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富文库网 - www.jycsjx.com 2024年05月20日 04:44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关于弘扬乡贤文化的思考2篇

    发布时间:2022-11-28 18:45:04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弘扬乡贤文化的思考2篇关于弘扬乡贤文化的思考 ·110·1102018年第8期生态产业文化自信视角下传统乡贤文化的传承路径分析—&mdash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弘扬乡贤文化的思考2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弘扬乡贤文化的思考2篇

    篇一:关于弘扬乡贤文化的思考

    iddot;110·110 2018年第8期 生态产业文化自信视角下传统乡贤文化的传承路径分析—— 以江西省“流坑古村”为例彭 丹(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摘 要:乡贤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未成为“过去”,它也不是静态的“博物馆”式存在,而是支撑村落复兴的精神根基,传承乡贤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对流坑古村乡贤文化传承载体—“文馆”书院的历史教育价值的梳理,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传承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村落乡贤文化的活态传承和村落发展。重振文化自信意识是乡贤文化发展的新定位。关键词:乡贤文化;教育价值;文化传承;流坑乡贤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8-08-0110乡贤是“生于其地而德业、学行著于世者”即地域性、知名度与道德观是乡贤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他们是乡村道德与文化的代言人。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组成部分,是历史的结晶,能够促进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能够坚定人们的文化自信。1. 传统村落乡贤文化的现代境遇乡贤文化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在现代化与城镇化的浪潮中,文化自信受到了挑战。本文主要从主体、载体与客体的视角分析乡贤文化的现代境遇,主体即乡贤,载体即进行教育的场所“文馆”书院,客体即教育对象。1.1 主体缺位导致乡贤文化发展的困境。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浪潮也席卷而来,乡村社会也急剧转型,难以抵挡汹涌而至的城市化浪潮,致使乡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量能人、贤人和精英涌进城市,乡贤文化的传承失去了最中坚的骨干力量。乡村面临人才危机,乡村文化的发展陷入困境。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广招各式人才,乡村中原有的知识分子、领导干部在退休后觉得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了,选择“告老还乡”,在家安度晚年。乡村教育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也退出历史舞台。乡贤文化的主体是乡贤—没有乡贤,乡贤文化无法形成;乡贤的流失、“隐居”,必然导致乡贤文化的式微。1.2 载体异化导致乡贤文化发展的萎缩。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作为最能体现乡贤文化的载体 —— 书院,却成了人们观览游玩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将乡贤文化进行特色打造。对于地方民众来说,开发乡贤文化资源只是增加本地经济收入的一种手段,至于其所包含的乡土思想、传承精神等,则显得虚无缥缈,可有可无。“文馆”书院是乡贤文化传承的载体,失去了它就等于乡贤文化失去其生长的“土壤”,势必导致其发展的萎缩。1.3 客体缺失导致乡贤文化发展不足。城镇化浪潮不仅吸走了农村大量能人、青年,使农村失去了教育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也带走了传承乡贤文化最新鲜的血液 —— 儿童。为了促进乡村的教育,国家和政府不断在改进教育政策,扶持农村的教育发展。可即便如此,有些村落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仍然未改变其经济贫穷、文化贫穷的、教育贫穷状态,教育失衡是无法避免的。村落的教育条件远远不及城市,家长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着想将孩子送进城上学。致使农村现在出现“空心化”、“空壳化”、“老年化”。孩子从小离开家乡,对家乡的文化也慢慢淡忘,接触更多的是多元文化的熏陶。教育对象即客体是延续乡贤文化的文脉,是乡贤文化绵延不续的动力。2. 文化自信背景下传统村落乡贤文化的传承路径文化自信源于历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那么要传承好文化也需要“反思传统”,汲取传统乡贤文化的宝贵智慧和经验,方可掌控乡贤文化的未来。先进的文化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敢于正视多元文化的挑战。2.1 固本培元,扩充乡贤主体。乡贤既是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也是发育和培养乡村社会发展内驱力的根本所在。拥有丰富资源的乡贤能够借助自身的话语权威对普通村民自身所处村落的传统文化、知识技能、道德礼仪的教化,是传承村落乡贤文化,培养新一代乡贤文化的重要力量。时代变迁带来的各种影响使得乡贤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乡贤主体的萎缩是乡贤文化发展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不忘推进文化建设。2.2 正确定位经济利益获取与社会效应间的关系。乡贤文化具有双重属性 : 历史性和地域性。建立长效性的统筹机制,引导民众正确认识乡贤文化的价值。着重突出借助传统乡贤文化净化民风的社会作用,将传承地方独特乡贤文化、打造特色人文旅游产业进行合理兼顾。2.3 加强政府与乡贤的合作,弘扬乡贤文化。弘扬乡贤文化,政府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政府应制定并改善乡村教育政策,完善教育设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由政府出面,乡贤组织文化活动,邀请包括本村及外地人参加活动,活动主题为探寻“乡贤文化的活的灵魂”宣传乡贤精神、道德、文化,弘扬乡贤文化。项目简介: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5)规划项目(15KS21)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及其治理研究。作者简介:彭丹(1991—),女,江西赣州人,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篇二:关于弘扬乡贤文化的思考

    参谋 三农问题- 52 -NONG JIA CAN MOU弘扬和培育乡贤文化的研究综述*向国川 强娇娇(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元,628017)【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农村的发展。乡贤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着乡村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弘扬和培育乡贤文化重在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重振村民的精神面貌,达到人人都是乡贤的效果,共同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关于对 2014 年以来国家政策文件关于乡贤文化的梳理以及学界对乡贤文化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内涵方面、价值、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以及主要困境、发展路径等的方面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同时起作用,如何将弘扬和培育乡贤文化统一到农村思政工作当中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下去。【关键词】新时代;乡贤文化;农村思政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农村的发展。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好蓝图。乡村振兴战略中就提到乡村文化建设,乡贤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着乡村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新时代农村发展也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传统的乡土观念受到城市和外来文化的挑战,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影响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乡村人员的大量流出,导致乡村出现空心化,乡村发展后继乏力。乡贤文化自古传承到今天,它是连接人与故乡的纽带,因此,我们必须深挖传统乡贤文化的优秀理念和思想精髓,壮大新时代的乡村建设主体的力量,推进新乡贤文化建设,实现乡村人才回流,破解农村发展困局,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出乡贤价值,体现乡贤文化价值。1  基于 2014 年以来国家政策文件的梳理2014 年 9 月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2015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2017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2018 年 9 月中共中央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2019 年 10 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通过对近 6 年以来中央政策关于乡贤文化的提到次数和相关表述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第一,培育乡贤、传承和发扬优秀乡贤文化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肯定了乡贤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肯定了乡贤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助力作用;第二,乡贤文化属于乡村文化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培育乡贤文化有助于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铸牢我们的根;第三,为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时代变迁,我们要在吸收传统乡贤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培育和建设新乡贤文化,不断丰富新乡贤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新乡贤文化的作用;第四,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人为本,不断拓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途径。2  基于对研究乡贤文化的相关文献的梳理随着与乡贤文化相关政策的出台,这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引发了学者们对乡贤文化的研究热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梳理来看,自 2014 年以来,对乡贤文化的研究突然增多,覆盖面广,总的来说,学界对乡贤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内涵方面的研究。要研究乡贤文化,离不开对其概念的界定和内涵的描述。首先是关于乡贤的概念界定,一般来说,乡贤的界定是脱胎于古代乡绅的概念,“‘乡贤’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是国家对有崇高威望、品德才学兼优、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社会贤达去世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后泛指在民间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人。”新乡贤是相对于旧乡贤而言的,与旧乡贤相比,新乡贤“新”在主体构成上面,它打破了人员构成的地域空间限制,凸显的是对乡村发展的贡献,即具有传统乡贤的精神又带有明显的时代特性。“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邵晓莹指出,新乡贤从理论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在土’乡贤、‘离土’乡贤和‘舶来’乡贤。”新乡贤具体来说,新乡贤的内涵应该包含五个方面:一是本土孕育的在乡民心中有威望、有好口碑的人、道德模范等;二是出自乡土,在外闯出一片天地,衣锦还乡后热心故乡的公益事业,参与乡村建设,并做出贡献的人;三是为地方做出突出贡献的外来人员;四是村里一些年纪大、辈分高、德高望重、对村里事务有很大发言权的人;五是“基层多元治理的结构中,新乡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扮演着“智库”的角色,不仅是政府顾问,还是正确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先进思想的宣传者,也致力于将思想转变为调节冲突、化解危机的行动。”对乡贤与新乡贤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以后,我们再来考察乡贤文化与新

     三农问题 农家参谋- 53 -NONG JIA CAN MOU乡贤文化的内涵。对与乡贤文化的界定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列举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冯思淇认为“乡贤文化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界定。狭义的乡贤文化是指这一地区历代明贤之士言行的积淀内化,属于精神层面的文化形态。广义的乡贤文化的内涵除了精神层面之外,还包括器物层面的祠堂、牌坊或功德碑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制度层面的乡规民约、乡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钟杭娣、刘淑兰认为“乡贤文化作为一种蕴含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教化乡民等时代内涵的地方性人文智慧的积淀,其显著的反哺桑梓、捐资助学、行善积德、经济回归等文化扶贫形态,对满足贫困者“德、志、智、教”需求具有较好效应”;王泉根认为“乡贤文化通常是县级基层地区研究本地历代名流时贤的德行贡献,用以弘文励教、建构和谐社会的文化理念与教化策略。”通过这些文献对乡贤文化的界定,我们发现乡贤文化是具有引导、教化作用的乡村本土物质具象和精神贡献积淀的总和。如果说“乡贤文化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在乡村的深刻体现,是乡村特有精神风貌的有力彰显”,那么新乡贤文化是既具有传统乡贤文化的内核又具有鲜明的当代特征,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和乡村实际。“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贤文化有了创新性的发展。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乡贤文化主体的变化;二是新乡贤历史使命有了新的变化;三是新乡贤参与乡村建设的方式有了新变化。”第二、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的价值方面的研究。乡贤文化有着道德教化和引领的作用,具体乡贤文化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阅读文献我们总结出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有伦理价值、时代价值两个方面的价值。伦理价值方面表现在:增强人们对乡土的认同,能够让人不忘乡土,紧握乡根,守住乡魂,塑造精神高地,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传承地域特色文化,丰富乡村老百姓精神生活,对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时代价值表现在:构建乡村多元化治理体系,促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塑造人本亲善的乡村治理灵魂,促进德治、法治与自治的有机结合与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实现价值引领作用,加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摆脱贫困局面,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思想源泉;重塑乡村治理主体,以人才资源强化内生基础。第三、研究乡贤文化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方面。这方面的文献一是研究乡贤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功能和作用。明确乡贤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乡贤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来源之一;明确乡贤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乡贤文化的地域性特色,具有亲民性;明确乡贤文化强力的导向和教育功能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推手作用,促使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转化为人们的现实行动。二是研究乡贤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困境。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形式单一固化,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不足,农民精神生活支柱缺失;乡村文化传统色彩过于浓厚,导致乡村文化自我建设能力不足,固化思想一时很难得到改变,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输入;在市场经济对农村思想行为的冲击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宣传和践行方面出现分裂。三是研究以乡贤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总结起来,路径包括: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乡贤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出新乡贤文化,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契合;重视激励机制的建设,为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制度提供保障,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通过多种方式培育乡贤,树立楷模,充分发挥乡贤的导向作用、引领作用,激发乡贤的建设热情,激发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除此之外,我认为以乡贤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还应该包括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农村思政工作落到实处,起到思想引领、行动标杆、践行常态的作用。第四、培育乡贤文化的困境及成因方面研究。乡村发展环境让乡贤文化培育面临困难。从自然环境环境来说,在现代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乡村自然环境恶化,村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乡村物质文明逐渐被摧毁,乡村居住环境遭到破坏,乡贤文化物质载体缺乏。从经济环境来讲,农村经济发展放缓,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乡贤文化发展经济保障不足。从人文环境来讲,乡村人员特别是乡村精英流失严重,承担乡贤文化发展的主体力量薄弱;现代多元思想的影响下,乡村传统道德力量衰微,乡贤文化的内生动力不足、外化作用不明显,缺乏有效的思想引领。从社会环境来讲,人们对乡村地区基层政府、传统乡贤的认同度降低,缺乏有效的乡贤政策与培育和保护乡贤文化的政策,乡贤文化发展缺少上层设计。在这些方面的影响下,乡贤文化发展举步维艰,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第五、培育乡贤文化的路径方面研究。针对乡贤文化培育面临困境,学者们根据一些地方实践经验,探讨破除困境的对策,寻找在现有条件下培育乡贤文化的路径。概括来讲,培育乡贤文化要从环境、主体和载体这三个方面来着手。从环境来讲,要构建和谐乡村环境,展现新农村风貌,塑造以人为本的乡村治理灵魂,充分挖掘和保护本地乡贤文化资源,保护和构建融入乡贤文化元素的地方建筑、文化景观。从主体来讲,加强新乡贤的分类培养,培育乡贤群体和乡先进集体,拓宽乡贤服务乡村的渠道。强调政府作用,完善新乡贤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促进村规民约的与时俱进,必须促进法治精神与村规民约的融合。强调政府参与乡贤文化实践,构建新型基层自治治理文化。鼓励乡贤参与到乡村治理当中,充分发挥乡贤文化的社会功能。从培育乡贤文化的载体来讲,“首先,要将乡贤文化寓于乡村建设活动的管理之中。其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日常活动,寓乡贤文化建设于日常活动之中。最大程度地运用好信息时代的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微信、微博等,传颂先进事迹,让村民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乡贤高尚道德情操的感染和熏陶,获得精神的洗礼和道德境界的提升,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3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乡贤文化培育研究的思考谈乡贤文化就必须谈乡贤,谈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实现就必须谈思想教育和引领作用。弘扬和培育乡贤文化重在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重振村民的精神面貌,达到人人都是乡贤的效果,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同时起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如何将弘扬和培育乡贤文化统一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乡贤文化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实现耦合的内在机理应该是怎么样的;弘扬和培育乡贤文化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理念、功效发挥有什么异同?在现有的

     农家参谋 三农问题- 54 -NONG JIA CAN MOU文献当中略有提及,但没有深入研究下去,因此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下去。作者简介:向国川,男,教师,研究方向:国际政治。强娇娇,女,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现实问题。基金项目: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米仓山地区农村乡贤文化培育研究(项目编号:SCXN2019-017)。注释1 吴雄妹 . 乡贤文化与现代乡村治理——基于江西省乐平市乡村治理实践分析 [J]. 地方治理研究 ,2016(3):66.2 李 思 琪 . 新 乡 贤 : 价 值、 祛 弊 与 发 展 路 径 [J]....

    推荐访问:关于弘扬乡贤文化的思考 乡贤 思考 文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