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富文库网 - www.jycsjx.com 2024年05月22日 10:27 星期三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10篇

    发布时间:2022-12-20 14:40:05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10篇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 浅谈县域经济的发展最近,我县分别召开了县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 这两次会议都把发展县域经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提出要实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10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10篇

    篇一: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

    谈县域经济的发展 最近, 我县分别召开了县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

     这两次会议都把发展县域经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并提出要实现我县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如何实现我县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为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要弄清本县域内产业发展的优势 分析县县域经济必须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

     过去人们分析县域经济的优势往往从本县的角度出发, 思维与思野往往局限于本县范围来思考问题。

     在思维的走势上往往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 认为本县占优势的产业就是农业。

     只在农业方面做文章,结果导致产业的单一发展的不平衡。

     误区之二, 简单认为搞得好的企业就是优势产业。

     在发展上往往不注意将它产业化, 将自己的优势做大, 做强。

     上述错误认识的根本原因是在于思维还没有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

     随着国内市场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县域经济具有开放性、 竞争性、 世界性三大特征基础上。

     因此, 作为县域经济的决策者应从国际国内的竞争角度来分析本区域的产业发展优势, 并加以积极培育而形成地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在这里特别要搞清楚作为本地新增长点进行培育的产业、 产品是处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什么地位, 具有多大的竞争力和潜在的发展能力。

     如我县确定的“三大战略” 重点(招商引资的优势种类, 及引资的程度, 招商引资、 城市建设、 民营经济的一些具体建设,“三大品牌”(广东省无公害菜基地县基地在社会的影响(举例)、 广东省绿色食品示范县、 农业化)

     等在国内国际市场都有重要地位, 在珠三角一带地区都产生了 教大的影响; 也给本县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二、 要研究如何形成区域经济的特色。

     美学上有一定律, 所谓越土的就越是世界性的, 或者叫越是

      自己的就越是世界的。

     把它延伸到经济领域, 其实也是异曲同工。在产业发展上, 越是有特色, 就越具有市场竞争性。

     从经济学角度, 一般认为, 后发展地区的大多数产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三种生产模式的选择:

     一是对抗, 二是联合, 三是交叉。

     从县域经济看, 支撑县域经济的产业相对比较落后, 县级经济实力也有限,既不可能搞大投入的对抗式竞争, 敢很难搞联合。

     如何根据自己的经济力及地区优势, 选择合适自己经济发展的生产模式。

     在我们县中, 根据本县所实际情况, 制定了以两水(水泥, 水电)

     一筐菜的发展计划, 工业则以外业加工为重点的生产模式, 必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 200x 年的财政收入比 200x 年增加了 35%,国民总值增加 19%, 不讲实力的竞争必然会导致失败。

     而比较可行的是市场的交叉, 在人家夹缝中先生存, 再图发展。

     如在这里特别是要研究市场的态势, 钻市场的空子。

     要做到这点, 发展县域经济, 关键是搞好自己的“特色”, 关键是要向市场推出价廉物美, 人无我有的特色套餐如结合我县农村特色经济, 近年来在新龙公路两旁, 以及国道沿线起了 体现农村特色的“农庄”, 为加大我县的家村收入注入了新鲜血液。

     对于县域经济, 逐步形成特色从某种意义来看, 就是形成优势, 这种优势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

     如在我们县反季节采菜中, 在广州形成了 “xx菜一条街” 打出了品牌, 发展了经济。

     而要分析搞什么“特色”就需要决策者们从区域的资源条件, 人文地理, 历史文化, 现有产业的基础、 技术, 经营者的素质等方位、 多视角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 搞清本地区可以形成的特色产为, 或特色的产品。从搞特色经济比较成功的区域来分析探讨, 不难看出, 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是:

     都有着远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留下的印记, 都有着区域性的文化内涵。

     在实际工作中, 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在发展经济中, 一个通病是急功近利, 盲目照搬, 没有科学的发展观。

     如前几年, 搞房地产, 搞太型建设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一些与经济

      发展不相称的泡沫经济, 拉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如果把一个县的经济也照搬来搞, 就肯定是不行的。

     有个别地区、 个别县也吃了这一盲目照搬的苦头。

     近年来, 我县凭借新丰江源头优势, 认真抓好全县旅游景区、 景点的规划、 包装和建设, 着手发展旅游业, 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这一做法是十分正确的。

     其实一个县搞什么产品, 搞什么产业, 是否属于全国的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范围, 这一点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特色, 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特色, 发扬光大, 创造优势, 蠃得市场。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创新”。

     三、 要有“创新” 意识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 没有创新,就难以竞争中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

     要发展县域经济, 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固然很有必要, 但照抄照搬却不可取。

     从各地的情况看, 发展快的地区有一个共同特点, 都是在不断改革完善中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路。

     事实上, 没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照着人家的样子学学就能成功的。

     因而政府决策者研究并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相关政策时, 一定要有所“创新”。

     这里的创新我认为需要解决几具问题。首先是结合实际、 创造适合自己的生产模式。

     如:

     针对我县是一个山区县, 自然资源丰富, 劳动力充足的实际, 而且近临广州等地域条件, 制定了“二水”,“一筐菜” 的发展方向, 对我县的经济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是学习人家先进, 不能照样画葫芦。三是提出的政策必须是对区域的发展确实能起到推动作用, 而不要老是上头档一抄再加上自 己的土政策一拼, 就是所谓政策出台。

     要解决上述问题, 首要的是要解决思维的创新, 切切实实从市场经济角度、 管理制度的创新、 激励机制的创新等一系列问题。

     四、 要有优化的“软环境”

     随着国内经济体制和经济方式的逐步转变, 区域的集聚和辐

      射功能的增强将主要体现在区域功能是否完善、 投资环境尤其是经济软环境是否优越上。

     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和大背景下, 软环境竞争将进一步进入文化水平、 全方位领域, 软环境建设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硬” 日程。

     能否营造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和经济软环境, 事关能否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事关利用外资工作能否实现理的扩张和质的提高。

     1、 要努力营造公正、 公平、 公开的政策环境。

     政府环境是区域经济环境的重要方面, 是政府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体现主动性的主要途径。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就必须善于发展和把握自身优势, 形成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 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比较。

     一是抓政策的调整完善, 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 以对现有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清理, 不合时宜的特别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档规定要及时取消或调整, 不完善的要重新制定和完善; 要放宽企业的市场准入范围, 加大对企业培育和扶持力度, 着手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确定重点, 找准和把握产业加快持术改进、 创新和引进“外智”, 大力发展规模经济、 高新技术产业、 外向型经济和各种优势产业如去年引入我县的“中华” 油漆项目建设, 以及“日子泉” 生产线, 将对我县经济及生产方向起指导性作用。

     三是要抓政策的执行到位, 提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对此, 在政策制定上要力求实用性和可操场作性, 提高政策的透明度, 使企业了解政策, 理解、 用足用好政策。

     要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及时查处, 在规定时间选定范围, 不折不扣予以实施, 真正体现政策意图, 发挥政策应有的作用。

     四是实行投资者平等待遇。要努力做到对的企业(除国家明令禁止的以外)

     不论其经济性质如何, 均要有一视同仁的政策待遇, 给予投资者以更大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畅通引资管道。

     2、 要努力营造廉洁优质高效的政策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就必须突出优质, 高效服务的朝代特色作用。

     一是要结合政

      府机构改革和政策部门的职能转变, 健全经济服务机构。

     打破以前的关卡多、 审批多、 环节多的弊病, 如在县里建立全县经济服务中心, 对企业实行公开“一条龙” 对外服务, 接受所有企业的咨询, 并进行相关辅导和协助企业和群众办事, 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同时, 进一步加强各类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建设。

     二是规范审批程序, 减少办事环节和手续, 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对窗口服务行业的效能监察, 着力健全和完善政府履行职能情况的评议和机制。

     严格运用广义效果, 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组织处理, 促进有关部门正确履行职责, 依法行政管理, 高效服务, 树立良好形象。

     增强角色意识, 加强政务公开、 审批制度改革, 服务承诺, 首问责任制等制度建设, 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

     3、 努力建设一流的法制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依法行政和严格执行是至关重要、 最根本的软环境建设。

     要建设法制环境, 必须做到依法行政、 从严治政。

     一是严格规范从政行为,乱收费问题是企业最敏感的问题。

     要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必须采取强硬措施, 知名度清理整治乱收费现象。

     对收费标准, 项目进行一次彻底全面的检查, 对于我行我素、 顶风违纪的, 一经查实不仅要公开通报, 还要给予当前人行政处分, 并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

     对于正在执行的各类收费项目, 要认真进行清理,该取消的坚决取消, 该降低标准的降低标准, 减轻企业的收费负担。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和实行行政事业收费的收缴分离制度, 对其职责范围的事务, 不行授权升委托其下属企事业单位或其它中介机构以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收费。

     党政机关、 司法机关不得违背企业意愿, 以赞助、 宣传、 检查、 评比及其它任何形式搞变相收费或强行摊派。

     严格控制和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检查, 对一些内容相似的检查, 各部门应采取联合检查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检查次数, 以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

     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的规定, 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公示制度, 增强收费的透明度。二是严格规范行政处罚。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及行政强制措施, 应当遵循“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和“合法、 适当、 公开、 公正” 的原则, 并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 不得随意对生产、 经营场所进行, 并不得增加企业负担, 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经营。

     任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检查为由吃、 拿、 卡、 要、 报, 谋取不正当利益, 严禁行政执法人员私自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任何形式的检查。

     严禁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以任何形式敲诈勒索。

     三是建设一流的执法队伍。

     要不断提高行政和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坚持经营性地对执法队伍进行整顿, 严肃纪律、 严格管理、 强化监督。

     从严治政对于滥用职权、 贪脏枉法、 欺压百姓的执法犯法者必须严肃处理, 并坚决清除出执法队伍, 绉不让少数“害群之马” 败坏执法队伍形象, 损害赏和政府的威信。

     四:

     要大力加强和健全法制建设, 回大对侵占企业财产和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打击力度, 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治安工作, 切实增强投资者和企业经营安全感。

     4、 要努力营造宽松的干事环境。

     要不断完善干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制度, 建立公平竞争、 择优录用、 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1、 加强公务员的队伍的建设, 努力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新体制,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现行我县对一些公务员建设的一些有效举措及效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今年我县将开展“效率年” 活动, 通过活动将对我县公务员的工作效率起到推动作用, 为提高公务员的形象提供了平台。

     2、 要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一方面集中力量查处大案要案和破坏投资者环境的案件, 特别是对乱检查、 乱收费、 乱罚款和行为和把外商赶跑的人和事, 要坚决从具体一些做法从重从严查处。

     在 200x 年由县牵头, 联合公安, 经委对阻碍外商生产破坏投资环境的案件 73 宗, 为生产的

      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另一方面注意正确区分违纪与非违纪的界限, 注意把走出去招商引资和走出去游山玩水区分开来; 把在大胆改革创新中出现的失误与官僚主义失职、 就职区分开来。

     既坚决查处违纪违法分子, 又注意保护干事创业的人才, 做到旗帜鲜明地改革者, 保护探索者, 帮助失误者, 追究诬告者, 处分违纪者, 努力营造宽松的干事环境。

    篇二: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

    生态优势转 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绿色发展

      乐业县县长

     习近平总书记 2021 年在广西视察时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走出具有广西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这为以乐业县为代表的石漠化地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进入新时代,扎扎实实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个“ 国之大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推产业绿色集群化改革,创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以新发展模式做大做强生态经济

     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面临着如何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命题。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绚美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秀美山水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努力推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生态经济,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

     打造绿色“ 双碳” 产业新引擎,发展绿色工业。大力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通过改变能源结构给碳排放做“ 减法”,大力发展风能、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加速推进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助力绿色食品打造。当前,乐业正在建设粤桂· 中广核扶贫协作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培育发展茶叶、油茶、刺梨等产品绿色精深加工业;引入中广核集团实施规划总装机规模为 47.2 万千瓦的扶贫风电项目,其中第一期工程 17.2 万千瓦将于 2022 年 3 月建成投产运营;正在谋划实施抽水蓄能项目,已与中广核集团新能源公司签订了 1.2 万千瓦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协议。

     培育低碳高效农业新模式,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立足“ 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 品牌优势,加快培育和引进低碳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培育形成“ 龙头企业+基地+家庭农场” 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全面禁止销售、使用剧毒农药,全程跟踪加强执法检查,建立全链条监管体系,从源头保障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大“ 三品一标”“ 圳品” 认证力度,推进特色农产品百色、深圳两地供应链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山农产品供应基地。

     找准低碳经济发展新路径,发展绿色康养旅游。坚持“ 生态文明立县、康养旅游旺县、产城融合兴县、乡村振兴强县” 发展思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造一批以特色“ 山水、茶、果、蔬”为标签的乡村旅游、地心之旅、田园综合体、特色民宿等绿色旅游项目,构建立体化森林康养体系。

     以新发展机制为绿色发展提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立,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保障机制,引导全社会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探索绿色发展新机制,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成立绿色发展改革机构,常态化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乐业在全区率先成立县委直属的生态文明发展中心,统筹推进绿色发展改革集成试点工作,同时坚持规划引领,对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展《乐业县建设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创新探索建设“ 两山银行” 试点,与腾讯公司对接建设“ 两山银行”,将乐业的青山、河流、湖泊等碎片化的生态

      第 1 页 共 2 页

     资源整理存入“ 两山银行”,并转化为可计价、可交易、可融资的生态产品。

     采取生态资源保护新举措,有效保护绿色资源。强化监督管理,对辖区的保护区进行网格化管理、常态化保护。注重科学规划,依法依规科学划定保护与开发政策边界,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地内各类区域、各类规划交叉重叠、不便管理等问题。推动监管现代化,建成区控空气站、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等设施。

     以绿色资源转化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必须跳出传统发展模式,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靓丽底色, 让绿水青山成为秀甲天下的靓丽名片。

     我们要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绿色资源价值转化,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构建绿色发展新平台,建设一批绿色园区。要立足生态优势,大力推进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和支柱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因地制宜,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万亩猕猴桃、砂糖橘、茶叶、刺梨等有机农业产业园,积极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近年来,乐业县已建成自治区级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2 个、市级 3 个、县级 5 个、乡级 20 个、村级 88 个。二是通过政府引进统一开发的方式,创建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促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农污废物利用新循环,发展绿色有机肥料。立足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处理、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耕地改良等需求,把养殖场废料、粪便进行分类收集发酵、循环利用。目前,乐业已建设了百色市第一家有机肥料厂,一期年产有机肥 2 万吨项目已投产;二期项目建成后,可保证全县农业产业园不再使用化肥,全部使用有机肥,力争成为全区第一个实现全县域使用有机肥的县份。

     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助力农民持续增收深度融合监管新机制。通过增减挂钩获得的资金主要用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增加群众保护“ 绿水青山” 的获得感,形成用地保护、整治、开发的良性循环。

     第 2 页 共 2 页

    篇三: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

    e ResearCh on the Probl ems andCountemeasures of thedeVel opmentof Anhuacoun缸y economyLI ULi nAthesi s submi tted i nparti alsati sfacti on of theRequi rementsfor thedegreeofMasterofAgri cul turalEXtensi onl nRural andregi onal deVel opmentl nCentral SouthUni Versi 够of Forest拶and Technol ogy498 Shaoshan Soutl l Road,Ti anxi n Di S仃i ctChangshaHunan 4 1o004,P.R.C卸叭ASupeⅣi sorProfessor ZHANGBi ngxi nMay,2014

     I中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中_作者签名:≥、1 1干沙,仁年6月弓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卜.,不保密口。( 请您在以上相应方框打“ √” )作者签名:≯,\研导师签名:强国张沙f17乙年6月弓日2夕f贮年6月弓日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已经日益全球化。当前,西欧发达国家正在饱受经济危机的危害,这种危机影响到了世界的各个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经济体,经济总量攀升至世界第二位。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背景意义。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的议题。安化县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县域经济中作为一个典型的不发达经济体,对安化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对以后研究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如何发展安化县域经济,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1) 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资金投入,逐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并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发挥安化县自然资源优势,做强支柱产业。( 2) 加快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提升产业集群发展层次。通过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和政府服务信息服务体系,改善投资环境。( 3) 坚持政府主导、整体规划、强化保护、科学开发、有序推进的旅游发展思路,围绕“ 神韵安化” 主题和“ 茶马古道” 品牌,结合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抓好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旅游与产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和综合开发。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度,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本县国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总体规划,突出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扶持演出业、烟花鞭炮制造业、风景旅游管理业、广告和印刷业等特色的文化产业。大力推进安化县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把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开发建设紧密结合,有序发展金融保险业,规范发展房地产业,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创新教育培训体制。关键词:安化县;县域经济;对策研究

     ABSTRACTwi mthei ntegrati onof the worl deconomy and Chi nesej oi n W1D,Chi naeconomy gl obal i zati on.At present,the deVel opedcountri es of WbstemEuropearesuffIeri ngthe haml of the economi c cri si s,the c“ si s afrected economi es around theworl d.Chi nese has nowbecome thel a唱est economyi n the worl d,economi c grosscl i mbed to secondpl acei n the worl d.ThedeVel opmentof Chi neseeconomyhas abackgroundsi gni fi canceto the stabl e deVel opmentofworl deconomy. Countyeconomyi s ani mponant partof the nati onaleconomy,Vi gorousl y deVel opthecoun够economybecomes aVery i mponanti ssue.AnhuaCount),i ntheproVi nceand eVen thenati onaleconomyasatypi call essdeVel oped economi es,tothestudyof AnhuaCount) ri n theprocessof economi cdevel opment probl emsandcountemeasures,i ti sofgreat si gni fi canceto thedeVeIopmentofcounty economy Chi nese.So,howtodeVel optheeconomyof AnhuaCoun以i saVe巧wonhyofstudy.( 1) By i ncreasi ngthesupporttoagri cul ture,i ncrease agri cul turali nVestnl ent,gradual l y opti mi zethe i ndustri alstructure ofagri cul ture,and promote agri cul turalsci ence andtechnol ogyknowl edge, the promoti on ofagri cul turalsci ence andtecIl l l ol ogy,basedon thepl ayi n the sui tone’s measures t0 l ocal condi ti ons,naturalresourceadVantagesof AnhuaCoun吼strong pi l l ar i ndust巧.(2)Tbspeedupthei ndustri alstmctureadj ustment,trai ni ngproj ecti mpl ementati on of key ente叩ri ses,i ndustri alecol ogy and eco i ndustri alcl usterdeVel opment mode,promotethe newtypeoftradi ti onali ndustri es andeme昭i ngi ndustri es of scal e,promotethedeVel opment ofi ndustri alcl ustcrs.ThroughtheconstnJ cti on ofpol i cy support systemandgoVemmentservi ce i nfomati on serVi cesystem,i mproVethe i nVestment enVi ronment.( 3) AdheretogoVemmentl ed touri smdeVel opmenti dea, oVeranpl anni ng,strengthentheprotecti on,sci enti fi c deVel opment,promote orderl y,aroundthe channof Anhua theme and tea horse roadbrand,combi nedwi th thehi sto巧cul ture,fol kcustomtouri smresources,to protecttheecol ogi caltouri smresources and sceni cspoti nf-ras仃ucture construCti on,to real i ze thedepthof fusi on of touri sm andi ndust吼cul ture and thecomprehensi Ve deVel opment. Strengtheni ng theemphasi son thecul tural i ndustry,theoVeral lpl anni ngof thedeVel opmemofcul tural i ndustryi nto theII

     count) ,economi c deVel opmentand refonn,to hi 曲l i 曲tthe cul tural deVel opmentofkeyi ndus仃i es,supporti ngthepe—b啪ance i ndust吼fi reworks manufIacturi ng,t叫ri smmanagement,adVerti si ngandpri nti ng i ndust巧,cul tural i ndus仃y.Anhua count),heal thandVi gorousl y promotethedeVel opmentof modemsen,i cei ndusnMmodemserVi cei ndust叮deVel opmenti scl osel y i ntegratedwi th theci 够deVel opment卸dconstmcti on,theorderl y deVel opment ofthe fi nance and i nsurance i ndustry,St跏dardi ze thedeVel opment ofrealestatei ndustry’ the i ntroducti on ofpri Vate capi talaCti Vel y,accel erate theprocessof urbani zati on,thei nnoVati on educati onand仃ai ni ng system.KeyWords:

     AnhuaCountU;Count叫economy;Counte肌easurestudyl Il

     目录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ABSTRAC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Il 绪{仑⋯⋯⋯⋯⋯⋯⋯⋯⋯⋯⋯⋯⋯⋯⋯⋯⋯⋯⋯⋯⋯⋯⋯⋯⋯⋯⋯⋯⋯⋯⋯⋯⋯⋯⋯⋯⋯⋯⋯l1.1选题背景及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11.1.1选题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l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 ⋯ ⋯ ⋯ ⋯ ⋯ ⋯ ⋯ ⋯ ⋯ ⋯ ⋯ ⋯ ⋯ ⋯ ⋯ l1.2国内外研究动态⋯ ⋯ ⋯ ⋯ ⋯ ⋯ ⋯ ⋯ ⋯ ⋯ ⋯ ⋯ ⋯ ⋯ ⋯ ⋯ ⋯ ⋯ ⋯ ⋯ ⋯ ..21.2.1二元经济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21.2.2区域经济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31.2.3产业结构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31.2.4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 ⋯ ⋯ ⋯ ⋯ ⋯ ⋯ ⋯ ⋯ ⋯ ⋯ ⋯ ⋯ ⋯ ⋯ ⋯ 41.2.5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发展研究⋯ ⋯ ⋯ ⋯ ⋯ ⋯ ⋯ ⋯ ⋯ ⋯ ⋯ ⋯ ⋯ ⋯ 51.2.6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 ⋯ ⋯ ⋯ ⋯ ⋯ ⋯ ⋯ ⋯ ⋯ ⋯ ⋯ ⋯ ⋯ ⋯ ⋯ ⋯ 51.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 ⋯ ⋯ ⋯ ⋯ ⋯ ⋯ ⋯ ⋯ ⋯ ⋯ ⋯ ⋯ ⋯ ⋯ ⋯ 一61.3.1研究的主要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61.3.2研究的主要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72县域经济发展理论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72.1县域经济的定义、特征及类型⋯ ⋯ ⋯ ⋯ ⋯ ⋯ ⋯ ⋯ ⋯ ⋯ ⋯ ⋯ ⋯ ⋯ ⋯ ..92.1.1县域经济的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92.1.2县域经济的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92.1.3县域经济的类型⋯ ⋯ ⋯ ⋯ ⋯ ⋯ ⋯ ⋯ ⋯ ⋯ ⋯ ⋯ ⋯ ⋯ ⋯ ⋯ ⋯ ⋯ .102.2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基础⋯ ⋯ ⋯ ⋯ ⋯ ⋯ ⋯ ⋯ ⋯ ⋯ ⋯ ⋯ ⋯ ⋯ ⋯ 10.2.2.1经济增长理论⋯⋯⋯⋯⋯⋯⋯⋯⋯⋯⋯⋯⋯⋯⋯⋯⋯⋯⋯.112.2.2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 ⋯ ⋯ ⋯ ⋯ ⋯ ⋯ ⋯ ⋯ ⋯ ⋯ ⋯ ⋯ ⋯ ⋯ 112.2.3比较优势理论⋯⋯⋯⋯⋯⋯⋯⋯⋯⋯⋯⋯⋯⋯⋯⋯⋯⋯⋯.113安化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 ⋯ ⋯ ⋯ ⋯ ⋯ ⋯ ⋯ ⋯ ⋯ ⋯ ⋯ ⋯ ⋯ ⋯ ⋯ ⋯ ⋯ l l3.1安化县概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33.2安化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 ⋯ ⋯ ⋯ ⋯ ⋯ ⋯ ⋯ ⋯ ⋯ ⋯ ⋯ ⋯ ⋯ ⋯ ⋯ 143.2.1农业发展现状⋯ ⋯ ⋯ ⋯ ⋯ ⋯ ⋯ ⋯ ⋯ ⋯ ⋯ ⋯ ⋯ ⋯ ⋯ ⋯ ⋯ ⋯ ⋯ .143.2.2工业发展现状⋯⋯⋯⋯⋯⋯⋯⋯⋯⋯⋯⋯⋯⋯⋯⋯⋯⋯⋯.153.2.3服务业发展现状⋯ ⋯ ⋯ ⋯ ⋯ ⋯ ⋯ ⋯ ⋯ ⋯ ⋯ ⋯ ⋯ ⋯ ⋯ ⋯ ⋯ ⋯ .16

     3.2.3.1旅游业发展现状⋯⋯⋯⋯⋯⋯⋯⋯⋯⋯⋯⋯⋯⋯⋯⋯⋯..163.2.3.2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一l73.2.3.3其它服务业发展现状⋯⋯⋯⋯⋯⋯⋯⋯⋯⋯⋯⋯⋯⋯⋯一l 83.3安化县域经济与湖南省较发达县比较⋯ ⋯ ⋯ ⋯ ⋯ ⋯ ⋯ ⋯ ⋯ ⋯ ⋯ ⋯ 194安化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 ⋯ ⋯ ⋯ ⋯ ⋯ ⋯ ⋯ ⋯ ⋯ ⋯ ⋯ ⋯ .2014.1安化县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 ⋯ ⋯ ⋯ ⋯ ⋯ ⋯ ⋯ ⋯ ⋯ ⋯ ⋯ ⋯ 2l4.1.1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 ⋯ ⋯ ⋯ ⋯ ⋯ ⋯ ⋯ ⋯ ⋯ ⋯ ⋯ ⋯ ⋯ ⋯ ⋯ .2l4.1.2农业科技水平低下⋯ ⋯ ⋯ ⋯ ⋯ ⋯ ⋯ ⋯ ⋯ ⋯ ⋯ ⋯ ⋯ ⋯ ⋯ ⋯ ⋯ .224.1.3产业结构不合理⋯ ⋯ ⋯ ⋯ ⋯ ⋯ ⋯ ⋯ ⋯ ⋯ ⋯ ⋯ ⋯ ⋯ ⋯ ⋯ ⋯ ⋯ .224.2安化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 ⋯ ⋯ ⋯ ⋯ ⋯ ⋯ ⋯ ⋯ ⋯ ⋯ ⋯ ⋯ 224.2.2企业组织规模小且分散,工业集中度低⋯ ⋯ ⋯ ⋯ ⋯ ⋯ ⋯ ⋯ .234.2.3工业发展经济缺少动力⋯ ⋯ ⋯ ⋯ ⋯ ⋯ ⋯ ⋯ ⋯ ⋯ ⋯ ⋯ ⋯ ⋯ ⋯ .244.2.4工业性服务体系不健全⋯ ⋯ ⋯ ⋯ ⋯ ⋯ ⋯ ⋯ ⋯ ⋯ ⋯ ⋯ ⋯ ⋯ ⋯ .254.3安化县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 ⋯ ⋯ ⋯ ⋯ ⋯ ⋯ ⋯ ⋯ ⋯ ⋯ ⋯ ⋯ ⋯ 254.3.1旅游业发展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254.3.1.1安化县旅游发展缺少资金支持⋯⋯⋯⋯⋯⋯⋯⋯⋯一254.3.1.2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254.3.1.3旅游业宣传力度不够,龙头企业缺乏⋯⋯⋯⋯⋯⋯一264.3.2安化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 ⋯ ⋯ ⋯ ⋯ ⋯ ⋯ ⋯ ⋯ ⋯ .274.3.2.1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到位⋯⋯⋯⋯⋯⋯⋯⋯⋯..274.3.2.2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缺乏⋯⋯⋯⋯⋯⋯⋯..274.3.2.3缺乏经营管理,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较弱⋯⋯一274.3.2.4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274.3.3安化县其他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 ⋯ ⋯ ⋯ ⋯ ⋯ ⋯ ⋯ ⋯ .284.3.3.1服务业产业化进程较慢⋯⋯⋯⋯⋯⋯⋯⋯⋯⋯⋯⋯..284.3.3.2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284.3.3.3服务业人才缺乏⋯⋯⋯⋯⋯⋯⋯⋯⋯⋯⋯⋯⋯⋯⋯一285安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 ⋯ ⋯ ⋯ ⋯ ⋯ ⋯ ⋯ ⋯ ⋯ ⋯ ⋯ ⋯ ⋯ ⋯ ⋯ ⋯ 285.1发展农业经济的主要对策⋯ ⋯ ⋯ ⋯ ⋯ ⋯ ⋯ ⋯ ⋯ ⋯ ⋯ ⋯ ⋯ ⋯ ⋯ ⋯ ⋯ 295.1.1提高农业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 ⋯ ⋯ ⋯ ⋯ .295.1.2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 ⋯ ⋯ ⋯ ⋯ ⋯ ⋯ ⋯ ⋯ ⋯ ⋯ ⋯ ⋯ .295.1.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进人才⋯ ⋯ ⋯ ⋯ ⋯ ⋯ ⋯ ⋯ ⋯ ⋯ ⋯ ⋯ .305.1.4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做强支柱产业⋯ ⋯ ⋯ ⋯ ⋯ ⋯ ⋯ ⋯ ⋯ ⋯ .305.2发展工业经济的主要对策⋯ ⋯ ⋯ ⋯ ⋯ ⋯ ⋯ ⋯ ⋯ ⋯ ⋯ ...

    篇四: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

    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方金飞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部门乃至经济支柱产业, 成为许多地方和部门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项目, 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提高。

     人们常常用旅游来缓解工作压力和提高生活水平, 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 了解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其对社会的负面作用以及如何解决, 对经济发展和改善公民生活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

     旅游

     积极影响

     负面作用

      解决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800(2010)09(b)-161-021

     旅游业的经济地位1.1

     世界旅游业的经济地位当今,各国已很重视旅游业的经济地位,旅游业是一项以文化教育交流为基础, 涉及经济、 社会、 政治等方面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旅游业通过对旅游的推动、 促进和提供服务来从中获取收入,属于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社会分工已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趋势。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三产业的产值已占到全部产值的70%以上, 从1994年起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所占到的比重地位始终是第一位。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行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突出的角色。1.2 中国旅游业的经济地位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自从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将我国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来培育以来。我国的经济就有了更大的发展。2003年我国旅游收入是100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3.5%, 占GDP的7.39%。确定了亚洲旅游强国的地位, 旅游国际收入和接待人次分别位于世界的第五位。旅游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2 旅游业对经济的积极影响2.1

     对增加社会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影响由于旅游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社会的就业率增加社会产值,增加国民收入。2.2 旅游对就业的影响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由此, 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促进大量的人员就业,有效利用剩余劳动力。这样既增加了人们的收入, 又稳定了社会的闲散劳动力。旅游行业不仅能够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 而且, 其人员就业范围及其广泛, 且对人员整体条件要求不高[2]。如:旅游景点的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纪念品的加工等岗位工作,身体健康的成年人稍作培训均可上岗。2.3 旅游对国家的国际收支的影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期望开阔眼界的愿望的增强,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通过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 向往中国, 尤其是当中国在世界舞台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时,中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也越来越吸引外国友人的眼球。因此,旅游也的发展成为中国创外汇收入的一个无形的窗口。2.4 旅游推动运输业、 建筑业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仅国庆期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2亿之多,旅游收入大于1000亿元。旅游业的大量发展给交通运输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让世界各地的游客进得来、 住得下、 玩的开心等等均能够促进运输业及建筑的快速发展。

      2.5 旅游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旅游行业的良好发展亦可带动关联行业的迅速发展。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在工业发达国家,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 工业产值可扩大2.71倍, 国民收入可扩大1.36倍。投资可扩大0.25倍。在发展中国家所起的作用会更大,可以分别扩大到3.7倍、2.7倍、0.9倍。另据WTO/OMT的统计, 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作用比例是1:7。3 旅游对经济的负面作用3.1

     对旅游景点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植物的影响中,游客践踏是最普遍的形式。只要游客一踏上公园或绿地, 他的双脚就可能施压于植物身上[3]。游客观赏自然风景区后,势必产生植物种群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使用,有时也会造成重大的变化。游客对植物践踏行为会引起一系列的相关反应。

     旅游区的开发可能会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庇护所。游客到达旅游区后, 无论是旅游活动本身或是游客所制造的噪音都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和繁衍。

     3.2 对环境卫生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环境卫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在很多风景名胜区, 人们随处都可见到游客丢弃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垃圾。垃圾污染现已成为我国很多风景名胜地区的一大祸害,是一个十分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3.3 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建设

     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不当或开发过度, 会使当地原有的景观环境遭到破坏, 即所谓的 “开发污染” [4]。旅游开发的实质是在自然山水或原有风景区的基础上添加人工建筑, 使之适应旅游活动开展的需要。但现今很多的旅游开发, 只考虑迎合其主观上认定的旅游者的兴趣所在的审美特点, 忽视或根本不顾及该项目建设同周围景观环境的协调,从而造成对该地景观环境的侵害。3.4 对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 旅游者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带到旅游目的地。具体表现在:有些人通过对来访旅游者行为的观察,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消极变化。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 向往来访旅游者的生活方式, 先是在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方面盲目模仿, 继而发展到有意识的追求, 从而使赌博、卖淫、投机诈骗、贪污受贿、走私贩毒等犯罪和不良社会现象增多, 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此外, 由于受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受到冲击,其结果是导致婚姻破裂的增多和离婚率的上升等。

     1 61Tourism

     旅游经济研究《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4 如何解决旅游的负面作用4.1

     加强旅游业从业员人员的素质教育旅游者进入景区首先接触到的是旅游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对旅游的长远发展作用重大, 应树立从业人员的良好服务意识,不以眼前利益为目标,帮助旅客解决紧急需求,注重旅游景点的环境卫生,不盲目扩大景区建设做到与景区长期发展,做到使旅客满意,互惠互利。4.2 改善与旅游业相关行业的服务质量需要改善旅行社的业务水平, 改善交通便捷程度,提高其安全性,做到可以国内、 国外短时间旅游, 尤其在黄金周、 节假日旅游人数激增的情况下,做到旅客安心乘坐交通工具。与旅游相关的宾馆和饮食业 , 需做到健康、规范,不坑客、不宰客,给旅客提供舒心的服务。4.3 提高政府对旅游业的引导作用需加强政府对旅游业的引导、 服务作用, 而不是强加干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就业的信息网络、 培训基地、 服务场所以及旅游景点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非发达地区。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旅游新领域、新业态的引导, 通过多种方式支持拉动就业效果明显的旅游景区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批功能完善、 特色突出、 就业潜力大的旅游项目和旅游综合服务设施。

     完善金融扶持政策。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 完善信贷管理制度, 对符合信贷条件的旅游企业或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对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旅游企业和中小旅游企业的金融支持。发挥小额担保贷款的积极作用,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5 结语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旅游业发展可以解决国内就业和国家金融收支问题,但同时也引起交通、住宿、餐饮等各方面的问题,所以需要通过加强旅游业从业员人员的素质教育、 改善与旅游业相关行业的服务质量、提高政府的对旅游业的引导作用等措施改进。参考文献[1] 曾玉.四川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建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01).[2] 程中玲,徐刚,孔圆圆等.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15).[3] 付修勇.基于系统观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06).[4] 张伟,张建春.生态旅游商品开发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01).浅析登山旅游的发展前景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左斌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稳步且快速的发展,登山旅游业也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

     目前,围绕登山这个主题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旅游活动, 如高山探险、 山脊纵走等都受到了广大登山旅游爱好者的支持和关注。

     同时登山旅游的发展也给我国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见, 发展登山旅游的前景很可观。

     本文具体从登山旅游在商业方面和登山旅游在消费者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浅析了登山旅游的发展前景。关键词:

     登山旅游

     发展前景

     商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800(2010)09(b)-162-02我国山地资源丰富,登山是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运动形式, 所以, 登山运动和旅游景区的开发结合起来, 这也就形成了登山旅游,当前,加强基于登山旅游的项目开发与完善,这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身、休闲娱乐, 继而提升旅游景区人文、经济价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可见,登山旅游发展的前景很可观,本文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浅析登山旅游的发展前景。1 概况登山旅游是一种主要以观赏、 游览、 领略风光为目的登山运动, 如游黄山、 登泰山以及游览着名的山峰所在地区, 它将运动与旅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中国登山旅游业始于1980年。它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以下两类人员:一类是前往开放山峰进行登山探险活动的全球登山界人士和登山爱好者; 另一类则是爱好山间游览的旅游者。中国的登山旅游业主要就是为上述两类的人员从交通、食宿、装备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服务,在交流中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并从中取得经济收益的这样一项事业, 目前,它主要的管理机构是中国登山运动协会。就中国目前的国情而言, 我国发展登山旅游业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再则,随着人民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精神文化享受的要求不断的提高,这些都使得登山旅游更加受到大家的关注。2 登山旅游在商业方面的发展前景登山旅游是将传统的登山运动与旅游相结合的一个新的旅游项目,所以,它在商业方面发展的前景很广 。下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登山旅游在商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具体的浅析。2.1

     登山旅游促进景区旅游的发展由于登山旅游自身的一些特色, 它将登山这种众多人觉得很累、 很枯燥的运动与旅游这种大家都乐于接受的赏心悦目的休闲形式结合在一起, 它不仅增加了旅游产品类型而且还提升景区的特色,继而增加旅游的相关经济效益。2.1.1 登山旅游景区特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旅游景区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开发和完善了登山旅游这样一个1 62《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Tourism

     旅游经济研究

    篇五: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

    旅游 S HANXI 一 |■ ● ■ ▲ TOURIS M 口 本 刊 记

     者 陈 正

     看看我们的山,看看我们的水 ,呼吸一下我们的新鲜 空气。抓住这个优势 , 一样能引来投资, 引来游客 , 求 得发展。

     他说 ,太行山大峡谷是我们 的三张王牌之一 , 这 是我们的名片, 也是我们的金饭碗 , 过去, 我们尽管进 行了一些初步开发 , 但由于思路不清 , 开发起点不高 ,

     开发机制不顺 , 力度不大, 速度不快 , 经济、 社会效益 不明显。我们不能端着金碗讨饭吃。为真正挖掘太行 山大峡谷的潜力 ,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点,县委 把旅游业确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 2o01

     年 4 月 21 日一22 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四次会 为了宣传壶关县委 、 县政府在调整全县产业结构 中,提出了大力发展太行山大峡谷旅游的战略 ,我们 走访了壶关县县委书记程前,他信心满怀地讲道 :打 好常平牌 , 变国定贫困县为财政亿元县 ; 打好绿色牌 ,

     变传统农业县为生态农业示范县 ; 打好太行山大峡谷 牌 , 变贫困山区县为旅游经济县 ;走活城镇建设这步 棋 , 划 、 县城为大县城。在跨人新世纪的起跑线上 , 壶 关县委 、 县政府提出了 “打好三张牌 , 达到四大变 , 实 现新跨越” 的发展战略。这不仅是一条适合壶关县情 的发展新思路 ,也是打好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这张王牌 的发展创新之路。

     贫困山区 、 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旅游业 ,县委书 记程前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太行 山大峡谷旅游这张 王牌如何来打 , 如何来发展有他独特的见解 。

     他认为,

     城市有城市的特点,山区有山区的优势。高楼大厦宽 敞街道是城市的特点 ,而深山峡谷悬崖峭壁就是我们 山区的优势。城里人在城市住久了,都愿意来大峡谷 蓖 参 南 村 宋 代 墓 葬 :

     位 于 壶 关 东 柏 林 乡 南 村 ,1 9 8 9年 l

     1 月 发 掘 . 系 南 宋 所 建 。

     议在树掌镇召开 , 县四套班子全体成员以及五个山区 乡镇的党委书记、 乡 (镇) 长及所辖村的支部书记、 村 委主任 、 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 6o余人参加 , 专题研究 旅游开发事宜 ,进一步确立了旅游业的主导地位,会 议统一了全县干部的认识 ,坚定了开发信心,议定了 拍卖方案。今后 , 大峡谷景点开发要拍卖不断, 槌声连 连, 能卖的都要卖 , 卖 了开发权 , 搞活经营权 , 全民总 动员, 社会办旅游, 形成大效益, 拉动山区经济 , 带动 县域经济。

     县委书记程前说 , 我们的开发宗 旨是:

     你发财, 我 发展。

     我们 的开发思路是:

     以民营为主, 对景区、 景点 和荒沟的经营权进行拍卖 , 50 年不变。我们的优惠政 策是 :

     借鉴绵山经验 , 实行封闭开发 , 未经县委、 政府 许可, 任何单位、 任何人不准到景区 (点) 检查 、 罚款 、

     收费、 收税。我们的优惠服务是 :

     成立大峡谷警务区,

     全方位保护开发者的合法权益、景点设施 , 保证不受 任何损失 , 为投资开发者办证、 办照 、 占地等提供尽可 能的方便 、 最优惠的服务, 保证一路绿灯。

     去年 , 我们拍卖了大峡谷 9 个景区 (点 ) , 吸引了 ·7· 谈县域旅游经济发展 山西省壶关县县委书记程前 羹奠■ 山I ■

     ▲

     ■

     ■

     膏鼍 |太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策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鼓励国内外公司、 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和 个人以资金、 设备、 技术、 专利等作为投资来我县开发旅 游产业。凡来投资者, 不限投资对象, 不限投资形式, 不 限投资规模。

     第二条:

     凡来我县投资者, 简化一切审批手续, 实行 个窗口’ 式服务, 由县旅游局统一承担项目审批、 建 设定点、 环评审批、 土地征用、 设计施工、 工商税收登记 等各种手续的办理事宜。

     属县级权限范围内的保证在十 个工作日内办完。

     第三条:投资者兴办的旅游企业实行封闭式营理,

     任何部门和单位均不得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条:

     投资者的权益受国家法津、 法规的保护, 谁 投资, 谁受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有关部门要全 力为投资者搞好服务。

     妥善处理投资者与当地群众的各 种纠纷, 维护社会秩序,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五条:

     投资新开发的景区景点, 投资者可以出卖、

     转让 、 租赁、 继承。

     。一第二章 土地使用 ~ 冀七条:

     投资者使用土地由县土地管理部门通过出 让或划拨方式解决。

     吨奠 叭条:土地使用期最长期限为4o年。

     第九条:

     投资者需占用耕地时土地出让费以国家最 低标准核定。

     出让费可一次缴清或分期缴付, 一次性交

     蔫& It£ 费的其地租部分可减半征收。

     第十条:

     投资者需占用荒山、 荒地、 荒坡、 荒滩的免 收土地使用费。

     ‘

     一第十一条:

     凡来我县投资者在水电通讯方面简化报 批手续 , 优先安排并提供优质服务。

     第十二条:

     水电通讯方面的计价, 按国家规定的最 低标准执行。

     第三章 税费征收 第十三条:

     投资者新办企业自开业之日起, 按有关 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十四条:

     国家和省市规定的各类行政事业收费和 经营性收费, 按最{氏 标准的一半征收, 县级规定的各类 收费一律免收。

     第十五条:

     为维护投资者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避免 有关部门干预, 全县所有旅游企业应缴纳的各种税费统 由相关部门向旅游公司征收, 任何单位和 人不得向 投资者伸手集资和摊派。

     第四章奖 第十六条:

     凡为我县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引来投资 者的中介人 (单位或个人) , 待资金到位后, 按弓l资的金 额高低和年限长短,由用资单位授引资额的 l 一 5%对 中介人计奖。

     第十七条:

     凡应聘到我县从事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 开发的高中级技术人员, 在住房、 子女上学、 就业、 家属 调动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十八周岁以下在校学生农转 非问题一次解决。

     第五章第十八条:

     上列优惠政策同样适用于本县投资者。

     第十九条:

     上列优惠政策由县人民政府贫责解释。

     第二十条:

     上列优惠政策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一励 附 则 二000 年七月二十五日

     一批社会资金搞开发,这在全省引起很大反响,提高了知名度 , 加快了旅游业发展。

     今年 , 我们要继续加快大峡谷开发进程 ;一是要加快旅游区生态建设步伐 ,

     景区内的山坡地·、小梯田要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能种树的地方要全部种树,淅水河要层层筑坝拦水 ,使景区处处是绿 , 处处有水。二是要加快旅游区服务设施建设 , 电力、 电信 、 邮政 、 移动等部门要尽快实现大峡谷景区全天候通电、 通邮 、 通电话 、 通手机。大河 、 桥上、土圪堆 、 树掌等旅游接待村要进一步提高接待标准和服务质量。

     三是要为旅游区的投资开发商创造好的环境 , 政府有关部门、省市驻县单位以及乡镇村都要想景区所想 , 急景区所急 , 为景区创造优 良的环境 ,

     提供优质的服务。

     当前 ,壶关县旅游业发展势态 良好,旅游牌打了出去 , 各买授方开发构想很好、 积极性也很高, 旅游开发的作用已为大多数人所认识 ,关键是加快开发步伐 , 加大开发力度 ,加强开发管理。要突出改善硬环 裹

     曼

     毒

     境 ,要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县财政要拿出一些宣传经 费 , 到中央一级的报刊、 电视台作宣传 , 扩大影响。要 以长治为轴心 ,以北方为主要市场 , 开展全方位促销 攻势。在对外宣传的同时不忘对 内宣传 , 教育部门要 组织全县教师和中学生到大峡谷参观 , 首先向广大青 少年宣传壶关 、 宣传大峡谷 , 教育他们热爱壶关 , 热爱 大 自然。团委 、 文化 、 广播等部 门要在旅游景点搞一些 趣味性竞赛项 目。要抓好旅游景点的开发和保护 , 突 出山水 自然风光特色 , 不搞人为景观。树立大峡谷的 品牌 , 全年旅游总收入要突破 1000 万元 , 旅游人数要 突破 l0 万人(次) , 门票收入要突破 100 万元。

     太行 山大峡谷是壶关独有的一张名片,已得到初 步开发, 但力度还不够 , 潜力还很大。但我们可以看到 全县上上下下话旅游 , 众志成城搞旅游的良好局面。

     太行大峡谷旅游这块蛋糕定会做大做强, 实现旅游资 源大开发, 极大地带动餐饮 、 服务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

     带动山区内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掌 村 西 南

     年 m 月 发 现 ·系 明 代 墓 葬 。

     墓 呈 南 北 向 ·封 土 矗

     .8.. Il醒 参嚣

     关于招商哥赛发展旅游 壶关县人民政府 业蕾 叠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篇六: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

    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现今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第三产业, 在有些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甚至成为经济收入最大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国旅游业得到了 迅猛的发展。

     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而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是以满足人们休息、 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在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给人类带来许多有利影响。

     【关键词】

     旅游业 第三产业

     支柱产业

     有利影响 一、 旅游业的特征 (1)

     周期性:

     从长期来看, 旅游业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周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随着经济周期的更替而呈周期性变化。

     (2)

     关联性:

     旅游业涉及“吃、 住、 行、 游、 购、 娱” 等方面, 属于综合性较强的行业。

     一方面, 旅游业与宏观政治和经济的关联度较大, 具有较高的投资乘数效应, 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突出; 另一方面, 旅游业内部各种业务有较大的关联性, 具有相互促进与带动的关系。

     (3)

     敏感性:

     旅游业是高度敏感的产业, 其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 旅游客源地、 目的地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社会、 经济和政治状况都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企业的经营。

     (4)

     季节性:

     旅游业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可分为旅游旺季和淡季。

     但是不同的区域旅游旺季及淡季时间段不一样, 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旅游旺季和淡季也有不同。

     (5)

     节假日效应:

     出外旅游是人们在工作、 学习之余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 至少需要1-3 天时间, 所以受节假日的影响很大。

     每逢周末、“黄金周” 及其他节假日, 旅游人数都会大幅增加。

     企业组团旅游、 公司组团旅游的形式特别多。

     (6)

     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及不可再生性:

     尽管我国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但成熟、优质的资源还是比较有限的, 而且自 然景观等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7)

     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

     与其它产品不同, 旅游产品具有不可转移的特点,旅游者必须到达旅游目 地才能享受到特定的旅游产品。

     二、 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影响

      如果说国际旅游可以引起旅游客源国的财富向旅游目 的地国转移, 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间的财富再分配。

     那么, 国内旅游则可以把国内财富从客源地向目的地转移, 使国内财富在区域间进行再分配。

     就一般情况而论, 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多, 经济落后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少。

     当经济落后地区的旅游资源足以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前往旅游时, 这些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对当地经济显然是一种外来的刺激。

     这种刺激, 不但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个促进, 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落后地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 从而发挥旅游扶贫致富作用。

     发展旅游业总的来说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是积极的, 经济是社会的命脉, 是一个社会持续健康向上发展的根本支柱, 是一个链条, 拉动着社会。

     它依托并承载着人们的生活, 经济活动全球化, 独立的社会群体才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共荣,共同发展。

     无论是农业、 工商服务业, 它们的发展必须要符合一定的区位, 符合当地的地理条件、 经济的发展程度, 才能起到对当地经济的推进作用, 一个方面

     的过度、 高速发展都将给社会造成隐患, 旅游业也同样如此。

     现代旅游产业是天然的市场经济和典型的形象产业, 借助大气魄、 大手笔旅游活动的成功策划和运作, 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轰动效应和宣传广告效应以及可观的经济效益。

     发展旅游业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 摆脱地区贫困, 因其投入一般较低, 因此对贫困地区的帮助是巨大的; 促进了 商业消费, 加速了经济增长; 合理和优化了产业结构部门, 作为非生产性行业, 带动了其它的相关产业;跨国旅游的飞速发展对本国的外汇收入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新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为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帮助。

     旅游业所需的人才类型是多样的, 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 培训掌握难度比较容易。

     因此, 就能为一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 应有的贡献。

     发展旅游业推动了投资软环境的改善, 加快了当地对外开放的步伐。

     促进了一、 二、 三产业的增值增效。

     通过发展旅游, 更加有效的带动种植业、 养殖业、特色农业、 特色工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乡 村旅游成为思想观念的“催化剂” , 不仅给当地经济注入活力, 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更重要的是给农民带来了 全新的观念和思想, 收入的增加让农民兄弟尝到了 发展旅游业的甜头, 使他们树立了很强的环保意识, 也促进了 当地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成为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加速器” 。

     农民通过参与旅游, 迅速的提高了 市场经济意识, 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奠定思想基础, 实现了一、 二产业资源的再利用。

     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促进了城市化建设和环境美化。

     旅游业发展得越是深入, 越是呼唤城市的支撑。

     城市化建设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举例说明 例如, 我的家乡 贵州。

     旅游业作为贵州省的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促进贵州地区经济良性循环、 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作用。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 因此这使得发展旅游业是贵州的支柱。

     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 它在贵州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作用越来越突出。

     近几年来, 随着它的发展, 给贵州经济带来了飞跃, 2010 年贵州省实现了 GDP 比 2009 年增长了 18. 91%, 固定资产投资、 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 27. 91%和 26. 56%。

     这些都可以看出发展旅游业对贵州的经济带来了乐观的收入。

     与此同时,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的服务行业, 不仅自身 发展迅速,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而增加相关产业的就业,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食、 住、 行、 游、 购、 娱” 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 旅游业正是通过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这六大需求, 直接带动这些构成旅游业的基本产业的发展进而提供就业机会。

     但是, 旅游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仅仅包括旅游直接影响的行业中为六大旅游要素服务的直接从业人员, 还包括了旅游间接或引致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 这就决定了旅游业所需的就业人数相对于其它产业要多得多。

     从而, 贵州发展旅游业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的机会, 减少了当地失业人士。

     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贵州的金融业、 房地产业、 农业、 轻工业、 交通业等产业的发展。

     发展旅游业还有助于扩大外界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 有助于当地的招商引资工作, 从而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

     同时, 发展旅游业还能有效地扩大和促进城镇化建设,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们知道旅游业的发展依赖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越丰富越容易发展旅游业, 在经济比较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地区,可能有着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 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因此政府一般会对这些地方, 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旅游业, 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 总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从资源利用的方式和特点看, 与工业发展相比, 旅游业发展本身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尤其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基础, 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新型旅游方式——生态旅游, 非常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同时, 旅游环境是旅游生存之本, 其本身 就是一种旅游资源, 因而旅游业的发展, 需要建设、 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 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科学利用和保护的认识, 促进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同时, 生态旅游的发展, 培育了旅游者的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的意识, 促进了生态观念的扩散和生态行为的产生。

     正因为旅游业具有与社会、 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性特征, 被称为“环境产业” 、 “绿色产业” 、 “无烟产业” 。

     因此, 在加快发展旅游业这一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的同时, 更加重视坚持以人为本,以游客满意为中心, 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 树立可持续旅游的理念, 加强对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管理, 加强旅游的规划管理, 促进人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所以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经济影响是积极的, 它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多好处。

     发展旅游业能带来相当大的经济收入、 社会影响, 对资源合理、 充分的利用,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能使自然资源与生存条件共同有利的发展。

     只有两者相统一, 才能达到和谐共建的发展。

     五、 参考文献 《旅游对旅游地的利弊影响》 来源网络

    篇七: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

    e Industrial Study |

     产业研究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38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赤峰市宁城县为例王贵媛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人民政府 内蒙古赤峰 024000中国是人口大国,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人口生活在乡村,据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我国乡村人口总数为5.8亿人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40%以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这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国家战略推动下,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农村支柱产业,成为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一、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一)发展的政策支持在政策倾斜上,党中央对于振兴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扶持和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村镇以及乡村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将乡村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农村地区的支柱型产业,进一步加快其建设发展。2017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将乡村旅游经济纳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野,对如何加快培育进行了详细部署。2018年,中共中央与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包括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康养基地、特色小镇及乡村民宿等等。这些政策支持成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成为新动能的重要保障。(二)乡村旅游的形式在中国,乡村旅游的形式主要有四种:第一,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主要是带领游客参观一些乡村独有的农作物生长或者一些田园的景色,包括农场、采摘园、菜园、田园风光等等;第二,以娱乐为主的旅游,主要带领游客体验各种娱乐性的项目或者带一些疗养性质的项目,帮助游客放松身心,比如度假村、温泉、养生、中医药、康复、疗养等等;第三,以乡村的独特文化或者风俗为主,主要是带领游客参观相关的历史文化村落,或者是参观一些独特风俗的村落,比如古镇、古树、古建筑、古城镇、纪念馆、遗址等等;第四,以生态庄园为主,主要是带领游客体验农村的一些饮食,一些花草的种植,一些虫鱼的养殖,比如农家乐、庄园、烧烤、农艺、农趣等等,帮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文化。乡村旅游的类型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三)乡村旅游经济规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参与到乡村旅游体验中的人数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检测报告》的数据统计,近几年以来,我国乡村旅游人数增长,2015年~2017年参与乡村旅游的人数占比超过50%,在2018年这一群体数量超过30亿人,在国内旅游总人数中占比超过48%,其旅游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从2012年~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收入一直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乡村旅游经济中的农家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农村农业部己创建388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总共接待游客超30亿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2019年上半年,乡村旅游总收入为0.9亿元,同比增长了近12%,乡村旅游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二、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摘要: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达成的重要路径。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仍然在摸索前进的阶段。基于此,本文对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以赤峰市宁城县为例,对该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和对策建议。期望通过本文的具体探究,为我国更多地区的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思路与借鉴。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宁城县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34-0038-03。

     。. .。

     。

     The Industrial Study 产业研究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39(一)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在对乡村旅游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其发展方式是十分粗放的。首先是旅游产品的同质化。这是影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当地的特色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同质化情况直接决定了游客对旅游地的印象,旅游产品同质化直接影响到了游客的心情。消费者远道而来却体验到的是普通大众的东西,对旅游地产生了消极情绪,这显然不利于当地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其次是旅游产品的创新性和创造性不足。生产技术的改进能够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生产率,及时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产品的创新和创造是实现乡村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目前很多从事乡村旅游经济的商家整体文化水平和实力规模偏低,学习能力弱,缺乏创新创造意识,不能为游客提供更好、更健康、更实用的服务和产品。旅游的项目也局限于传统项目之中,不能向前发展和进一步丰富。再次是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比较粗放。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宝贵资源。由于旅游经济发展,旅游人数不断增加,对于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汽车尾气排放,植被破坏,垃圾增多,经营主体的野蛮生长,导致环境的承载量越来越大,生态环境变得脆弱,对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造成约束。(二)缺少必要的宣传从目前乡村旅游的宣传方式来看,仅局限于印制宣传资料、拍摄宣传片这些相对落后的途径,宣传效果也不尽人意。一般来说,一个地区旅游市场在消费者眼中的知名度和市场地位是直接由当地旅游宣传所获得的受众程度决定的。在旅游宣传这方面,很多地方近两年内才加大力度拓展市场,但由于宣传形式缺乏创新,加上市场反馈效果存在等待时间,使目前旅游宣传的效果还不够明显。很多有着良好旅游资源的区域知名度并不是十分的高。只有周围或者的附近的人才了解,由于旅游经济宣传的力度问题,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也遇到了一定的限制,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三)地方管理水平偏低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管理水平也影响其发展。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多数乡村地区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交通极不便利,今后旅游业的发展应该把旅游景观有效整合纳入到基础设施规划中去,很多地区在这两方面做得还不够,间接影响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对部分乡村旅游案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地方政府主要将精力投入到其它的产业中,基础设施主要包含了交通道路的规划、景区内观景休息场所的建设以及医疗、厕所等场地的建设。由于配套的基础设施的修建不是十分完备,也加剧了管理的困难。还有一些人为的环境破坏问题,没有提前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也会造成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不良影响。其次是市场服务和监管方面。对于商家来说,由于受到新兴科技的影响,如果市场服务缺位,某些商户的利益明显受到了损害却找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从侧面表现出当前旅游经济市场的的服务制度落实得不够,使市场主体利益受损,会影响商户参与和投入的积极性。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也会影响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例如食品乱价、以次充好的出现。一些村民为了获取更多的收入,运用虚假方式或者假冒伪劣商品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也会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口碑。从管理方面来说,由于管理人员数量有限,加上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不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四)专业人才缺乏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导致大量人才涌入城市,以获得更多的薪酬和更好的发展空间。虽然国家大力支持农村人才的引进,但是相对来说,目前乡村地区的各类人才仍然相对较少,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具有良好的旅游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经验的人员数量相对有限。对于乡村旅游经济的开发来说,部分管理人才缺少新时期旅游管理的经验,还有部分建设家乡,扎根基层的高学历人才,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理论基础,但是缺乏足够的旅游产业相关的管理经验,只有通过实践的历练,才能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壮大,逐渐成长。因此,目前专业人才呈现明显不足的情况。(五)品牌影响力很小对于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来说,在发展之初并没有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对于村落的发展主题并不是十分的明确,只是简单的强调绿色经济,并没有着力打造属于自己风格和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由于当地村民对于品牌认知不足,在日常的旅游推广中,村民也没有想过为自己的村落,推广当地的旅游产品品牌,也没有想过更好的促进其旅游经济发展。再加上传播范围的限制,其品牌影响力呈现明显不足。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以赤峰市宁城县为例(一)采用集约化的发展方式经营方式的粗放性并没有将农村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改变其原有的发展方式,综合利用各种力量,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破坏环境的现象进行整治。控制乡村经济中农家增长的数量,在保证其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对赤峰市宁城县调查中,了解小城子镇宁南村之前是村庄破旧,卫生状况不好,经济发展缓慢,没有支柱产业。如今的宁南村则出现了新的模样:走入村中,一排排整齐干净的道路,一座座风景秀美的院墙,路旁便是绿树和鲜花,建成绿发小城、30万吨果蔬集散中心、扶贫产业园、移民产业园等多个规模项目。对于宁南村的蝶变,得益于政府主导以及人才引进,一些学成归来的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村落建设中,带领大家治理村庄,同时,结合当地的特色,发展乡村的旅游,带助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

     。. .。

     。

     The Industrial Study |

     产业研究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40(二)运用现代科技创新宣传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们可接受到信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网络、手机及一些新型的电商、App等等。赤峰市宁城县的乡村旅游在宣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些现代的技术手段,真正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旅游景点。可以通过拍摄一些记录短片和一些当地的风俗,特色的文化等等,利用网络传播的快捷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同时,也可以加强当地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管理,让相关的人员通过其它自媒体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宣传。比如宁城县的小城子镇推出了“相约醉美小城”的旅游微信公众号,从2018年1月起开通,每月会发布两期6篇围绕旅游文化主题的文章,目前单篇最高阅读量达7千多人次,有力的提高了对外宣传的力度,提升了小城子镇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三)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在对乡村旅游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管理水平不足成为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当地配套基础设施不是十分健全,再加上欠缺足够的旅游管理经验,加大了当地政府和其他机构的管理难度。通过积极的向上级政府申请建设乡村经济旅游的项目,让其帮助村落更好的完成与乡村经济相关的配套设施的建设。政府可也进一步加大扶持,主要包括智力支持,资金支持和其它配套制度的支持。赤峰市宁城县的乡村经济正是加强管理,并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才实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宁南村党支部书记从抓村班子建设入手,坚持规范化管理,工作中“推功揽过”,在基础设施完备的情况下,加大对当地的村民进行相关的服务培训,提供更加多样的旅游项目,帮助其礼貌的对待慕名而来的不同游客,为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感做准备。最终改变了宁南村产业不强、班子软弱、环境较差的老旧面貌,让宁南村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取得了很大成就。(四)加快乡村旅游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针对乡村旅游当地管理人才出现不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政府和学校可以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些人才支持。可以鼓励学生报考旅游相关的专业,学成之后,可以回乡做贡献;可以出台一些相关的人才引进的政策,鼓励人才的回流。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可以针对性的培养一些专业的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不仅仅培养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需要注重其实践的锻炼。在平时的学习中,学校可以加强与相关村里管理人员的联系,带领学生去实地实践,将所学知识充分的结合到实际运用中。同时,还可以请一些有经验的管理的专家,来到村落,实地的勘察指导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宁城县小城子镇乡村旅游产业取得成就,也要得益于人才强有力支撑。宁南村党支部书记2014年大学毕业返乡创业,2019年年初担任村支部书记,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毕业于西北大学的返乡创业大学生不但自己加入其中,还组织母校师生,到村镇建设乡村振兴的实践基地,推行电子商务,制定垃圾分类方案,在全村推广旅游服务培训,为帮助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特长。从宁南村的实践经验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才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五)重视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想要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更好更快,其品牌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品牌对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来说,是其持续不断发展的动力。乡村旅游也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让大家都可以记住这个地方,并且想要来这个地方参观或者旅游。打造品牌首先要明确当地乡村经济的定位。在初期建设过程中,农村旅游经济更加强调的是绿色、无公害。在宣传过程中,可以突出地方特点,需要将品牌元素与...

    篇八: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

    县关于加快推动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某某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域治理重要论述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推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县情。某某县位于延安市西北部,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脚陕北的“第一站”,是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也是陕北地区重要的石油资源大县。全县总面积 3791.5 平方公里,地貌由“八川两涧两大山区”构成,海拔 1233-1809米,年均气温 7.8℃,无霜期 150 天左右,降雨量 480 毫米。全县辖 8 镇 1 街道,91 个村 8 个城市社区,总人口 14.6 万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多项荣誉。

     。

     (二)主要成就。“十三五”以来,某某县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科学确立了“全市争先进、全省创(保)

     ‘十强’”的奋斗目标和“转型为纲、项目为王”的发展路径,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2021 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10.5 亿元,增长 4%;地方财政收入 12.3 亿元,增长 4.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40859 元、14531 元,增长 7.1%、11.4%。20 某某年县域综合实力跻身“全省践行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第 3 位,2021 年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 69位。一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石油产能稳定在 540 万吨左右,新能源并网发电 68.5 万千瓦,金马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到25 家。“3+3+某”富民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发展山地苹果 11.7万亩,养殖、特色种植、设施农业稳步发展。创建 3a 级以上景区 4 家,文化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希望 30 万头生猪养殖、330kv 输变电站等一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三次产业比由 20 某某年的 3.5:80.7:15.8调整为 20 某某年的 4.9:71.9:23.2。二是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完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省级试点任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各类市场主体突破 1.1 万户。强化“招商第一”理念,涵养开放思维、开放心态,签约招引项目 93 个,到位资金 242 亿元。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吴定高速、洛河大道竣工通车,洛滨路、长征街改造工程建成投用,城镇化率达到 64%。加强生态治理和污染防治,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

     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三是民生福祉持续增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52 个贫困村、4646 户 12622 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某某县入选“20 某某中国西部地区县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典型案例优秀县市”。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市政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社会文明程度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稳居全市县区第一方阵,健康某某建设成效明显,国家卫生县城顺利通过复审。科技馆、图书馆、历史博物馆、体育综合训练馆相继建成投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守护了全县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机遇挑战

     。

     (一)存在问题。“十三五”以来,某某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正在积聚,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基础不够牢固。从产能释放看,尽管原油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但原油产量有所下降;从项目拉动看,储备项目成熟度不高,尤其是缺乏拉动性强的产业类项目;从资金投入看,县级财政自给率仅为 36.9%,用于发展的资金极为有限,经济增长急需有力支撑。二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某某属于典型的能源资源县,农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农业占比不足 5%;以石油为主的采矿业占工业的比重在 90%左右、占 gdp 比重在80%左右,一油独大、油主沉浮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缺少

     高端能化项目,油气资源就地转化率低,新能源、特色养殖等后续接替产业规模较小,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培育不足,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三是工业园区承载能力不足。县域工业园区首位产业不够突出、入驻企业少、科创能力薄弱、亩均效益偏低。2021 年,园区完成营业收入 7.4 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 4.7 亿元,而 20 某某年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平均营业收入为 69 亿元,“十四五”末全市县域产业园区产值目标为 20 亿元,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发展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四是生态环境制约因素较多。某某县属于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境内丘陵沟壑多、川道平地少,适宜开发的土地有限;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时空分布与发展需求不匹配;虽然多年来坚持不懈推进生态建设,但生态环境整体脆弱仍然是明显短板,一定程度限制了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水平和承载能力。五是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2021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40859 元、14531 元,分别是全国的 86.2%、76.8%,处在全国落后位次,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 1.5 个百分点。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从 20 某某年的 21154 元扩大到 2021 年的 26328 元。

     (二)面临机遇。尽管某某县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面临诸多有利机遇。一是区域发展战略机遇。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省上支持建设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市上着力打造洛河经济带,为某某县破解发展质量不高、增长方式单一、对外开放不足等突出问题指明了方向。二是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然会加速释放经济增长内需潜力,推动制造业企业和项目向西部转移。某某县特色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具备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三是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乡村振兴是统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一系列具体而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必将为某某县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来利好。

     三、对策建议

     (一)坚持以目标导向引领高质量发展方向。某某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十八届人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蓝图,提出“123456”发展思路:以提升“陕西十强县”位次为目标;突破“强县富民两个核心指标”,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300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 2 万元;狠抓“三件大事”,即乡村振兴、天然气开发转化利用、新能源开发;推进“四

     项民生任务”,即争取白龙江引水工程开工建设、贯通吴华高速、抓好“十五项”创建、实施沿黄流域百万亩绿色生态屏障项目;实现“五个稳步提升”,即教育卫生质量、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品质、退耕还林成果、原油产量、民营经济体量稳步提升;实施“六个百工程”,即“百亿清洁能源工程”“百万畜牧养殖工程”“百景旅游示范工程”“百企创业创新工程”“百村振兴建设工程”“百里洛河生态工程”。

     (二)坚持以产业转型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某某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调结构、促转型步伐,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深化工业内部转型。深入实施“稳油增气扩电”战略,坚持科技兴油,扩大天然气勘探开发,板块推进风电光电产业,加快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项目、天然气净化、轻烃加工等高端能化项目,构建多点支撑的工业格局。二是壮大农业主导产业。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果畜产业提速、棚栽产业提档、特色产业提质、经营主体提量、集体经济提效”的思路,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3+3+某”现代农业产业,整村、整镇打造“三品一标”农特产品,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集中力量培育壮大农民增收致富的百年产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耕地保护,加快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推进服务业挖潜扩能。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完善县

     域商业体系,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推动商贸流通、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促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迈进,持续释放城乡消费市场潜力,推动现代服务业精细化、数字化、品质化发展。四是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完善园区管理运营机制,以“亩均投资、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带动就业”论英雄,有序推进“腾笼换鸟”,狠抓新经济、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足”的高端产业引进,加大入园企业技术创新、品牌打造、市场营销、融资等方面扶持力度,努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产业高地、创新基地、产城融合示范区。

     (三)坚持以城镇建设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并举,功能、品质、文化并重,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一是创新理念优化城乡格局。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坚持整体规划、片区推进,系统开展“城市设计”“城市双修”,科学修编城市整体规划,加强闲置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精准策划包装城市更新项目,构建形成“县城带动、八镇支撑、多点辐射”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二是持续提升县城承载水平。实施县城更新行动,有序推进片区、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四大”改造,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快补齐市政

     公用、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等方面短板,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三是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高点建设 3 个镇、18个村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生态保护型、休闲旅游型、产业发展型、城郊集约型美丽乡村。按照“小而精、小而美、有特色”的思路,分步实施小城镇“双修”,努力打造连接县城、农村的中转站。

     (四)坚持以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打破陈旧观念,破除惯性思维,加大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是推深做实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持续提高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深化农村“三权分置”“三变”改革,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向基层放权赋能,理顺基层组织权责,打通基层社会治理堵点。统筹抓好物业管理、养老托幼等“小切口”改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二是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引领。紧扣省级创新示范县创建目标,主动对接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创新创业主阵地作用,瞄准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引进一批创新型科技型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广泛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加快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着力构建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发展模式。三是

     深化拓展对外开放合作。树牢项目为王、招商第一的理念,优化调整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全面推行县长、局长、镇长“三长”招商行动,引导更多带动性、引领性强的企业和项目落地某某,做大新能源、畜牧业“两个”产业板块,补齐能化业、制造业“两条”产业链,以高质量项目、高质量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洛河经济带建设,积极推进白龙江引水等区域重大工程,推动与周边市县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功能互补、民生互惠。四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水平。强化“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站在“企业侧”和“群众侧”,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落实减税降费等纾困惠企政策,全面实施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大个体”、小商户“三年成长计划”,壮大“五上”企业规模,推动市场主体由数量向质量快速增长,有效发挥带动就业、稳定经济、改善民生等重要作用。

     (五)坚持以生态建设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抓好生态保护、治理和修复,统筹生态资源开发利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加速释放生态效益,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一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科学把握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更加均衡、更可持续。落实“林长制”,

     加强林木资源封禁管护,加大退化林修复和低效林改造力度,打造以百万亩绿色生态屏障、百万亩森林质量提升为主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努力让“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这块金字招牌更加靓丽。二是铁腕抓好污染防治。以系统治水为重点,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北洛河等重点河流生态治理和修复,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固废和污油泥处置,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坚持“减煤、控车、抑尘、禁燃、治源”并举,加快推进城区煤改气供热改革、农村清洁取暖等项目建设进度,促进空气质量持续好转。三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变,大力发展中药材、林下养殖、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探索发展林业碳汇交易、国家储备林建设...

    篇九: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

    本文以生态美学这个新的视角切入贵州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围绕生态美学思想层层递进,展开论述。本文第一部分对生态美学与贵州旅游业的关系进行探讨。以“ 生态” 与贵州旅游业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生态学思想与贵州旅游业的关系在于指导旅游业“ 反哺” 生态;美学与贵州旅游业的关系在于指导旅游业按照美学标准建设,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生态美学与贵州旅游业的关系在于它可以作为方法论引领贵州旅游业走上生态之路。本文第二部分从生态美学角度对贵州旅游资源进行专门探讨,对贵州旅游资源中的自然生态系统及文化生态系统的生态美价值进行分析。这一部分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贵州的气候条件视为特色旅游资源,并对“ 文化千岛” 这个概念阐释为文化生态系统,进行生态美价值的剖析。第三部分对贵州旅游业各环节的建设进行生态美学探讨,最后得出结论,贵州旅游业要以生态美学为指导,发展“ 大生态旅游” 。这一部分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生态“ 审美场” 引入对贵州旅游环境的评价:对贵州的旅游热潮进行冷静思考,并且将“ 大生态旅游” 概念引入对贵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讨论。关键词:生态美学贵州特色旅游}l}oI■■■■■I『L■■■■—■■■■『

     Sum m aryTheecol ogi calofaestheti ctouri sm w hi l e G ui zhoutothe newperspecti veofaroundthe constructi onanddevel opm entecol ogi calaestheti ci deastouri smatprogressi onrel ati ons G ui zhou expl ore” ecol ogi cal ” andG ui zhou touri sm rel ati onspoi nt expl oredand reached the fol l ow i ng concl usi ons:ecol ogyand therel ati onshi pw i th G ui zhoutouri smgui detouri sm i s” practi si ng” eco;Aestheti ctouri smgui detouri smi n accordance w i th the aestheti c standards ofbui l di ng.m eettheaestheti c needs of touri sts;G ui zhouaestheti c andecol ogi caltostart w i th.Thefi rstpartofthe aestheti c andecol ogi calrel ati onshi p w i th G ni zhoatouri smas arel ati onshi ptouri smroadperspecti vef rom G ui zhouthe G ui zhou naturali ni tssi gni fi cancel i esi n m ethodol ogythe ecol ogi calcan l eadtoecol ogi calofG ui zhou.Thetouri sm resources devoted to expl oretouri sm resources ofandecosystemecol ogyU .S.cul tural val ues foranal ysi si rm ovati ons i S:w i l lthe w eather condi ti ons as w i th G ui zhou touri smresources.andsecond part ofaestheti cecosystem sThi spartof” cul turaI i sl ands” to expl ai ntheconceptof cul turaJ ecosystem sandecol ogi calval ueof theU .S.anal ysi s.Thethi rdpartfi nal l yconcl udedforthedevel opm enti nnovati ons i n:ecol ogi cal ” aestheti c grounds.” thei ntroducti on of G ui zhou touri smenvi ronm ent eval uati on;G ui zhou to the touri smboom ,di spassi onate refl ecti on,and” CCO —touri sm ” toi ntroducethe conceptG ui zhou.of the G ui zhou touri sm l i nkbui l di ng ecol ogi calthatthe G ui zhou touri smgui deCCO —touri sm .’ ’ Thi saestheti c expl ore,andto theecol ogi calaestheti cof ” bi gpartofofsustai nabl e touri smdevel opm enti nKeyw ord:ecol ogi calcharacteri sti cs aestheti cG ui zhouspeci altouri sm

     刖吾“ 我的家乡在贵州,美丽的景色看不够” ①。这里既是中国最大的喀斯特地质分布区,几乎囊括了世界上现有的所有岩溶景观形态,奇特而优美:又有被国内地质专家认定为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成熟、最壮观的丹霞地貌,色彩如烈火一般的砂岩与翠绿的原始森林( 特别是全球同纬度唯一幸存的桫椤原生林) 、竹海形成奇妙的组合。这里是被王阳明称为“ 连亘万里,际无天际” 的“ 山的海洋” ,又是水的世界,上千条的大小河流把山切割为无数的峡谷,从而又形成数不清的激流、瀑布,“ 一溪悬捣,万练飞空” 、“ 捣珠崩玉,飞沫反涌” 的气势使无数游客倾倒、迷醉。孔子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在贵州,仁者、智者都可以找到他们的所乐,贵州的山山水水不仅可以使仁者、智者的人格更加完善,而且,异常美丽的风景还可能使更多的人成为仁者、智者。贵州还是一个奇丽的生物“ 王国” ,珍稀的动植物令人眼花缭乱,惊异于它们的生命之美⋯⋯这些都与贵州良好的气候条件相辅相成,构成鲜活美丽的自然生态世界。贵州又是一座活的文化“ 博物馆” ,多彩而和谐的贵州文化与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相映成趣。既有以齐名于北京周口店的“ 观音洞” 为代表的远古文明,盛极一时又神秘消失的“ 夜郎文化” ,也有近代历史上的“ 科甲挺秀” 、意义深远的“ 龙场悟道” 以及影响世界的“ 阳明学说” 的传播,还有现代历史上占重要地位的“ 长征文化” 、抗战文化等,更有代表贵州特色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贵州是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分支众多,形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交融,既原始、古朴、又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态系统,“ 苗岭青青好做伴,布依酒香醉心头,侗家的歌甜满山飞” ②,而这只是贵州“ 文化千岛” 的一角。总之,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具有独特性。在这个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系统中,呈现出来的是处处皆( D②摘自清风倒,徐沛东曲《多彩贵州》

     美景的迷人景象。贵州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成为一个旅游审美王国。“ 贵州真多彩,多彩数贵州。你到贵州走一走,不禁纵情放歌喉” ①。这是我省实现旅游大省战略目标的良好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贵州旅游资源的品位和特色以及旅游业的发展都无从谈起。巩固和强化这一基础,是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贵州旅游业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强势扩张的新时期,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是要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我认为,其中有两个问题尤其不能忽视:一是对脆弱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破坏。大众旅游热潮为贵州带来不断增长、越来越可观的旅游收入,但也对脆弱的生态形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如景区水质污染、基础设旌建设与自然景观不够和谐等。而我省少数民族文化有的处于较低层次的自发状态,系统发掘和整理提升不够,面对旅游业的大发展而造成的大开放,随着少数民族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文化传统也存在“ 异化” 的危险。这些问题对贵州旅游业的根基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二是缺少美学思想的指导。按照美的原则,建设具有贵州特色的审美体系,对于提高旅游业整体质量,实施“ 精品战略” ,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省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思想修养、审美水平以及旅游业的建设中普遍缺少审美意识,旅游产品不能很好地适应旅游者的审美需求,尚未形成特色鲜明、品位较高的审美风格。旅游业整体上仍然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上述两个问题可能会对我省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长远性、根本性的影响,必须及早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唯有如此,才能成为旅游者“ 一见钟情的地方” ②,使他们“ 只要牵手一回,就会记在心上” ③。本人从事旅游实践及教学十二年,一往情深地热爱这个行业。学习美学之后,开始逐步以美学的思想重新审视旅游业。“ 非典” 之后,贵州旅游出现了从未有①摘自清风词,徐沛东曲《多彩贵州》②③摘自清风词,孟庆云曲《贵州恋歌》l

     过的“ 高热” 现象。我既为贵州旅游高速发展感到由衷地高兴,同时也对贵州I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2003年,第二届全国生态荚学会议在贵州大学召开,我第一次接触了生态美学思想。通过这之后的了解、学习,逐渐认识到融合了生态学理论与美学理论的这一思想对于建设良好生态,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并且我越来越坚定地认为,生态美学理论应当成为贵州旅游业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思想。以生态学、美学考察贵州旅游业虽已有前人,但尚未成为体系,而以生态美学理论来考察贵州旅游业更是一个重要的新课题。于是,有了以此文作为我的毕业论文的动机,一方面以此对诸位导师三年来孜孜不倦的教诲表示真挚的谢意:另一方面以此答谢三年来父母对我学习的不断支持、鞭策与鼓励,使我在思想境界方面有所提高:再者,以此献给我所热爱的旅游业。希望通过对这一新兴理论的解读,为贵州稳步、持续地发展本省特色旅游业之路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I■■■■I●『}L■■I_-■■■_-r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贵州旅游——坚持生态美学观,发展贵州特色旅游一、生态美学与贵州特色旅游( 一) 生态学思想与贵州特色旅游“ 生态” 这个词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地、各阶层、各年龄的人们所耳熟能详,并且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甚至生态环境的好坏,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对某一个地区褒贬态度的决定性因素。但是“ 生态” 的含义、结构、特点、意义等则不为大众了解、关心。从旅游的角度看,近些年来,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地区为大众游客向往,甚至趋之若鹜。大众游客普遍只享受良好生态带来的美感,而对于它的脆弱性漠不关心,只知索取,不懂回报,甚至有意破坏,如折损旅游景区内花草树木,践踏、坐卧草坪,甚至进行烧烤、野炊等。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旅游业从业人员甚至管理人员也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盲目地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展大众旅游,因此造成了很多破坏生态的恶果,而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几乎是无法再生的。这种情况在贵州旅游业的建设中同样存在,甚至有些地方很严重,成为贵州旅游业发展道路旁的“ 定时炸弹” ,危及贵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发展旅游业,我们首先要对“ 生态” 及其与贵州旅游业的关系加以正确认识。1、“ 生态” 的定义及内涵何谓“ 生态”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 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可以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信息:其一,“ 生态” 是生物生命存在、发展的样式和状态。在狭义上,是个别生命体的生命特征,是局部性的、个性的;在广义上,是所有的生命体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是整体性的生态系统;其二,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解读,生物体与“ 一定的自然环境” 密切关联、不可分割,“ 一定的自然环境” 是“ 生态” 得以展示的空间和基础。;}-■■■■■I●f}■●●■■■■■■■r

     那么,“ 生物” 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 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 。这是一个极其广泛的定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人” 作为一种“ 生物” ,是与自然界密不可分的,与其它生物平等,同样是“ 生态” 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指出的:“ 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①这段话正确指出了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既依生又斗争,但最根本的是依生,人类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界,一切行为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不能破坏自然环境,这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前提;斗争的前提是“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否则,就成为盲目地与自然为敌,其结果必将是人类的异化和灾难。这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为我们提出的正确的生态思想。“ 生态” 的内涵是什么?直观地看,“ 生态” 是生物生命存在、发展的样式和状态。这是怎样的状态?是生生不息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状态。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 生态” 都是生物内在生命活力自由绽放的样态,生物体是“ 生态”的载体,生物的内在生命力是“ 生态” 形成的内因。2、“ 生态” 的基本结构作为生物生命样态的总称,“ 生态” 具有多样性,可以笼统地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类。这似乎与前文引述的恩格斯著名论断相矛盾,其实不然。诚然,人类首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与万物平等的。但另一方面,人类又是独立的,这是从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劳动来说的。人类能够自觉地劳动,因此可以对自然界加以认识,并且在亲和自然界,顺应自然界,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其能动地利用、改造,从而实现对自然界的“ 统治” 。因此,我们可以①《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518页0

     认为,“ 生态” 的基本结构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这两方面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自然生态是生态系统的基础部分,是人文生态的基础;人文生态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对自然生态的补充。在完整的生态系统中,二者缺一不可,相互交融。二者和谐共生,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声。3、生态的特点生态具有诸多特性。首先是其内在生命力的鲜活性,其次是丰富多样性,这是生态的审美特性,最为人们喜爱:然而,最值得关注的是以下特性:( 1) 原生性。生物的生命样态具有不可改变的特性。每一种生物体都具有鲜明的生命个性,因此,生态系统才充满活力,丰富多彩。一旦某种生物的生命个性发生变异,则这种生物就不复存在。当今社会倡导改善生态环境,其前提是尊重各种生物的生命个性。很多城市花费大量财力购置珍贵树种美化城市,这本不是坏事,但如果不充分了解这些树木的生命个性,就会事与愿违。这种例子已不鲜见。( 2) 脆弱性。生态系统是丰富多彩的,各种生物按照“ 物竞天择” 的自然规律生存、发展着。很多生物有...

    篇十: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

    代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县域所选择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县特色的县域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总结。县域经济最大的特色在于农业生产,县域经济与“农”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县域经济的发展时期,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紧密相连。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市场经济、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以及人文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和制约,并且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也不同,县域经济发展也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

     一、县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县域工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生产层次低。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县域工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部分县域虽然存在很多工业企业,但企业的规模体量普遍较小、骨干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且工业产业的层次较低,并存在着重复建设、分散不聚集、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县域工业企业仍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力。

     (二)县域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高效农业不充分。县域掌握最丰富的农业土地资源,但农业产业的组织化水平与市场化水平偏低,小规模的生产养殖、合作社模式的购销模式、传统大田托管种植等传统农业仍占比较大,标准化农田建设、现代高效农业

     和高附加值农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

     (三)县域民营经济质量不高,经济增长力不足。县一级政府虽然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外部招商引资政策及本土企业发展支持政策,但是在整体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尤其是大部分本地民营企业缺乏发展影响力、缺少带动就业能力及高科技含量低等缺点,现存民营经济基本为初级加工处理的企业或依托本地资源限制的企业,很难有效地支撑县域经济增长。

     (四)县域基础建设落后,功能发挥不到位。由于县域乡镇企业数量的逐步减少、农民依靠农业收入的减少、各级财政支付能力的弱化、城镇建设市场化运作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县域城镇基础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放慢。同时城镇乡村的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落后,影响到县域城镇应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从而导致县域城镇吸纳和转移农业人口的数量在下降,聚集生产要素能力的下降。

     (五)县域农民收入多元化,农业产业需要保护。县域农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农民收入的增长不再是从农业种植生产中获利,而是从外出务工、务商中获利,这就需要县域来创造新的县域二三产业的就业机会,从而留住外出人口,支持鼓励并指导引导外出人口返乡创业就业;同时外出务工务商导致农业产业的人口流失,就需要创新农业农村制度来保护农业这一弱质产业。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思想

     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应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生产收入、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劳动力的转移等方面。县域经济的发展,基础工作是加速“三农”问题,突破口是 加速农业产业工业化进程。“三农”问题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整个县域经济的工作要以“三农”问题来解决。加速县域农业产业工业化进程,需要县域发展总体上要通过产业工业化来推动提升,其中农产品的增值需要依靠工业来转变,农业生产劳动力转移需要依靠工业来吸引,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要以工业发展来创造市场需求和积累社会资金等。因此,在县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工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立足“三农”抓“三农”。“三农”要“三化”,即农村城市化、农民居民化、农业工业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三农”工作的整体思想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工业化水平,才能促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非农劳动力的转变。

     (二)跳出“县域”抓“县域”。县域经济发展要从县域资源的转变,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我们的眼光切不可被行政区划的边界框住,要打破行政区划边界的界定,实现“走出去”、“请进来”,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和重组资源,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对当地没有优质自然资源的,同样可以利用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等先天优势来吸引外部资源聚合成当地的优势资源。

     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方法 县域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又是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强化工 业主导地位,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把产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把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瞄准产业细分领域,立足县域资源和产业基础促进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引导、规划,着力打造和培育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升级,在有效市场的基础上,推动工业转型和升级。

     一是扶持本地重点企业。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产业园区项目建设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本地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二要加强招商引资条件。不断优化县域招商引资机制,创造营造优质的招商项目“经商、营商”环境,招商引资落地企业放心大胆干。

     三是促进开放的合作关系。坚决鼓励县域本土企业走资产重组并购、企业上市、科技创新和质量品牌建设提升之路,提升县域产业生产层次。

     (二)优化发展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牢固塑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导思想。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适应农业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发展绿色高质量发展

     高附加值农业。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和实施绿色农业生产标准,推进绿色种养、生态循环等绿色农业生产方式,使资源永续利用,农业生产生态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绿色农业工业化发展。大力推动绿色农业技术改造,推动农业工业化节能综合利用,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产品,完善绿色农业节能减排工作系统,从而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三)统筹城乡结合发展,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提高政府效能作为优化县域发展环境、厚植县域发展沃土的基础性工程。

     . 1. 增强县域承载能力。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打通区域间交通瓶颈,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县域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 2. 加速县域城镇建设。加快发展工业基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高、功能设施完善的新市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板块,就地吸纳农业农村转移人口的重要载体。

     . 3. 推动工业园区的提升。推动工业园区的建设,加强工业园区与邻近重点城市(群)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对接与协同发展,加强对高端、研发型、科技型企业的招商,推动县域产业升级和贸易升级。

     (四)三产带动一二产业,拓宽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的总称,具有就业容量大、具体行业广泛和发展潜力大等特点,依靠第三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两种:

     . 1. 批发市场带动模式。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在当地形成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引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浙江义乌、河北辛集和山东寿光等都是批发市场带动模式的典型。在批发市场的拉动下,浙江义乌拥有 130 多个加工生产各种小商品的专业村、专业乡镇。

     . 2.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有些县域尽管一二产业相对薄弱,但其县域内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优势。旅游业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可以带动周围众多行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基础较差的且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域来说,发展旅游业具有投资周期短、见效快且污染小的特点,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往往更有利于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县域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可能使县域经济得到超常的发展。

     (五)掀起全民创业热潮,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激励引导干部干事创业、企业创新创业、百姓兴家立业,积极引导群众打破小农经济意识和传统文化观念,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激活各类创业资源,形成“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生动局面。消除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把发展民营经济同县域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新上项目、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结合起来,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公有经济改革,参与新上项目投资入股,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返乡创业热潮发展下去,也可能成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动农民创业的较好途径。

    推荐访问:浅谈某县经济发展要坚持发展生态型旅游业 旅游业 浅谈 要坚持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