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富文库网 - www.jycsjx.com 2024年05月15日 21:33 星期三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基层质监工作的思考6篇

    发布时间:2022-12-19 16:45:03 来源:网友投稿

    基层质监工作的思考6篇基层质监工作的思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工程技术2016年12月26 67关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的几点思考 王坚 柏维文 赵苏明扬州市建设工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质监工作的思考6篇,供大家参考。

    基层质监工作的思考6篇

    篇一:基层质监工作的思考

    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工程技术 2016 年 12 月 26

     67 关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的几点思考

     王 坚

     柏维文

     赵苏明 扬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站,江苏 扬州 225002

      摘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以往监管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质量监管形势的需求。因此,笔者通过调研,从质监机制发展的历程出发,从法律定位、监管范围、信用体系建立、信息化发展等多方面阐述监督机构改革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工程建设;质量监管;监督机构改革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19(2016)12-0067-0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质量监督工作始终处于探索、发展、变革的过程中。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法制建立健全、人民群众维权意识的增强,原有的质量监督机构定位、监督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服务性势在必行。下面就结合本人工作实践经验,谈一谈对现阶段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的几点思考。

     1 1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发展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一是 1984 年至 2000 年,标志性文件是1984 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筑企业和基本建设制度若干暂行条例规定》,以政府授权形式,促成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设立。二是 2000 年至 2009 年,标志性文件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此一阶段,质量监督机构的定位由政府“授权”转变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行业质量监管职能已开始弱化。三是 2009 年至今,标志性文件是《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取消和停止征收 100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全国统一取消工程质量监督费。此一阶段,质量监督机构已普遍缺少经费来源,但单位独立法人、自筹自支的性质却没有变化,各地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质量监督机构的发展趋于分化。

     2 2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改革需求相对迫切

     (1)政府对城市管理提出更高要求。2015 年 12 月 20日至 21 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国家领导出席会议。这是时隔 37 年后,“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层面进行专门研究部署。会议重点提到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并对进一步深化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2.2 现实状况急待改变的客观需求。目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既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还要履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管理的职能,尤其是质量投诉的处理,任务繁重,职责不清。对比同时期内施工、监理单位、检测机构的发展、壮大,质量监督机构在队伍建设、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学历水平、人均经费、人员编制、车辆配置、信息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处于弱势、落后地位。取消监督收费后,这一差距在进一步拉大。考虑到经济发展,大范围、大体量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短期内不会停止的现实,改变现阶段质量监督机构发展停滞局面的要求刻不容缓。(2)群众诉求提高倒逼质量监管出现新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住房成本的提高,以及群众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原有投诉处理规定早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根据建设部 80 号令《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要求,房屋发生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缺陷,原质量监督机构才介入处理,而实际情况是群众事无巨细,所有的房屋质量纠纷,均首先要求质量监督机构处理,而规避《购房合同》中载明的争议解决办法:仲裁或诉讼。这一局面客观上导致了质量监督机构在监督管理方式上的微观化,宏观管理的说辞得不到群众的认可。这就使得政府要求质监机构日常按宏观管理监管,但出现问题后要求按微观管理问责的矛盾日益凸显。

     3 3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改革要转变方向

     3.1

     理顺监督体制,明确法律定位

     从 2009 年取消监督收费开始,国家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单位性质、监管责任、监督主体地位等要素,都没有明确的界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与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是委派、委托、授权,所属性质不明确。如果确定是“行政委托”就要明确委托的内容是法定,还是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自行确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政府部门延伸还是准政府单位,还是具有执法地位的行政事务执行类事业单位,法规应予以明确。同时,质量监督机构出具的最终文件,也应从质量监督报告,相应变更为质量监督执法意见书。因此,可以说:没有确定的法律地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改革就没有方向。

     3.2

     扩大监督范围,转变监管方式

     (1)建立全过程监管理念。根据以往重大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出现质量问题的源头多种多样,有施工工艺不合理、有材料质量不合格、有设计缺陷、有勘察弄虚作假等等,不单单只在施工阶段出现。建议各级政府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整个建设周期内的建筑产品均纳入政府监督范围(包括小区配套工程施工阶段)。(2)建立全方位监督理念。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赋予质量监督机构行政执法地位,通过两场联动的手段,实现对现场与市场的全面监管。确保质量监督涵盖工程质量的招投标、承发包、资质资格、市场、经营行为责任的全方位监督范围。为规避各部门间的职能交叉,可设置联合执法信息化平台,以共同执法的形式,反映质量监管的效力。(3)建立全寿命周期监督理念。为适应当前的质量监管形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质量监督机构处理质量投诉的局面不会改变。因此,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将质量监督的触角向前、后延伸,要能够确保其在规划、勘察、设计阶段有提出建议权,在质量保修以及工程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内,有处置、处罚权。

     3.3

     建立统一信用档案,提高企业违规成本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一般没有行政处罚权,但其作为技术专业型执法部门,法律法规应赋予其执法主导地位。对于够不上行政处罚的违规行为,可对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给与不良行为记录。这个不良行为记录体系的层级最好是统一在省一级,或省长令或以《条例》形式,如上升至国务院条例则更有权威性,覆盖面更广,对外地企业也有约束力。对不良行为的描述建议参照交警执法时采用的扣分原则,扣分值固定,扣分说明清晰明确,尤其是规定扣分超过多少数额停止招投标,超过多少数额暂停执业资格,都要以确定的文字表述清楚,以便于执行。

     3.4 4

     增设开工备案审查环节,强化质监首尾呼应模式

     开工备案审查制度是推行政府强制性质量监督的一项基本表现。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法律条款仍不能制约建设单位像申报税收那样及时、主动、如实申报新建工程情况。建设单位只需缴纳一定数量的罚款即可转为正式报监,但已完成的工程量的质量认定由谁来衡量把控,法律也没有规定,这也是造成监管被动、质量隐患难以根治,监管责任不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议申报质监、安监、施工许可手续的基础性资料一致,可以实行并联备案审批,减少建设单位来回申报的时间,提高行政效能。

     4 4

     结束语

     质监机构体制改革的动因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工程建设,提升工程质量,但此类改革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工程质量提升的根本途径,只有以社会经济杠杆来调节工程质量才是正途。一味的降低造价、低价中标、恶性竞争,谈何提升工程质量。唯有彻底改革质监机构的法律定位,提升其执法严肃性、权威性,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标准管理的根本目的,才能从源头上改变工程质量监管难的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从胜.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0):278.

    篇二:基层质监工作的思考

    基层纪检监察工作 存在的 困难 及

     对策建议思考

      由于我国的法律法规的逐渐健全和完善,随着人们对于法律的认知越来越宽泛,纪检监察也变得越来越严谨和深化,尤其是在我们国家和我们党的先进带领下,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也成为任何行业和领域的必要项目之一,与此同时,一个组织的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优劣和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效率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能长远健康发展的内容之一,本研究结合现实情况中所发现的问题,简单分析和制定基层纪检监察部门效能提升的方案和对策。

     前言:我们国家和我们党一直秉持着廉洁爱民、廉洁执政的优良传统作风,因此,紀检监察工作的开展也是我们党廉洁执政的必要工作手段,然而,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基层一定程度上决定上层效率,因此,无论是任何一个组织,基

     层的纪检监察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一个组织而言,高效能的纪检监察工作部门也是每个组织所追求的。

      一、针对基层的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质

      (一)纪检监察工作的定义以及基层开展的纪检监察的主要内容

     所谓纪检监察,顾名思义是指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的监察部门行使的两种职能。所谓纪律监察主要是指纪检监察部门对于组织内的不同层级和性质的人员进行纪律上监测和观察,随时发现不良情况并进行上报以及出理的行为。而一个组织的纪检监察部门所开展的纪检监察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接待、受理党的组织、党员和群众在党的纪律方面的检举、控告、申诉及建议、反映;检查、审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犯党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案件,决定或改变对违纪党员的处分;维护党员享有党章规定的权利和其它合法权益。支持党组织和党员同违法乱纪行为和不正之风作斗争等等。

      (二)针对不同阶层的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战略意义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是一个组织长久发展的必要因素,面对不同阶层的需求,纪检监察工作的也不尽相同,开展有针对性的纪检监察工作,一方面可以对

     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进程中进行廉洁意识的培养,增加企业的管理和监察效率,同时也能约束工作人员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腐败思想,将可能已经有腐败思想但未付诸实际行动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和约束,另一方面,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还能迎合国家的政策和管理方向,全面提升各个层级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在基层的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现况以及面对的困难

      (一)基层的纪检监察工作的体系不完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法律制度和法治体系的不断健全,人们对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基层的纪检监察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浮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最为明显的就是由于纪检监察工作的体系不完善,导致在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在细节处出现较多的问题,导致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和机制执行效率低下,出现问题积累,最终造成不良结果。

      (二)基层工作人员对于开展纪检监察工作配合度不高

     在不同层级组织,尤其是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和工作,目标主要以到达营业任务额度为主,而往往忽略其他方面的工作,尤其是纪检监察工作,导致组织对于纪检监察工作的

     人员分配较少,人员分配不均匀,影响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效率。人员分配不均匀不仅加大了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力度,而且,阻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严重的比例影响,除此以外,由于基层工作人员对于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不全面,基层工作人员配合度不高,使得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面临着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巨大挑战。

      (三)基层的纪检监察部门制定的考核审阅方式合 理性和实用性不强

     由于纪检监察部门在组织当中的特殊性,导致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的开展也与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也不尽相同,就考核审阅的检验制度而言,纪检监察部门的考核审阅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标准就要相对于其他部门要严谨许多。但就现实情况而言,由于针对这一内容没有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所以存在着考核人员的不同其对考核内容的理解也存在相应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最终也就导致了考核结果的不同。

      三、面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出现的问题,制定专项效能提升方案

      (一)加强宣传力度、健全基层工作人员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知和理解

     针对基层工作人员对于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认知有偏

     差、配合度不高等问题,经过和相关部门的加强经验交流的方式,强化组织内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来提升组织整体的纪检监察工作效能和效率。通过加大宣传、科普力度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包括加强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道德法治、党风党纪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也能够实现提升企业内部员工思想素质的目的,同时明确组织内部的人员成分结构的划分,加强组织内部党建结构的建设,利用党员和领导的身份来发挥党员干部的榜样力量,用我党倡导的廉洁作风浸润员工的思想,从而提升基层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效能。

      (二)加大纪检监察力度,加强人员的培训,提升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频度和力度,加大对于违法乱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违法必究为主要执行标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法律标准来执行,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从严处理,从而提升组织对于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效率有巨大的提升作用。通过建立各个不同部门的纪检监察的透明度沟通,可以做到防微杜渐,实现工作开展的公开透明化,建立上下级匿名监督检举奖励制度,更加能让每一位工作人员以杜绝腐败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有助于工作人员对于腐败的行为敏感察觉,建立奖赏制度的目的也是培养工作人员善于举报的行为习惯,以上所有措施都可以有效的提升

     基层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的效能和效率。

      四、结语

      随着人们对于纪检监察工作的严格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当中所出先的基层的纪检监察工作的体系不完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基层工作人员对于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认知有偏差、配合度不高、基层的纪检监察部门制定的考核审阅方式缺乏合理性和实用性等问题,采取加强宣传力度、创新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方式和方法、加大纪检监察力度、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培训等措施可以健全基层工作人员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知和提升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篇三:基层质监工作的思考

    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找准了在推动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中的职责定位,把加强监督执纪监督作为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严肃刹风整纪,着力聚焦狠抓纪律作风建设,强化执纪监督问责,为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结合自身置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和纪检监察工作一线的实际,具体谈点浅显的心得体会,请各级领导和同志们予以批评指正为谢谢!

     一、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全面决胜小康的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如何更好地落实政策,就必须准确把握相

     关政策,要有精准政策实施,更离不开精准执纪推动,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强化脱贫攻坚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脱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予以重拳出击,严肃惩治违纪违规问题,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做到: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成果必须真实。就笔者的感想而言:一是在落实脱贫政策过程中办事不公、以权谋私、优亲厚友,有失社会公平正义。二是干部作风漂浮,不作为、慢作为现象还比较突出;有的领导干部搞好人主义,对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见到问题绕道走。三是责任担当不够,有风险不敢干、有难度不愿干、没有先例不肯干,执行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作风不硬不实,导致工作推不动、局面打不开。这些问题背后,反映出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中央、省、市、县要求重视不够、置若罔闻,在扶贫工作中不担当、不负责,挥霍群众对党的信任,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部分基层党组织和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主要责任人责任意识淡薄,压力传导不到位,对精准扶贫监督执纪工作支持不力,发现线索不主动上报、移交,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怕引火烧身”等错误思想;二是部分领导干部原则不强、作风不硬,存在“民不告、官不究”的错误思

     想,不愿、不敢主动作为;三是部分党员、干部及群众“老好人”思想严重,只要不涉及个人切身利益,对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问题不愿监督、不敢监督。

      (二)

     精准扶贫工作部分政策不明晰,基层具体操作过程中困难重重,容易出现失误和反复。扶贫领域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监督职责、任务不明确,协调监督制度尚未建立,不能有效形成监督合力。三是现行管理制度有待创新完善,乡镇纪委、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专责监督力量有待加强。

     三、对策建议

      (一)认识上要在提高。脱贫攻坚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重要任务,是硬仗中的硬仗。需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强化作风建设,确保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安排部署落到实处。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放在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地位来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四次座谈会讲话以及王岐山书记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要切实提高脱贫攻坚工作政治站位,做到心中有党,不忘初心,牢记党的执政使命和为民宗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圆满完成。一是要严明政治纪律。不折

     不扣落实中央和各级党委决定,主要领导亲自抓脱贫攻坚,立下军令状。拒不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故意作出与上级方针政策相违背的决定以及妄议脱贫攻坚大政方针的一律从严从快查处,到期末完成工作任务的一律追究责任。二是要严格工作纪律。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挥霍浪费、虚报冒领脱贫攻坚资金;刁难群众,吃拿卡要;优亲厚友,假公济私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责任。要遵守驻村纪律,不得“走读”,不得“混日子”,要保证在岗时间,要履职到位,对情况不清、上报数据不准、驻村时间不够的一律严肃问责。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得懈怠,要把心思、功夫用到工作和干事创业上,严格依法依纪依规履行职责,切实解决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廉洁从政标准不严等问题,以良好的作风、实干的态度营造浓厚氛围,以攻坚克难抓推进、雷厉风行抓落实的作风打赢脱贫攻坚战。四是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入乡随俗,入村开展工作不得参与赌博,不得大吃大喝,不得吃拿卡要,不得收受礼品、土特产,不得刁难群众,不得收受财物。

      (二)责任上在下划。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发挥作用,纪检干部要学习、协调配合,做到优势互补。以过硬的作风进一步明确职责、聚焦主业,彰显脱贫攻坚纪律检查任务。坚持“聚焦的再聚焦、监督的再

     监督、检查的再检查”,紧扣脱贫攻坚工作中干部的纪律、作风、履职情况,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干部不作为或慢作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脱贫政策走偏受阻、脱贫项目和资金管理使用违规违纪,以及发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各项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在脱贫攻坚纪律检查中,重在刹风整纪、追责问责,围绕党员干部的纪律作风和履职担当情况,重点检查发现脱贫攻坚中执行政治纪律、压实责任、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工作效能、资金不到位和监督管理使用、脱贫实效等方面问题。健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各责任部门在日常工作、业务监管、专项检查中发现涉嫌违规违纪问题,需要给予问责和追究纪律责任的,及时移交上级纪委。对发现问题线索隐瞒不报或不及时报送,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责任部门责任。扎实抓好每月对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情况抽查,发现问题现场督促整改。

      (三)工作上要在精细。在执纪监督过程中必须落实对象,精准到户到人,严格的督查,就必须坚持严而又严、实而又实的工作作风,以坚决果断的措施贯彻执行各级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监督,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脱贫攻坚一线。提高监督执纪工作政治站位,始终把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到脱贫攻坚一线,将脱贫攻坚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巡察工作任务中,紧盯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采取专项督

     查察,开展扶贫领域重点督查,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责任部门、乡(镇)和村(居)班子成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作为巡察的重点对象,着力发现脱贫资金分配、项目申报、审核审批、发放管理、项目实施、检查验收等环节的问题线索,从严惩处强占掠夺、虚报冒领、优亲厚友、贪污挪用扶贫资金的典型问题。

      (四)作风上要在务实。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执纪过程中必须坚持做到:监督执纪工作必须务实,监督执纪过程必须扎实,监督执纪问责必须真实。切实做到精准监督、精准执纪,严惩脱贫攻坚中违纪违规行为。

      (五)纪 律上要在严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职责定位、把握工作重心,继续以专项纪律监督为抓手,深化、规范、提升脱贫攻坚监督工作,以精准监督为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一是推动责任落实。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党内监督的主体责任,建立党组织书记牵头负责,纪委书记具体负责,整合财政、农经等监督力量,加大对脱贫领域和脱贫攻坚工作中违规违纪问题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力度。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更好地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要在脱贫攻坚中靠作风取胜、靠实干取胜。二是进一步理顺村务监督委员会

     工作机制,保障和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依法依规对村“两委”组织实施的脱贫攻坚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政策落实的知情权、质询权、审核权和建议权,加强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乡(镇)纪委,通报村“两委”,并督促整改。三是把握运用好“四种形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准确把握和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常态”,抓大不放小,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按照抓早抓小的原则,及时跟踪提醒,通过现场指明、提醒谈话等方式,督促及时整改;对工作措施不力、敷衍搪塞、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以及利用职务之便优亲厚友、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依照党政纪规定,从严从快从重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涉嫌违法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置,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处理越重的强烈信号。

      (六)督查上再细化。强烈建议上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基层调研,倾听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身。在基层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全面决胜小康的艰难历程中,满天飞的文件,朝令夕改的政策,重复过多的表格上报,导致基层扶贫工作干部日夜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很难抽空具体指导村级开展帮扶工作。强烈建议坚决制止一切形式的形式主义,全天候不定时各种培训会议,变化无穷的工作整改,不同形式签名照相,基层干部忍了,可人民群众烦了。各级考核最核心的指标不就是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吗?试问这样的工作

     开展,虽然硕果累累的脱贫成果让方大人民群众彻底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可如此繁琐的折腾,何来换取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试问天下谁能敌?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盼。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中国已步入了新的时代,期盼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予以关注,给基层一点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时间,让党的阳光更加温暖神州大地,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春风润泽人间,在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的征程上,让我们高举伟大旗帜,牢记使命职责,更不忘为人民服务宗旨,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以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良好作风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大大提高我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而更好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党的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崇高使命。

    篇四:基层质监工作的思考

    前基层市场监管局监管执法模式的思考 当前,江苏省地市级以下的工商、质监、药 监局等进行了合并。机构的合并意味着职责进行 归整 ,原来几个部门的职能全部由一个新部 门来 落实。

     目前 ,由于原先的质监 、药监在各乡镇街 道 ( 园区 ) 一般都没有设点 ,所以,最后执行者 就是基层工商分局 ( 所 )。但合并后的监管执法模 式均处于 “摸着石头过河” 阶段。如何更好更快 地探索规范统一的基层监管执法模式已成为亟待 解决 的问题 。

     一、 当前基层市监局监管执法模式的 现状 1.以网格化监管为主。宜兴市市场监督管理 局现有 17个基层分局 ( 5 个待成立 ),基层分局 ( 所 ) 一般分成三个组,即综合管理组 ( 内勤窗 口登记 )、巡 查组 和办案组 ( 有 的还没有 此组 )。

     现在的监管执法模式是以 “网格化” 板块制监管, 即市局条线制布置业务 ,条线会议由分管局长或 专管员进行传达 ,分局 ( 所 ) 以地域划分为几个 监管区,由分管局 ( 所 ) 长各带一个监管区进行 统包管理,包干中往往是以组长为主,管理区域 还没有全部落实 “ 网格化” ,组内每个人的分工区 域和分管职能不甚明确。

     2.执法监管效 能现状不甚 理想。基层 分局 ( 所 ) 往往处于事务很多、疲于应付的状态 ,创 新性主动性不强 ,执法办案处于有举才查有诉方 处 的状态。例如,一季度和半年我局食品案件 的 情况去年和今年同比看 ,大相径庭,当然环 比看 可以,在无锡地区看也排在前列。

     3.监管执法考评模式不明确,考核细则无参 照。基层建设的 目的在于确保队伍正确履行法定 职责,基层建设 的成效也需要通过各项业务工作 的数量和质量来体现。现在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 文 /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市场监管局虞伟民徐健 法定评价细则 ,许多地方也正在努力摸索,导致 监管执法模式还在探索阶段。

     二、当前基层市监局执法监管模式的 优缺点 1.优点 :一是条线布置 ,上情得以迅速下达。

     科室布置任务 ,一般要求分局分管局长参加,扩 大一点带条线专管员 ,回去再 由分管局长进行布 置 ,上面的情况能迅速进行贯彻。二是片区包干 , 职权相对明确。每个分局原来都是一正二副职, 副职按地区划分包干 ,带领几个监管同志 ,片区 明确 ,责任 田清楚。三是片区中组长汇同分管局 长进行负责,监管过程比较清楚。

     2.缺点 :一是条线布置 ,参会人员若有个人 观点 ,不能全部传达到位。二是片区管理责任只 在片区,分局不能有合力。三是片区管理,责任 大的往往是分管局长和组长,个人的能力和责任 意识不能很好发挥。片区中的网格化管理要求人 人都是全能型干部,不甚现实。

     三、当前基层市监局监管执法模式的 建议 1.全 面建立科 室分局 条线 制 ,分局 三块监 管 执法制模式。科室对分局条线指导不变,开会时 可适当扩大参会层次人员 ;分局中建议成立三种 互为依托和补充的监管制度,即成立细化的片区 监管组 、日常的监管巡查组和案件查办组。具体 来说片 区监 管组就是 “片警 ” ,主要 了解分管村社 区的经济户口情况,负责分管片区的 日常事务 , 掌握片区经济户 口监管对象的第一手情况,相当 于活地图,l:L~n证照管理 ( 登记与抄告 )、投诉 处理 、年报管理等,一般 2 人一组,其中一人定

     点联系 2 到 3个村或社 区 ;监管巡查组完全是巡 查,可以巡查全分局区域 ,查到的问题可以自行 处理或汇同交给片区监管组或案件组处理,相当 于一个巡视组,可以发现问题案件,也能发现一 些片区监管组忽视的问题 ;案件查办组就是主要 负责分局或上级交办的案件查办 ,必须配备 2 名 以上的办案能手,既能发现巡查组未发现的案件, 又能查办片区监管组不能发现的案件 ;特殊情况 下 ,各组人员可以临时调配,这样三管齐下,互 相联系,各有侧重,形成合力,效果肯定不一般。

     举个例子,宜兴局下辖的最大的分局宜城分局 30 名同志,其中领导一正三副共 4 位 ,还有 26位同 志,分管 34个村社区,假如按此模式,三个副职 可各管一组,扣除综合组 3位同志,还有 23位同 志,其中2 名可列案件查办组 、3 名可列巡查组 、 17名 同志各联系 2 个社区村。但 片区监管组的 工作量相对要大些,分局现在约有各类经济户 口 25000户 ,人均要联系 1500 户,如果是一名新同 志 ,一天联 系 30 户 ,2 个月 可 以全部 联系一 遍。

     最小 的分局西渚分局 7 名同志 ,一正一副职,2 名综合组,只有 10 个行政村 ,经济户口700 户, 还有 3人可依此法各有侧重,1人定村社区联系, 2 人结合巡查办案 。

     2.切实部署 ,认 真推动科 所分局联动制。

     专业性特别强的科室业务还只能先由科室直接处 理,分局配合处理,逐步再将专业性强的业务下 放分局。比如特种设备检测 、药品医疗器械监管。

     局里每个科室可结对一个分局,强化业务指导, 每年 进行结 对轮换 ,同时进 行业务全 员培训 ,推 动建立专业 队伍 。

     3.积极推动政府主导 ,切实建立一次性 日常 联合检查制度。现政府正在清理权力责任 ,宜兴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在最新的依法事权 1 1 88项, 其他部门肯定也有依法的事权,不妨积极向政府 建议 ,将所有 的事权 列 出一 张公开 的检查 表 ,要 去企 业检 查 ,先 叫企 业 自查 ,再 由政 府 主导 联合 各部 门定期一次性检查 ,既可节约行政资源,又 可方便企业应对检查。这方面天津市已有尝试 , 天津 市市场 和质量 监督管 理委 员会于今 年 4 月下 旬先在滨海新区随机抽查联合检查试点 “一份表 格 管检查 ” ,并 已向全市全 面推 广。“一张表 格管 圈 礤 萄 检查 ” 即随机抽查联合检查记录表包括企业基本 情况、监督检查项 目、监督检查项 目对应的人员 等信息,由区政府制订联合检查计划,名监管部 门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企业进行联合检 查 ,由此实现多部门联合一次检查 ,( 也可请专业 中介机构参与 ),与此同时设定较低的检查抽取 比 例,体现无过错推定原则,被抽取的企业只要保持 良好的信用等级,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被再次抽查。

     4.狠抓重点工作落实 ,推动效能建设。实现 属地管理后 ,基层市场监管局有了更大的组织开 展监管执法的 自主权 ,要强化风险意识,科学组 织各项监管执法行动 ;要建立健全岗位 目标责任 制,建立监管对象台账,细化监管内容,对其进 行全覆盖式服务监管,如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 管理委员会 目前印制的 《监督检查项 目目录》就 包 括 36 个 委办 局 的 196 个大 项 、524 个小 项 的监 督检查 目录 ;要抓住食品、药品、药械 、特种设 备安全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行动 ;要认真分 析组织开展有监管执法行动的经验体会和教训不 足,深层次查找能力素质、工作方法、联动协作 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监管思路 、改进监 管方法 ,努力提高监管服务工作效能。

     5.严格绩效考核 ,强化责任追究。要根据职 能的增加和调整,结合基层分局实际,认真制定 服务发展、打假执法、消费维权、安全监管、维 护稳定等各项职能工作细则和考核标准。要大力 培植示范样板 ,积极宣传先进典型,适时召开综 合监管现场交流推进会。要科学组织履职绩效检 查考核,增加考核评价频次,比如上海的工商 ( 市 场监管 )所就创新机制形成了执法监管评价标准, 分三级指标考评 ,对案件办理、信用公示等考评, 很有参考价值。要加强考评成果的应用,把监管 执法人员履职绩效与调资增资、岗位调整 、选拨 任用有机结合起来,对工作渎职失职并造成重大 影响的 ,从 严予 以过错追究 。

     机构合并是好事,事要做好却很难,但只要 把支持服务发展、持续关注民生、维护市场秩序 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肯定会实现 “1+1+1” > 3 的效果 。雹 责任编辑 /曾麒

    篇五:基层质监工作的思考

    两个布局,系统谋划改革背景下基层质监事业发展路径——关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建设》的调研报告黎伟(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刘刚(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刘霞 裴会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摘要:本调研报告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切、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思想,初步探索形成了以标;佳化为着力点.助力解决基层质监痛点并支撑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模式,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强化执法力量保障、完善科学管理保障指明了一条良好的途径,能够有力推进我国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词:市场监管基层质监 标;佳化 调研报告Based on CPC’s Two oVeraU Plan,tO Find aSystem Sol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Communi够-leVeI Quali够SuperVision in the Situation of Deepening Reform——久suY、『鼍鼍脚on1lor the standardization work ofBuilding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主onStation in ShanghaiLi Wei(Shanghai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u Gang(Shanghaj Mllllicipal Bureau of Qualjty and Technical Supen,ision)Liu Xia,Pei Huitao(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of SAMR)Abstract:GuIded by the theory of coordinate e仟Orts 10 pu rsue the fiVe—sphere jntegratedpIan and the four—prOngedcomprehensiVe strategy,this su rVey report iniliaIIy explored a typicaI mode fOr heIping sOIVe community—IeveI quaIitysuperVision’s pain poInts and supporting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system,by themethod of standardization ltgaVe a good sOlutiOn for fu rther prOmotion of market supervision efficIency,strengtheningthe guarantee on force in adminIstratiVelaw enforcement,improVing the guarantee on scientifIc management,whichcan effecljVeIy promoling fhe modernIzatjon of the nafjonaI gOvernance system and capabjJitjes of quaIjty.Key words: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lraliOn.communi{y—IeVeI quaIify superVisiOn,standardizatlOn,survey repOrt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的重要部署,并进一步强调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市场监管体制,创新市场监管机制,基金项目(课题):1.上海『行质量技术监督局政策研究课题“事中事后监管标准化研究”2上海市质址技术监督局2018年度科研项目“市场分类监管模式及执法能力评估研究”(项目编号:2018—48)53.万方数据

     童鲤婴堕婴圃蟹蹙霹鲎妻魍阉}眚}承奎i燕强化市场综合监管,提升市场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自此,全国各地质监、工商、食药监等部门服从大局、勇于担当、结合实际,开始积极稳妥地探索推行新的市场监管体制,形成了多种改革实践探索。基层质监工作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保障质量安全、促进质量发展的基石。在此轮的改革进程中,基层质监队伍力量在得到充实的同时,也遭遇了质监职能如何有效落地的现实问题,如何有效破题,谋划找出基层质监事业发展的可靠路径就成了当务之急。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的殷切希望,上海市紧密结合“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协调贯彻的内在要求,积极探索以标准化为手段,着力解决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背景下基层质监所面临的一系列痛点和难点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原质检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相关课题任务,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以上海市场监管新格局的构建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上海市以标准化为手段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实践,探索在基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中运用标准化、质量管理等手段整合市场监管各项职能、规范市场监管行为以及所需软硬件保障要求,更好推进质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将有关研究、思考及建议整理形成调研报告。1 体制改革形势下质监工作在基层面临的痛点当前,各地在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方面基本呈多样化,但无论哪种模式,其在最基层都采用了综合行政执法的体制(即市场监督管理所模式)。体制改革后,质监在基层的执法力量上得到了充实,职能得到了加强。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做什么不甚明确。由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授权下放市场监管所层的事权清单没有明确,市场监管所对于其到底承担哪些具体的质监职责莫衷一是,容易导致质监职能在最基层的缺位与失位。(2)怎么做不甚清晰。由于质监、工商、食药监等业务执法程序都有国家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规章予以规定,实际操作中,仍主要按照部门规章开展执法,导致执法程序不统一;另外,各业务系统独立存在多个信息系统平台,彼此缺少互联互通,且平台问要求也不一致。以上都给基层人员如何开展质监T作造成较大困扰,也间接影响了质监职能的发挥。(3)能否做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基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原工商干部居多,年龄偏大、学历不高、专业性不强,合并之初的这支基层队伍还无法满足质监履职对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2 以标准化为抓手切实解决基层质监痛点《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要求“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质检总局关于加强基层质监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质检法[2016]228号)也提出,要“推动行政审批、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标准化,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另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关于“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要求,上海提出通过“一全三化”(全覆盖、法治化、智能化、标准化)来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整体能力。标准化作为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一直以来被质监系统视为重要抓手并成功运用于工业、服务业以及行政审批、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相关领域。上海市在开展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建设时,充分利用“简化、统一、协调和优化”的标准化基本方法原理,有效解决了“四合一”改革后,基层质监存在的痛点问题:2.1简化与优化针对市场监督管理所主要职能在于针对质监、工商、食药监、物价四个业务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检查)的职能定位,通过引入工作手册和综合检查表,将四个业务由简单的“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在确保各项职能履职到位、工作目标同等完成的前提下,市场监督管理所的行政检查事项得到进一步优化且能够适用于原工商等非专业人员的操作,提高了效率解决了“能否做”的问题。2.2协调与统一上海市首先建立了市级层面的市场监管工作联.54.万方数据

     席会议制度,在其统筹布局下,由市质监局从专业的角度来组织协调推进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标准化建设,通过系统梳理基本统一了市场监管授权事项及范围,并通过业务指导书进一步规范统一了各业务工作所对应要求与流程,解决了“做什么”与“怎么做”的问题。3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标准化建设通过五个区先行试点,厘清了市场监管所基本职能和事权,构建了科学的基层市场监管体制机制,促进了市场监管职能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实现了四个方面的标准化。3.1监管执法标准化(1)通过事权清单的梳理确定,明确了市场监督管理所的职能定位,使其在“做什么”上有了清晰的认识,便于职责的履行;(2)通过制定工作手册和综合检查表,有利于指导市场监督管理所实现“一次出动,全面检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基层监管干部综合监管能力,同时,有利于减少对企业的多头检查、重复检查。(3)为真正以对象为主体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奠定了基础,通过综合检查表,试点所把检查对象和试点区监管人员作为随机样本,初步实施开展了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对象“双随机”检查。3.2硬件设施标准化(1)硬件建设功能统一。借助标准化建设,对试点所的工作场所进行了对标,统一完善了快检室、视频监控室、办事窗口、谈话室、档案室等业务用房的新建、扩建及改建,有力保障了业务功能的开展。(2)硬件设施配备统一。通过标准要求,进一步对试点所内必要的执法硬件设施统一进行配置补全。(3)硬件管理统一。各试点区均建立了运行管理保障工作组,统一负责对试点所的硬件建设和管理。(4)外观标识统一。根据各试点所实际,在“减少折腾,相对统一”的原则下,建立了相对统一的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统一了指示牌、门牌、工作台牌等,凸显市场监管文化,营造了良好的办事环境.55.和办公条件,体现了执法队伍的严肃性。3.3制度建设标准化针对改革后各条线工作模式、工作流程、工作习惯的差异,各试点区坚持以实用管用、求同存异、便捷高效为基本原则,通过抓规章制度梳理(符合当前实际的,继承和发扬;重复的,合并修订;缺的,补齐;不合时宜的,坚决废除),形成了《制度汇编》,确保了试点所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办文有标准、办事求章法、办案讲法制”,也成为了试点工作的一大亮点。3.4科学管理标准化(1)科学设置队伍。各试点区充分考虑区域监管工作情况和队伍人员构成,差别化设置市场监督管理所队伍人员配比,合理设置工作模式,基本按照综合组、监管组、办案组以及专业组等“3+x”工作模式,实现了横向监管和纵向监管的网格覆盖,并主动对接街镇网格,提高监管网络的覆盖面和精确性。(2)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各试点区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制定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建设目标考核办法,通过考核实现了市场监督管理所业务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3)建立激励机制。结合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制定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考核管理方法和绩效奖金分配办法等,进一步激发了一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行政执法效能。4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建设》主要经验做法总结4.1顶层设计。明晰各级职权划分加强基层质监能力建设,要在目前改革形势下形成的市场监管总局以及省、市、县质监(市场监管)部门的层级结构,进一步明晰各级监管部门职能定位,以优化行政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在研究中发现,上海市在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将市场监管所明确定位为发现问题信息前沿、简单问题处置前沿、复杂问题报告前沿和基础问题答疑前沿(即“四个前沿”),并将其与区局及支队的关系描述为“市场监督管理所当‘全科医生’,承担常规性、即时性、简易性职能事项;万方数据

     稽查支队当‘专科医生’,负责专业领域、重点领域监管和大要案查处;机关处室当‘专家门诊’.负责工作精专指导和管理协调。”现在通过市场监管所这个前沿阵地,能够有效实现对质量问题进行收集与发现。同时,针对以上定位,我们建议在市场监管所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市场监管总局可以在更高的层次组织指导全国的质量工作,在强化质量战略规划、NQI和质量大数据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缺陷召回管理、风险预警管理和质量信用管理并形成可供全国复制、借鉴的经验与模式;省局则主要负责市场监管总局质量战略规划在本区域的实施。4.2标准先行,规范基层运行管理加强质监基层能力建设,要在推进基层市场监管标准化工作中坚持以“需求、问题和发展”为导向以及系统谋划的原则,借鉴质量管理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总体设计、分步展开。例如,在开展标准化建设时,针对存在的市场监管授权事项不统一、工作要求和流程不统一、对外形象不统一、机构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上海市优先设计研制了《市场监督管理所通用管理规范》系列标准,从基本要求、业务规范、评价与改进、视觉识别系统等方面,分别从资源配置与条件保障、做什么与怎么做、如何评价、统一视觉形象4方面对市场监督管理所进行指导和规范,强调以过程管理进行持续改进。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建设核心在于构建科学的基层监管机制和流程,促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由“职能整合”向“业务融合”转变。例如,上海就确立了市场监管所标准化建设的工作基本方法即“l+3”工作法:“l”确定事权清单、;“3”制定业务指导书、工作手册和综合检查表。其中,事权清单回答了“做什么”的问题,根据管理要求、能力评估、风险评价输出固化市场监管所事权事项,并通过事项分类的方式赋予各区一定的自由空间;业务指导书、丁作手册、综合检查表三类关键文件覆盖了专业监管和综合监管的不同做法,主要回答了“怎么做”的问题,尤其是工作手册和综合检查表均以日常综合监管为导向突出体现了“化学融合”的预期。4.3科学建模,指导执法能力建设加强质监基层能力建设,要充分依托质监行政执法能力评估方法体系的建立健全,为优化行政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提供数据参考。上海市在原质检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统筹下,开展了“地方质监行政执法体系与执法能力研究”,摸清了地方质监执法体系和能力现状和需求,构建了地方质监执法能力评价模型,找准了基层市场监管...

    篇六:基层质监工作的思考

    技术监督管理 存在 的问题 及

     对策建议思考

      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下,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在基础物质保障得到满足后,对新时期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质量要求,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十分重要,作为一项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实际工作中需要立足于技术,规范化开展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基于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管和控制,打造一支高素质队伍,切实提升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实效性。文章就此展开分析,明确其重要性,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合理的措施。

     质量技术监督作为一项复杂、严谨的工作,涉及众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整体质量。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新形势下加强质量技术监督,推动监管模

     式创新,对各个环节有效控制,一旦出现问题便可及时改进,切实提升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实效性,赋予市场经济持续增长的活力。通过质量技术监督时效性管理相关内容分析,可以改进其中的不足,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一、加强质量技术监督的意义 其一,有助于为现代化生产提供基础技术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下,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应用到现代化生产中,逐渐形成集约化生产模式。当前市场上尚未有一个企业可以完全独立生产产品,产品制造更多的是通过精细化专业分工实现。

     其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市场经济高速增长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质量技术规范和标准,包括《标准化法》《计量法》等等,并且形成一系列规章制度,可以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提升人们生活质量。

     其三,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现代企业为了谋求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一个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统一质量技术标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加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有助于国际贸易顺利展开,通过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国际标准要

     求,并且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对国际贸易顺利展开,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具有积极作用。

     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中的问题 (一)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权责模糊不清

     纵观当前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现状,受到传统理念束缚和影响,实际工作执行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部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模糊不清,相互制约和推诿,严重影响到整体工作效率。这样不仅会加剧工作成本,还会损害政府公信力和整体形象[2]。与此同时,还会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和干扰,部分地方政府以维护地方经济发展为由,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采取不配合态度,甚至干扰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落实,形成了不良的市场环境。所以,应该提高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的管控,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二)配套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中,尽管工作力度有所增强,但现有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法律条款内容不完善,与实际工作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存在一定的不足。也正是法律法规建设滞后,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受到极大的制约,

     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缺少可靠依据,严重影响到质量技术监督顺利展开,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队伍工作水平不高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能力高低,对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影响较大。但是,由于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配套法律法规滞后,理念陈旧,导致相配套的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不高。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人员自身业务能力不足,对法律法规、技术手段和工作流程了解不充分,实际工作不细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成效。同时,还有很多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人员自我要求不高,经常会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到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

     三、提升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实效性的措施 (一)加强质检控制和监管

     为了有效提升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实效性,一个重要环节则是加强质检环节控制,推行三检制。明确专检、自检和互检范围,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掌握不同的工序检验,在自检和互检基础上定期循回抽检。通过建立完善的专检、自检和互检制度,充分调动企业工人质量检验积极性,严格遵循质量检验制度和标准进行,潜移默化中培养生产人员的质量控制

     意识。推行自检可以有效控制质量关口,降低专职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集中精力把握产品关键,提升质量检验质量。互检则是要求生产人员和专职检验人员相互合作,实现产品生产环节质量的有效控制,打造高质量的产品。与此同时,还要加大不合格产品的质量检验力度,一旦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及时返工、降级和报废处理,提升不合格产品管理力度。这样可以有效预测和控制产品生产期间的不合格因素,针对性提出应对措施,对产品生产过程有效控制。所以,不合格品期间,落实责任到实处,不放过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合格产品,管理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作用,对生产全过程有效控制。对于检查出不合格的产品及时处理,分析问题原因,尽可能避免乱用问题。

     (二)推动质量技术监督体制健全和完善

     为了保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推动质量技术监督体制健全,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内部包括标准化组织成员,积极承担起质量标准制定工作。认证监管机构标准化,建立配套的安全责任体系、安全监察动态监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实现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管。把握质量技术监督重点和难点,明确产品的安全、环保和健康特性,实现生产有效控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对于普通产品的质量监管,坚持市场导向,一旦发现质量問

     题可以即时协商和仲裁解决,推动质量监管朝着安全方向转变,充分发挥监管有效性。

     建立检查制度,加强源头环节质量控制,结合相配套制度剖析检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对于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公共利益产品,则需要坚实政府主导,对产品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全面监管,通过市场手段剔除不合格的产品。监督抽查中,明确质量安全指标以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并及时将市场抽查结果公布,公布安全指标是否合格,并公布数据,判断产品档次。

     (三)建立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数据系统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建立完善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数据系统,在前沿技术支持下,定期通报和公示监督信息。在信息时代,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发展是主要趋势,结合质量技术监督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特点,推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与时俱进,对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建立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数据系统,可以改变传统人工操作方式的不足,减少工作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好地满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需要。

     四、结语

     为了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产品质量要求,我国应该推动技术创新和完善,建立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系统,在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基础上,强化各个环节监管和控制,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公示,切实提升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实效性。

    推荐访问:基层质监工作的思考 质监 基层 思考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