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富文库网 - www.jycsjx.com 2024年05月03日 17:21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党建材料 >

    普惠金融经验做法材料3篇

    发布时间:2022-11-26 09:20:05 来源:网友投稿

    普惠金融经验做法材料3篇普惠金融经验做法材料 GLOBAL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概念。正如9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普惠金融经验做法材料3篇,供大家参考。

    普惠金融经验做法材料3篇

    篇一:普惠金融经验做法材料

    LO BA L普 惠金 融 发展 的 国际 经验 及 借鉴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 建设普惠金融体系” 概念。正如90年代微型金融取代了小额贷款的概念一样,如今,普惠金融也正逐渐取代微型金融的概念——从资助分散的微型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向建立普惠金融体系转变文/中国银监会合作部课题组78、E年来,普惠金融概念得到了广泛普型!.,及。本文对普惠金融的起源、发展沿革及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和良好做法进行了专题研究,希望可以为我国更好地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普惠金融的起源、内涵及历史沿革“ 普惠金融” 译自英文“ Fi nanci alI nclusion” ,是联合国在宣传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时率先使用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能够以可负担的成本,有效、全方位地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普惠金融是一种理念,其实质是信贷和金融融资渠道等的公平性问题。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二是普惠金融是一种创新,为让每个人都获得金融服务,应在金融体系内进行制度、机构和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三是普惠金融是~种责任,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低端客户,如中低收入者、贫困人口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的理念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许多国家的政府及宗教社会团体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为贫困者扩展提供金融服务渠道。早在15世纪,意大利修道士通过开展信贷业务来抑制高利贷的利率。从19世纪开始,在欧洲和日本,邮政系统和邮政金融服务成为储蓄和支付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许多国有银行将服务拓展到贫困人口,且欧美一些社区储蓄信贷协会、储蓄银行等也屡有创新。20世纪70年代,现代小额信贷在孟加拉、巴西等国开始出现。小额信贷最初实行小组贷款模式,小组成员之间负有连带担保责任。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尤努斯在孟加拉创办的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Gram eenB ank),其成功刺激无数金融机构纷纷仿效。20世纪80年代,全球小额信贷项目运作良好,实践表明,贫困者有能力负担小额信贷的高利率,而且其还贷信誉比富人更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减贫热潮,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认识到,不能仅仅向低收入客户提供贷款,而是要提供包括借贷、储蓄、保险以及转账在内的一系列的全面金融服务,即“ 微型金融” 。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吸引一些国际著名商业银行如花旗银行等进入该领域,同时各类金融

     机构出于各种动机也向微型金融逐渐发展。在过去的30年里,微型金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证明了贫困者作为金融机构客户的可行性。但扶贫融资仍未成为一国金融体系主体的必要组成部分,离真正的普惠金融还有很大的差距。正如90年代微型金融取代了小额贷款的概念一样,如今,普惠金融也正逐渐取代微型金融的概念——从资助分散的微型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向建立普惠金融体系转变。这意味着微型金融不再被边缘化,而是融入了更加广泛的金融体系,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于是,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 建设普惠金融体系” 概念,并开始立项专门分析实现普惠金融的障碍,扩大国际影响。在2005年9月的联合国世界首脑会议上,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们认识到使贫困者获得金融服务尤为必要,包括获得微型金融和小额信贷。普惠金融的相关国际组织普惠金融联盟(Al l i ancef orFinancialIncl usi on,A FI)成立于2008年9月,总部位于泰国曼谷,是由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组成的国际联盟,旨在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物流等方面的支持以及经验、研究成果等信息的共享平台,帮助各成员国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可行的金融服务拓展政策和计划,以便加快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银监会于2011年8月加入AFI ,成为该组织第79位机构会员。普惠金融联盟( A FI ) 成立了“ 手机金融服务” 、“ 消费者扶持和市场行为” 、“ 普惠金融数据” 、“ 金融一体化” 和“ 太平洋岛国” 等5个工作组。普惠金融联盟(A FI)关注的政策领域主要包括:一是设立代理银行,旨在降低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固定成本和提供小额交易的业务成本。二是设立移动电话银行,利用信息科技提供现金存取、第三方转账、无线预付等服务。三是设立低收入人群金融服务机构,通过降低准人政策要求,推进建立为低收入人群提供银行和保险服务的机构。四是促进国有银行改革,帮助国有银行转型为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银行,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和激励机制,减少政府的影响。五是建立个人金融身份,将客户的历史交易信息转变为资产,为客户建立信用记录,便于其日后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六是加强消费者保护,包括强化信息安全和披露、拓宽投诉渠道等。为了更好地履行2009年9月在美国匹兹堡峰会上做出的“ 更好地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 的承诺,G 20领导人于2009年12月在美国华盛顿创立了G 20普惠金融专家组(Fi nanci alIncl usi on Experb G roup,FIEG )。FI EG 下设两个分组:“ 创新金融服务专家组” 和“ 中小企业融资组” 。普惠金融专家组(FI EG )在2009年4月研究提出了( (G 20创新普惠金融九项原则》,并向G 20提交了报告。该九项原则于20l O 年5月在G 20多伦多峰会上获得一致通过,并成为多伦多宣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讲,该九项原则是:加强领导;提高多样化;促进创新;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能力建设;鼓励合作;制定G LO BA L全球视野合理政策;推行差别监管;构建金融“ 一揽子” 框架。2010年11月,普惠金融专家组(FIEG ) 提交的((G 20创新普惠金融七项行动计划》在G 20首尔峰会上获得正式通过,成为首尔宣言的主要内容之一。该行动计划主要包括进行数据收集,鼓励私人企业参与,督促各国建立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知识共享平台等。为了加大创新普惠金融行动计划的执行力度,G 20在普惠金融专家组(FI EG )基础上决定成立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GlobalPar tner shipofFi nanci alI ncl usion,G PFI ) 来推动全球普惠金融工作。2010年12月,G PFI启动会议在韩国召开。G PFI作为普惠金融专家组(FIEG ) 的延伸,每年举办的全体会议不仅成为G 20成员国的普惠金融平台,还邀请荷兰、挪威、智利等非G 20成员国和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经验、研究政策。GPFI的执行伙伴包括普惠金融联盟(A FI)、扶贫协商小组(C G A P)、国际金融公司(I FC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 ECD )和世界银行。G PFI 致力于提供一个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协调各种为普惠金融所做的努力,并调动所需的金融支持,推动全球普惠金融的发展。G PFI原下设3个工作组:“ G 20普惠金融原则和标准设立机构参与工作组”(韩国和印度尼西亚担任主席国)、“ 中小企业融资和妇女企业家工作组”(德国、美国、土耳其和英国担任主席国)和“ 普惠金融和目标设定工作组”( 墨西哥、法国和南非担任主79

     调席国)。2013年,G PFI新设第四工作组“ 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能力工作组”(中国、俄罗斯和美国担任主席国),主要研究消费者保护和金融教育等议题。借鉴和启示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是致力于将弱势群体纳入正规的金融体系。我国历来高度重视“ 三农” 和小微企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并在推动普惠金融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 发展普惠金融” 。下一步,应充分借鉴国外普惠金融发展经验,继续倡导引领普惠金融的价值理念,加快构建我国普惠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普惠金融纵深发展,推进城乡基础金融服务一体化,提升金融资源配置与供给的公平性,让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地享受金融带来的便利和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普惠金融立法工作,完善政策支持和引领在普惠金融联盟(A FI) 的政策论坛上,多个发展中国家均就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具体实现目标等作出了承诺,并且大多数参会国都成立了跨部门的普惠金融工作小组,出台了促进普惠金融的政策法规。我国要积极参与普惠金融国际组织相关活动,探索成立跨部门的普惠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促进专门政策法规,建立全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普惠金融供给体系,制定合理的普惠金融发展战典型国家在推进普惠金融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G LOB A L全球视野略,并将这些战略转变为有效的政策加以实施。健全财政、货币和监管政策,财政、税收等政府部门要建立有利于金融服务渠道建设的财税支持政策体系,改进财政补贴方式,优化税收扶持政策,减免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等贷款所得税。监管部门要逐步建立起对金融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情况的监测、评价和考核机制,引导提高普惠金融的参与度。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大力发展多种融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资源倾斜,引导资金投向中西部地区、投向“ 三农” 和小微企业、投向民生和就业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服务需求领域,调整金融资源分配,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扩大弱势地区、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途径。支持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支持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大小微企业和“ 三农” 金融债发行力度,支持小企业发行新型债务工具融资,拓宽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建立多层次、覆盖广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网络。要探索组建针对弱势群体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继续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贴近社区,服务“ 三农” 、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社区银行、自助银行、金融便利店等新型网点模81

     G LOB A L式。借鉴肯尼亚手机银行和巴西代理银行的实践经验,创新性地以技术手段为依托代替传统物理网点,尽可能地规避铺设物理网点的高成本。在不具备设立物理网点条件的边远贫困金融机构空白地区,可以通过布设自助服务终端、转账电话、汽车移动金融等多种形式的电子服务渠道,推广应用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信息科技服务手段,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小额取现、账户转账和信息查询等服务,满足其基础金融服务需求。鼓励金融创新,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普惠金融联盟( A FI )指出,金融创新是普惠金融的永恒话题,提高金融可获得性,意味着培育新的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服务纵深开展。当前,互联网金融正在加速发展,,略将引起金融交易模式的深刻变革,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传统的交易模式,以迎82接全新的“ 大数据”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高科技等都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我国要规范和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重视加大新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作用,不断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支持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等广泛开展高水平、深层次的合作,创新服务模式、渠道和业务产品,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电信运营商等增强支付结算、资金融通等服务功能。加强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要建立健全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健全信用体系,加强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逐渐建立能够共享交易和信用信息的数据库系统,建立信用档案,实现信用管理,建立诚信的信用文化和及时更新的征信体系。扎实推进消费者教育,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世界银行指出,普惠金融政策要与斟>蒯建根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紧密结合。世界银行的调查显示,各国在金融知识普及和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建立了相关法律框架,成立了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等。我国要不断探索深化“ 送金融知识下乡” 等活动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扩大其覆盖面,提升其有效性,在农村地区及偏远地区广泛普及金融知识,开展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要构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需针对银行业特点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加快完善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框架,完善金融机构服务定价管理机制,严格规范金融服务收费行为,加大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加快推进监管升级,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常态化工作,使广大金融消费者能够公平公正地享受金融服务,享受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成果。Ft本栏编辑李冰洁E —mai l :I怕ingj ie@ zgncj rcom cn

    篇二:普惠金融经验做法材料

    村 金 融SOUTHWEST FINANCE2019年第04期2019年04期 总第453期为各类经济主体提供公平、多元、方便、优质、高性价比的金融业务,充分迎合各类经济主体的正当金融需求是普惠金融的根本目的。2005年,联合国在“全球小额贷款年”活动中,第一次提到了“普惠金融”这一名词。此后,普惠金融逐渐变成了世界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文提到:

     “推动金融制度创新,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我国正处在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金融承担着推动经济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带动社会福利的艰巨任务。为了推动供给侧结构的调整,必须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推动经济的长远包容性发展,面向全体民众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县域普惠金融,力求二者的彼此促进和共同进步,从而增强“三农”发展的能力,加快县域经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步伐。一、我国普惠金融改革政策演进与试点态势(一)惠普金融改革的政策演变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中着重提到了“推动金融改革,推广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的多元性”。这是我国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到“普惠金融”这一名词。至此,普惠金融变成了金融行业发展的一大主流路线。随后,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 “推行普惠金融,必须参考别国的成熟模式,联系我国现状,构建起政策指导与市场引导有机融合,基础金融业务与主要金融业务双管齐下,适用于我国的、健全且丰富的金融系统,优化金融服务模式与产品,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配套的法规制度,充分利用政策的指导与激励功能,重视普惠金融教育,切实保障金融用户的正当利益。监管与改革县域普惠金融改革经验及困境、路径分析 ※○张永起 龚榆桐武夷学院商学院 福建武夷山 354300 玉林师范学院商学院 广西玉林 537000摘 要:结合已有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如河南兰考改革试验区,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我国普惠金融政策演进与试点为切入点,总结了我国首个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 —河南兰考改革试验区在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初步探索与有益经验。本文认为:对于县域普惠金融而言,需改革现有的金融信贷方式,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圈,健全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有效调动金融组织对普惠金融的参与热情;现阶段,县域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威胁,因此必须构建健康且长远的金融体系,大力支持普惠金融经验丰富的农村金融组织,积极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提升公众的金融素养,从而为普惠金融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关键词:普惠金融;县域经济;金融改革;金融创新;金融生态;农村金融;金融扶贫;保险扶贫;数字普惠金融;信用评价;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350-2019(04)-0090-07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60572)。作者简介:张永起,男,硕士,武夷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金融保险;龚榆桐,男,玉林师范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应用、信息技术应用。90

     农 村 金 融SOUTHWEST FINANCE2019年第04期2019年04期 总第453期齐头并进,尽早构建起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法规与健全制度,强化金融监管的效果。”同时,国务院于2015年12月对外公布了《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由此确立了普惠金融在国内金融界的重要地位,代表着普惠金融正式成为了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核心主体和核心战略。(二)普惠金融改革试点的建设和发展趋势201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河南省政府共同公布了《河南省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点整体方案》(下文简称《总体方案》),代表着我国正式在兰考建立了第一个普惠金融改革试点。试验点改革以“普惠、县域、特惠”为核心内容,不断尝试与探寻能够被借鉴与推广的普惠金融发展路线,侧重于提升金融业务对县域经济、小微企业以及“三农”的服务水平,从而达成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为了构建普惠金融发展体系,改善县域金融环境,完善金融基础设施,调动金融组织的参与积极性,兰考县政府对各项政策与体制作出了诸多的调整与优化,现已初步构建起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格局。二、我国县域普惠金融改革经验 — —以兰考县为例(一)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点措施1.优化“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普惠金融信贷机制。为了全面提升金融组织的参与热情,县政府创建了普惠授信、农村产权抵押信贷、金融扶贫、住房抵押信贷等各种风险抵偿基金,遵循1:10的杠杆带动商业银行为普惠金融用户提供信贷业务。当中,银行、担保、政府与保险四方所承担的风险比重为:不良信贷率在2%之内,商业银行担负100%的风险;不良信贷率处在2%~5%间,政府担负40%的风险,银行、担保机构与保险机构各分担20%的风险;不良信贷处在5%~10%间,政府、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和银行按照5:2:2:1的比例承担风险;不良信贷超过10%后,政府、担保机构与保险公司按照6:2:2的比例分担风险,银行无需担负风险。2.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金融生态系统。优质的金融生态系统能够切实解决金融组织和小微企业或个体两者的信息失衡问题,打击失信现象,为金融组织的普惠金融业务营造健康的外在条件。一是构建征信数据共享系统。兰考县基于河南省中小企业征信数据平台与河南省农户征信数据平台(下文并称“两个平台”),构建县域新兴征信数据分享系统,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基础信息平台有机结合,从而为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构建优质的外在信用保障。

     “两个平台”是由河南省焦作市与安阳市两市的人民银行联合打造的、以阿里云农户与小微企业数据为基础的征信平台,平台中存放着农户的基础资料,诸如家庭组成、农业设施、邻里现状、耕地与房屋持有情况、主要经济来源与消费等,同时还收录了源自有关部门的违法与交通违章数据。每季度对上述信息进行更新与补充,从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组织的普惠金融工作创造依据,切实帮助其解决信贷业务信息失衡的难题,提升风险定价的准确度与可信度。二是构建信贷失信奖惩制度。对于诚信的贷款用户,采取“基于信用,灵活调额”的激励措施。秉承“无门槛授信,有条件用信”的理念,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基于当地的农村征信数据平台评价已备案立卡的贫困农户的信用等级,并设置了A、AA和AAA共计三个信用级别。借助于“信用贷款相长”的模式,基于用户的信用水平与偿还情况,采取合理的激励政策,具体有:对于首年如期偿还本息者,将信用级别自A上调到AA(或从AA上调到AAA),对授信限额作出对应的上调,同时适当下调信贷利率;对于产业发展效果较好者,由县级政府部门提供相应的物质与精神激励。同时,利用“信用贷款相长”模式,将用户的信用情况作为其信贷资质与信贷额度的直接依据,敦促其为了切身利益自觉履行信贷合同,如期返还本息,从而为普惠金融的长远发展提供积极的社会征信条件。3.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与策略。在积极创办惠普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普惠金融一网通” “微信公众号”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兰考县政府还大力推行了保险扶贫制度,出台了产业经费扶持政策,基于特色产业和特色项目,全面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一是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为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点在农村的普及率,兰考县政府在各村委会便民服务点创建了“普惠金融综合业务点”,从而充分发挥普惠金融的四项主要任务,即风险管控、金融用户权益保障、金融服务与信用建设。由村级协管机构与小康工91

     农 村 金 融SOUTHWEST FINANCE2019年第04期2019年04期 总第453期作组完成普惠金融服务点的日常运维工作,面向农民推出小额人民币服务、惠农支付等金融业务,借助于构建集基层党建、普惠金融、便民业务和农村电商于一身的业务体系,使得农民能够实时享受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一些普惠金融综合业务点还开始探索非金融组织业务,诸如省内门诊挂号等。二是建立保险扶贫制度以减少脱贫风险。此种制度能够切实减少扶贫产业、扶贫农户与扶贫地方的体系风险,力求整体管控金融扶贫工作的各类风险。兰考县联合中原农险,共同推出了“脱贫零风险”保险业务,为当地登记在册的贫困农民提供人身、财产和产业等各类保障。其中,财产保险以农户住宅为主要对象,产业险则重点涵盖了水稻、小米、大豆、花生、玉米、棉花6种农作物,以及塑料温棚、鸭棚、露天大棚等各种常用生产设备。并且,两大机构还联合推出了“致富路上有保障”健康险业务。4.提升商业银行的参与热情。在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各种银行业组织基于固有的“比较优势”,在普惠金融领域做出了各自的重要贡献。银行业市场格局方面,到2017年6月末,兰考县内共有66个服务点,从业者总数为647人,五个主营普惠金融的银行机构设立了56个服务点,拥有502名从业者,比重分别是85%和76%;金融机构的储蓄与信贷规模分别为220.81亿元和142.89亿元,当中5个主营普惠金融的银行机构的储蓄与信贷总额为177.77 亿元和 91.51 亿元,占比分别为 80.5% 和64.0%;同时,银行机构和普惠金融银行机构的贷存比分别是64.7%和51.5%。由网点总数、从业者与存贷款数量及比重等数据可知,当地银行机构对于普惠金融参与力度普遍偏高,然而由贷存比等数据可知,银行业普惠金融服务尚且存在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普惠金融服务点大致可归为两种:一种为银行物理网点,另一种是普惠金融服务点。前者大多为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的经营战略在各大县城、乡镇设立的,主要受理银行多种金融服务的实体业务点。现阶段,兰考县内共设置了处理普惠金融业务的56家银行实体网点。后者则是由县级政府组织,通过村委会便民服务点而构建的普惠金融村级服务点,主要用于发挥金融的四项基础服务职能,即风险管控、金融消费权益保障、信用建设和金融服务。现阶段,兰考县内有共计69个普惠金融业务点。整体而言,兰考县储蓄银行与农商行设立了大量的实体网点,大致实现了下设乡镇全覆盖。中原银行、兰考农商行和邮储银行则设置了大量ATM机和POS机等普惠金融常用设备,这两家银行设置的普惠金融设施的比重高达50%。但是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两家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设备数量则较少。现代产业及创新方面,当地五个经营普惠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所推出的普惠金融信贷业务的类型、创新点和主要特点存在着差异。经过调查与分析,笔者发现兰考邮储银行、农商行和农业银行推出了大量的普惠金融信贷业务,但是只有兰考邮储银行与农商行提供农村产权抵押业务(见下表)。(二)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发展经验小结1.从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入手推进普惠金融改革。普惠金融业务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必须要建立在社会信用体系及其环境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各类金融机构要对社会信用信息进行合理的运用和创新。从兰考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中能够总结出建立和完善县域社会信用系统的几点经验:首先,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实践中,地方政府要起到推动和指导的作用,要对其信用环境的优化进行不断的规范、监管;其次,社会信用环境的建设要基于县域的特点,打造出兰考县商业银行贷款产品与创新注:数据截至2018年8月30日。兰考农村商业银行中原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贷款类型农民小额贷款、普惠授信贷、产业发展信用贷、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贷款、农村扶贫贷款贫贷款普惠金融授信扶贫贴息贷款、小额贷款、新型农业主体贷款、农联保贷款、农产业链贷款大额农户消费贷款、普惠授信贷款、农房抵押贷款、小额农户扶贫贷款小微企业贷款能否接受农村产权抵押可以不可以可以不可以不可以特色项目农户小额自助贷款信用村业务新型农业主体贷款信用村业务小微企业贷款92

     农 村 金 融SOUTHWEST FINANCE2019年第04期2019年04期 总第453期基于农户信用信息和非银行企业的信息共享系统,以便弥补央行征信系统的不足;最后,要对县域社会信用系统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收集和整合符合县域民情的信用信息,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信用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为县域普惠金融业务的改革保驾护航。2.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同时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

     “普惠和共享”是普惠金融的中心理念,需要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紧密结合在一起,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普惠金融建设过程中,政府要从政策制定和制度倾斜等方面给予支持,从而推动县域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首先,各级政府在普惠金融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其引导力,中央及各级政府要为县域普惠金融改革提供政策和制度的支持,为县域普惠金融的改革和创新营造良好环境,特别是各级人民银行要在改革和创新中起到保障和支持的职能。其次,要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健全相应的数据分析系统,以真实地反应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从而对其进行客观、有效的监测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部门才能够以合理、精准的方式介入到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中来,以推动其健康发展。最后,针对乡镇区域金融基础设施不全的情况,如果村镇区域不具有银行扩点布网以及设置ATM机的条件,要积极设置普惠金融惠农服务设施及站点,以便为乡镇区域提供金融产品服务,健全其金融支付方式。另外,政府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发挥不同层次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使其金融服务实现层次...

    篇三:普惠金融经验做法材料

    量融——以青海省为例■覃凌燕(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青海西宁810001)摘要:近年来,全省金融机构聚焦乡村振兴,持续深化普惠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普惠金融组织运行机制逐步健全、普惠金融发展的合力显著增强、普惠金融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显著改善,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本文分析了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难点及制约因素,提出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体制机制【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1x一2020(10)一0035—052017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并要求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面对新的历史机遇,青海省牢牢把握“四个扎扎实实”根本要求,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主抓手,不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省金融机构聚焦乡村振兴,突出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深化普惠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有力提升了全省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有效助推了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一、青海省普惠金融服务取得突出成效(一)普惠金融组织运行机制逐步健全2016年6月,人民银行总行批复同意开展青海省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工作后,人行西宁中支加强同省政府、金融局、财政厅、扶贫局等部门沟通互动,积极构建地方政府、“一行三局”及金融机构齐抓共建的普惠金融试点工作体系,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普惠金融试点制度办法。一是构建起适合省情特点的普惠金融基础工作框架,建立了横向协作、上下联动、全省覆盖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机构纷纷成立了“扶贫事业部”“三农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等普惠金融专营部门或机构,普惠金融经营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二是加强试点进展情况动态监测、督导督查和跟踪分析,密切关注普惠金融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开展试点工作评估,确保各项试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加强了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调查研究,及时跟踪挖掘各地区的普惠金融经验、做法、模式和案例,初步探索出符合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省情的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二)普惠金融发展的合力显著增强一是货币政策引导作用日益显现。宏观审慎评估(MPA)、“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的正向激励和导向作用充分释放,特别是通过扶贫再贷款的政策导向作用和低成本优势,引导辖内信贷资金不断向贫困地区流动。二是财税政策支持持续发力。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530”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和扶贫开发贷款财政贴息、增值税减免等财税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省、市(州)、县”三级普惠金融风险补偿基金逐步建立。三是农牧业保险政策保障有力。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初步建立,“农业险+健康险+多元化民生保险”万方数据

     普惠金_扶贫计划深入推进,农牧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险品种持续增加,“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等多层次普惠金融风险分摊机制逐步建立。(三)普惠金融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显著改善一是从覆盖面看,金融资源持续向扶贫、民生、小微企业和绿色等薄弱领域倾斜。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分别为123.1亿元、42.1亿元、10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141%、91%。全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721.96亿元,当年累计发放86.57亿元。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有力地助推了青海省实现绝对贫困全面“清零”目标。二是从可得性看,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捷性显著提升,城乡基础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手机银行加速普及,农牧区金融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金融服务不足的183个深度贫困乡村,已经实现了124个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全省共设立惠农金融服务点6992个,累计完成70个服务中心和150个服务站的升级改造工作,累计业务达62亿元。三是从满意度看,全省信用环境总体改善,普惠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成效逐步显现,金融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97.18万份,占辖区农户总数的97.6%,评定信用县10个,信用乡(镇)223个、信用村2482个、信用户59.14万户。全省累计评定贫困信用户10.03万户,贫困信用村857个,贫困户信用贷款余额150854.79万元。全省2486户贫困户信用得到修复重建,向2014户信用得到修复的贫困户再次发放贷款7889.08万元。全省普惠金融青年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普惠金融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全省金融投诉纠纷解决机制运转良好,近年全省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办结率100%。(四)普惠金融产品和模式不断丰富一是普惠金融典型模式不断形成。全省各地区和金融机构围绕“四大普惠”,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成效显著的普惠金融模式,如“六个一”扶贫普惠模式、“惠农服务点+移动支付+流动服务车”网络普惠模式、“信用采集+信用评估+综合培育+融资推介+政策扶持”信用普惠模式、“绿色信贷+双基联动”绿色普惠模式等,一些模式已在全省部分地区复制推广。二是普惠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推出。四年来,全省金融机构因地制宜,积极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截至2020年6月末,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出“枸杞贷”“虫草贷”“Fs农贷”等50余种支农惠农金融产品。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一)扶贫普惠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开花开展扶贫普惠是帮助贫困人群脱贫增收的关键举措,是以金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一是健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推广到村到户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创新实施“三有一无”贫困户名单制管理和贫困户信用修复机制;其中,“六个一”工作机制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的肯定性批示。二是加大精准创新力度,创建“信用评定+扶贫贷款+福农卡信贷支持”“两富带一穷+信贷支持”等金融扶贫模式,推出“530”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扶贫批发贷款等一系列金融扶贫产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就业、订单、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的稳定利益链接关系,精准对接贫困户、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易地搬迁等扶贫融资需求。三是完善风险防控机制,设立主办银行扶贫贷款熔断机制。当主办银行在某一地区扶贫贷款不良率达到5%,将停止发放扶贫贷款,待不良贷款清收降至5%以内,则重新发放;设立全省扶贫贷款风险防控资金,用于弥补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贷款造成的部分损失。四是落实专项再贷款政策和减费让利优惠政策,开辟多条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全力做好玉树雪灾、海西震灾、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工作,引导金融机构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减免手续费、续贷、展期和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加大对受灾情、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的支持力度。五是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金融服务推进工作。通过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扶贫再贷款等政策工万方数据

     普惠童融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安置区后续产业的信贷投入,满足搬迁人口生产生活合理金融需求。(二)网络普惠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普惠金融旨在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和地区获得金融服务,而网络普惠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一是制定《青海省网络普惠金融建设指导意见》,建立了“政府协调、央行推动、政策扶持、金融宣传”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开展移动金融乡镇试点工作,加大ATM机、P0s机布放力度,结合藏区特点布放具有藏汉英三语提示功能的ATM机,方便少数民族群众使用。三是持续推进非接受理环境建设。全面推广使用金融Ic卡,完成全省POS机具非接改造。建立账户服务“绿色通道”,畅通支付清算系统,支持“居家隔离”期间民生支付服务不中断。四是全面开展深度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空白村“清零行动”,拓展惠农金融服务点综合服务功能,规范服务点运营管理,撤销少数业务停滞服务点,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维护成本。五是围绕“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加大惠民暖企健康消费活动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提供零接触、线上化服务,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连续性。六是创新开展“固定平台+移动展业+流动金融服务车”多维度移动金融服务模式,将金融服务延伸到草原和村庄。七是在全省推广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以全省100万云闪付APP用户为基础,聚焦“衣、食、住、行”等民生领域,逐步实现将各类移动终端产品和移动支付技术与公交、校企园区、公共事业缴费等各类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三)信用普惠有力改善乡村振兴战略金融生态环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信贷覆盖面的基本前提,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一是健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体系,制定了《青海省“信用普惠”建设指导意见》《青海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第二个五年规划》等一系列制度办法。二是以深贫村信用体系建设为主要抓手,整体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化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信用县建设,开展新型农业经营等主体信用创评,搭建推广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暨惠农服务平台,巩固做实贫困户信用创评和修复成果,探索推动信用修复向一般农户、企业等主体拓展。三是深化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信用培植、信用创评工作,推进中小微企业数据库和服务网建设,积极开展“千企万户”纾困行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信用帮扶,推广线上供应链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四是完善失信问题联合惩戒机制。与发改、民政等部门签订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覆盖全社会各部门的失信联合奖惩机制基本建成。五是全面构建诚信文化教育体系。开展诚信知识进校园活动,在全国率先将“青少年诚信教育读本”(小学、初中、高中版)纳入全省教材系列,建立诚信教育基地,打造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大学”的六级诚信文化教育体系。(四)绿色普惠大力培育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功能兼具绿色生态功能导向和经济发展双重功能的绿色普惠是加强农村环境有效治理、推进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低碳农业等新兴农业业态快速成长的现实要求。一是出台绿色金融发展政策,牵头起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实施意见》并被省政府批转执行,建立了绿色金融统计指标体系和绿色金融工作协同机制。二是印发《青海省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实施细则》,从2019年起按季度对辖内法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并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三是四个地区扎实开展绿色金融小范围分类试点。海西州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开展绿色金融示范点建设,海东市互助县加定镇和黄南州尖扎县坎布拉镇开展普惠金融“绿色小镇”试点建设,玉树卅I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普惠金融示范点建设,推出了绿色农家贷、绿色能源产业贷款、绿色发展基金、环境污染强制保险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四是引导金融机构围绕高原特色农牧业、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优势领域和“美丽乡村”建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扩大绿色融资规模。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1631.96亿元,占本外币贷款余额的24.1%,西宁农商行和青海银行成功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6.7亿元。万方数据

     惠金矗三、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难点及制约因素(一)普惠金融工作推进力度参差不齐各地区、各金融机构试点推进力度不一。部分地区和金融机构比较重视试点工作,推进力度较大;部分地区和金融机构则重视不够,参与意愿不高,试点进展缓慢;部分地区和金融机构不能因地制宜推出相关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亮点工作和特色工作有所欠缺,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水平与广大群众需求还有一些差距。(二)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的外源动力不足青海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的难度远大于内地,金融机构在推进普惠金融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承担较高的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当前,与普惠金融相关的配套保障政策措施和机制还不完善,投资环境、司法环境、信用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尚未完全到位,担保公司、资产评估公司、信用评级公司等中介服务型机构发展缓慢,导致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的外源动力十分匮乏。普惠金融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机制匮乏,农牧区抵押担保品缺乏,小微企业发展的基础仍很薄弱,金融市场竞争还不充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不够,农牧区保险市场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普惠金融的发展。(三)基层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偏远农牧区基层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相对紧缺,综合素质不高,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意愿和能力不足,尤其是部分基层网点不会做、不愿做、不敢做三农业务、小微业务的现象依然存在。基层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种较少且同质化现象突出,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针对性、差异性和灵活度,特别是开展两权抵押贷款的地区和金融机构较少,农牧区基础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四)普惠金融风险防控压力较大目前,小微企业更易受经济及行业波动影响,部分重点企业及中小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一些企业经营出现亏损,经营风险逐渐显现,致使部分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压力增大。金融支持精准扶贫贷款发放过程中,一些贫困户信用及法律意识淡薄,将“有偿”的金融服务常常误解为“无偿”的财政资金扶贫,一些贫困户脱贫意愿不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无自我发展意识,给金融机构带来了一定的信用风险隐患。四、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推荐访问:普惠金融经验做法材料 做法 经验 材料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