗怎么样了?(有的关在笼子里,有的在笼子外面)数数笼子里的有几只?外面的又有几只,一共有什么?你来给小狗们列个算式好吗?还可以有怎样一个算式?

    师:最后我们去美丽的花丛里看看,这里面也藏着小动物哦。原来是勤劳的小蜜蜂。我发现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样哦,你发现没有?有绿头发和黄头发的蜜蜂。数数绿色的有几只?黄色的几只?总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请你来给小蜜蜂列算式了。那这次还有没有其他的算式呢?(没有)为什么?(前面的数字又是5,换位置以后也是一样的)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动物园的小动物呀,每个种类都是10个,这就是这个动物园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

    3、游戏:动物超市1)幼儿购物游戏师:动物园逛完了,我在动物园还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动物超市。在里面我们可以买些纪念品。看,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10元购物券,你们等会可以去超市你买你喜欢的东西。每个纪念品后面都标有价钱。在这里呀,我有一个要求,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有没有听明白。这是我在动物超市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买了什么?你们看,我买了两样,这个是多少钱?这个呢?。.+。.=10,所以我刚好把10块钱用完了。好,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购物券去超市购物吧。记住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

    2)互相检查师:买好的小朋友请回到位置上,现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买到了什么?还可以互相检查你有没有买对,有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发现错误的小朋友,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自己去改正一下。

    3)幼儿介绍自己的购买情况师: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买了些什么?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篇3

    活动生成

    在《我身边的科学》主题探索活动中,沉浮的变化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关注点,而介于沉与浮之间的“悬浮”现象虽然很少被提及,但却又时常引起孩子们的注意。《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萌发对科学的兴趣。”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为了进一步满足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初步感受、理解悬浮现象,激发他们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的盐后,鸡蛋沉浮状态的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

    2.引导幼儿在实验操作中学会观察现象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3.有求知欲望,喜欢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感知鸡蛋在盐水中的悬浮现象。

    难点:能独立实验操作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孩子们玩过水,有沉浮经验。

    2.玻璃杯两只(分别装等量的淡水、盐水),鸡蛋一个,记录纸等。

    3.各种实验材料:鸡蛋,盐,碗,盆,勺子,玻璃杯,人手一块记录板、记录表,水彩笔,抹布等每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猜猜鸡蛋宝宝沉浮的状态并记录。

    1.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两杯水。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两个玻璃杯的水一样多吗?(出示内装等量盐水、淡水的两个玻璃杯,引导幼儿比较。)

    2.师: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呀?(出示一个鸡蛋,教师以蛋宝宝的口吻讲话)大家好,我是鸡蛋宝宝。今天我想和水玩个游戏。你们猜猜看,我到了这两个水杯里会怎么样呢?

    3.教师设疑:鸡蛋宝宝到了第一杯水里(淡水)会怎样?它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请你们把猜想的结果写到记录表一上。(↓表示下沉,↑表示上浮。)等会我们再来比比看,你们猜的和操作结果是否一样。(幼儿猜测鸡蛋在淡水里的沉浮状态并记录。接着实际操作,记录鸡蛋的沉浮现象。教师给予指导。)

    4.教师继续设疑:鸡蛋宝宝到了第二杯水里(盐水)会怎样?它在水里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幼儿再次猜测鸡蛋在盐水里的沉浮状态并记录。实际操作,记录鸡蛋的沉浮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

    评析

    在活动的开始,通过鸡蛋宝宝的讲话,让幼儿很自然地进入活动。问题的设置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探索的衩极性。猜一猜,想一想,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玩一玩,比一比表验证自己刚才的猜想,从而调整自己的认识,并让幼儿懂得要得出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二、引导幼儿对探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找找鸡蛋宝宝悬浮的秘密。

    1.师:小朋友刚才都将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记在了记录表一上。那么,你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通过刚才的实验,把你的想法和问题提出来好吗?(幼儿针对自己观察的现象自主提问。)

    2.教师顺应幼儿提出的问题设置悬念:为什么鸡蛋宝宝在第一个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到了第二个杯子里却浮上来呢?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寻找鸡蛋宝宝悬浮的原因,启发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区分出淡水和盐水的不同,从而找到问题的缘由:鸡蛋装在淡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盐水杯里是浮上来的。

    评析

    在实验操作中,有的孩子在没有老师帮助的情况下自已动稿做出了大胆尝试――通过嘴巴品尝发现第二杯是盐水。教师对于幼儿大胆尝试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4.进一步把问题引向深入,探索悬浮秘密:是不是鸡蛋宝宝只要在盐水里都会浮上来呢?加了多少盐后才会浮上来呢?我们再一起猜猜看,动手试一试,记录下来好吗?(幼儿猜测并在记录表上画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实验验证――观察结果――记录鸡蛋在水中的位置)

    评析

    这个环节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在猜猜、想想、动动、玩玩中,充分调动幼儿运用感官直接认识和感受悬浮带来的有趣现象,让幼儿的探索更深入,更贴近幼儿的生活,也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三、讨论与交流实验情况,说说鸡蛋宝宝悬浮的规律。

    1.展示幼儿记录纸,交流实验情况。师:为什么鸡蛋宝宝在加入1勺、2勺盐的水中没有浮起来,在加入第3勺、第4勺盐后会浮起来呢?(幼儿根据记录表二中讲述自己的实验感受,发现鸡蛋的悬浮规律。)

    2.师:鸡蛋宝宝除了在盐水里能浮起来,你还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宝宝浮起来?(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评析

    在交流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贯彻了《纲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的要求。

    活动延伸

    1.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东西放在盐水中能悬浮起来?找一找,试一试,把实验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如土豆、黄瓜、苹果等。)

    2.在活动区投入不同材料,鼓励幼儿继续探索鸡蛋在其他液体(如肥皂水、糖水等)中的沉浮现象。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悬浮的鸡蛋”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并且紧密围绕着“悬浮”这个有趣现象而展开,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在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就是要解决如何将抽象的悬浮现象传递给幼儿,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感知鸡蛋在盐水中的悬浮现象。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和判断,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通过玩一玩、比一比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调整自己的认识,并让幼儿懂得要得出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此外,本次活动还注重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让仍有兴趣的幼儿可以继续在活动区进行探索,打破以往把一个活动孤立起来的做法,使教育形式能够多样化,更符合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资料附录

    鸡蛋悬浮的原因:生鸡蛋的相对密度(比重)比水大,所以会下沉。盐水的相对密度比鸡蛋大,鸡蛋就会上升,出现悬浮现象。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杯子的形状分类,目测比较同一形状容器内水的体积。

    2、善于观察客观事物和现象,提高观察的准确性。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6个杯子、3个量杯。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引发幼儿产生比较的兴趣。

    师:今天是小明妈妈的生日,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客人分成两桌坐下,妈妈给每人倒了一杯水,(教师揭开遮挡杯子的布)小明发现左边桌子上有3杯水,3只杯子是不一样粗细,右边也有3只杯子,这3只杯子的水也不一样,究竟那杯水多,那杯水少?小明特别特别的想知道,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帮小明猜猜看,到底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引导幼儿自由猜测)

    二、尝试根据杯子的形状分类,目测比较同一形状容器内水的体积。

    1、引导幼儿观察,提出疑问。

    (1)、你们是怎么比的呢?

    (2)、我们来看看究竟谁说得对。

    2、教师演示引导幼儿了解比较的方法。

    (1)、将左边3只杯子装满水,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杯子是很难直接判断出来的。

    (2)、师:这3杯水哪一个装得多,哪一个装得少?(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拿出测量水杯,引导幼儿观察水面到达的不同刻度,进行比较。

    (4)、师:现在可以说一说,那杯水多?"(教师将三个量杯放在一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面高的那个水多)。我们只用眼睛看是,是不能准确地比较出多少的,得用测量工具来测量。

    3、引导幼儿迁移经验,对右边桌子上的水进行比较。

    (1)、师:大家来看看右边这3只杯子,这3只杯子是一样大,但3只杯子的水不一样多,哪一杯多?哪杯少?(引导幼儿先()比较杯子的大小,再得出同种类的杯子中的水面高的就表示水多的结论。)

    (2)、师:相同形状的杯子怎么目测比较多少(引导幼儿说出水面高看起来满的就是多。)

    4、小结:这节课,大家都知道怎样比较哪杯水多,那杯水少了吗?小明家的客人都渴了,我们一起请客人喝水。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了新课《请喝水》。

    在家里尝试找不同形状的杯子和相同的杯子测量哪杯水多。

    教学反思

    1、活动的开始我先从幼儿身边的事谈起,通过启发式提问,层层递进,引发幼儿思考“假如没有水,动物、植物、大自然、人类生活发生什么变化”。为了拓展幼儿的视野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自由观察、和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到水的作用。

    2、课件中,整个自然界从有水到没有水的强烈变化,不仅增进了幼儿对水的作用的了解,而且使大部份幼儿都发自内心地感到水的重要性。

    3、不足之处在于:在讨论互动环节风有些匆忙,应该多给幼儿说的机会和时间而且还可以拓展到保护水资源同治要单纯地停留在节约用水的方法上。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眼睛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2、懂得爱护眼睛,渗透对近视同伴的关爱、尊重。活动准备录象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用一则生动的谜语引入活动主题:有趣有趣真有趣,小小两颗黑葡萄。白天躲在草丛里,晚上急忙盖被子。是什么?(课件:眼睛)

    2、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你怎么知道的?

    3、引导认识眼睛的重要性:我们的眼睛重要吗?为什么重要?

    (讲到写字时)是呀,他能帮助我们写字。现在我们就来写一写:“黑眼睛,亮晶晶”

    4、体验失去眼睛后的不便:这么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了会怎么样呢?

    (闭上眼睛再写一遍,一起睁开眼睛,先自己欣赏再前后桌交流欣赏。)

    5、挑选几份进行展示、交流:看到小朋友写的两次完全不同的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二、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眼睛的作用

    眼睛可真了不起,但他也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受到伤害。听,是谁在哭……

    1、以眼睛自述的形式引导幼儿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带来的严重危害。

    2、通过交流感受带眼镜的麻烦

    三、眼球操

    原来,戴眼镜是一件这么麻烦的事情。你看,我们拥有一双灵活、明亮的眼睛多棒啊!让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我们的眼睛。(教师喊口令示范,学生跟)

    在看书、打电脑、看电视,弄得两眼发酸、疲劳的眼睛时,可以做《眼球操》

    抬起头,呼气,眼球向上看五秒,然后吸气,头回到原来位置。低下头,呼气,眼球向下看五秒,然后吸气,头回到原来位置。按着相同的动作要领,头部左右上下晃动,前后左右旋转。最后,用力闭上双眼,再把眼睛一下子睁开。

    再跟着音乐做一做。

    四、引导保护眼睛

    集体讨论、交流保护眼睛的方法:

    结束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从现在起养成爱护眼睛的好习惯,让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多种花的图片,感受花的美丽。

    技能目标:尝试运用纽扣进行拼、贴、画等技巧进行创作。

    情感目标: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将纽扣贴到画纸上。

    活动难点幼儿能在纽扣下添画叶子。

    活动准备前经验准备:

    1、课前幼儿观察过五颜六色的花。

    2、幼儿已有使用双面胶和即时贴的经验。

    物质准备:

    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纽扣、双面胶。

    绿色即时贴剪好的叶子。

    活动过程导入:

    导入活动,师生互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生共同跳舞蹈《茉莉花》,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基本环节:

    通过观察、欣赏,感受花的美丽。

    带领幼儿欣赏梅花、菊花、牡丹花等花的图片。

    请幼儿说说各种花的颜色及形状。

    三、交代要求,幼儿动手操作。

    1、请幼儿欣赏范画。

    2、介绍操作材料。

    3、教师交代贴纽扣的方法。使用即时贴贴叶子的方法。

    分组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操作。

    结束:

    四、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1、请幼儿自由评价。

    2、将作品放入展示架大家共同欣赏。

    活动延伸将纽扣等材料放入美工区供幼儿操作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篇7

    设计思路:

    幼儿对平面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通过折、剪、拼的活动,让学生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在活动中以促进幼儿自我发展为主,创设幼儿主动学习、探索的习氛围,让幼儿初步形成自觉合作的意识,培养幼儿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给幼儿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折、剪、比、拼、说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探索、观察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自我想像力的空间。

    活动中从幼儿的感知入手,设计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时注重把操作与思考探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以操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际“拼一拼、剪一剪、数一数”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探究拼角和数角的方法。

    2、通过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3、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智力。

    活动准备:

    教具:三角板10对、三角形(任意)5个、长方形10个剪刀、直尺

    学具:三角形、正方形、梯形、长方形每人一个、剪刀每人一把

    活动过程:

    一、复习

    认识各种图形。

    下面各个都是什么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

    二、拼角

    教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平图的,把两个图拼在一起,看看会变成什么图形,有那些变化?从几个角变成几个角?下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请小朋友自己取图形,想一想,拼一拼。”幼儿操作。

    总结操作结果:教师:“刚才你们都用这些图形平成了那些图形?”幼儿回答:(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拼成长方形、四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等)三、剪角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拼出了这么多的图形,真是聪明极了。

    三、剪角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一个长方形有四个角,如果剪一刀,剪去一个,会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请同学们来听一个:有一天,兔爸爸带他的三个孩子兴高采烈地玩着。兔妈妈拿出了三张长方形的纸,分给三个孩子,然后说:“今天妈妈来考考你们,看谁会动脑,如果剪一刀,把长方形的一个角剪掉,还有几个角?”灰兔弟弟抿着嘴,想了下,抢着说:“4-1=3,还有三个。”白兔姐姐拿起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说:“我觉得应该是5个。”黑兔哥哥也拿起一张长方形先折了折,说:“妈妈,我认为还是4个角。”(边讲边出示三张长方形和灰兔弟弟白兔姐姐黑兔哥哥4-1=3个5个4个)三个小兔立刻争了起来,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师:同学们,请你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想一想,折一折,然后剪一剪,最后帮兔妈妈评一评,它们的答案谁是正确的。幼儿先动手折、剪、讨论,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讨论,幼儿上台演示自己的剪纸法。看了同学们的结论,我想兔妈妈肯定会笑着对它的三个孩子说:“孩子们,你们不必争了,你们三个答案都是正确的,但是你们以后考虑问题要全面。”教师:现在我们知道,长方形剪一刀剪去一个角,可能有3个、4个、5个,那三角形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也先请同学们先折一折,再剪一剪。师生讨论、贴图、板演。

    拓展活动:刚才长方形剪一刀,剪去一个角,有三种情况,那如果把长方形的角剪去两个,剩下的图形中还有几个角呢?由于时间关系,留给同学们课后去讨论。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篇8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

    2,培养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内容】

    一、自主探索,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1,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分组操作。

    2,摆积木,提供两种颜色的积木,让孩子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3,摆餐具,提供若干一次性的勺子,让孩子按勺子把朝上朝下的变化规律排序。

    二、探索活动的交流。

    1,提问,你是怎么排的?

    2,引导孩子想出不同的排法,并排一排,强调排列的规律性。

    3,讨论和小结,练习表述:XX和XX是按照XX顺序排列的。

    提示:排序的方法有很多种,出了按形状,颜色,数量等特称排序外,还可以按照方位,类别等特征进行。

    三、小小设计师

    1,运用自己有排序知识,给毛巾,床单,手绢等设计花边或者图案。

    2,请孩子介绍自己设计的作品,说明图案的排列规律。

    提示:鼓励孩子大胆发挥想象,进行“设计”,成人只需提示要按照规律排列图案。

    活动要点:

    1,观察大自然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是这一部分知识学习的真正意义。

    2,带着问题观察事物,将所学到的知识渗透并运用到生活中,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活动反思:

    活动前孩子都有走迷宫的经验,对于走平面迷宫我班的孩子已没有什么难度,这个活动区别于迷宫的就是它连接的地点很多,而不是单一的起点和终点,就是说这个活动中难度就是连接的地点越多,难度就越大。

    这个活动对于我班的孩子还是有挑战性的,孩子探索的兴趣还是挺浓的,孩子经过多次的尝试基本上都能完成操作练习。不过在实践操作练习的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孩子探索如何用最少的路径图板将固定的另一方连起来,多提供一些动物图卡给孩子进行情景演示,提醒孩子可以连接多几个地点,这样能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怎样走最近等。活动后能跟孩子一起小结,让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连接的?如看图卡的接口有几个?引导孩子用什么快捷的方法连接,这样给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无形引导孩子怎样总结经验。

    推荐访问:教案 幼儿园大班 教学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大全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水》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100篇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冻冰花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例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20篇 幼儿园大班教学教案40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详细 幼儿大班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