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富文库网 - www.jycsjx.com 2024年05月20日 22:50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材料6篇

    发布时间:2022-11-28 19:25:01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材料6篇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材料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年7月第13期教学革新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和物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材料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材料6篇

    篇一: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材料

    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 年 7 月第 13 期教学革新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而精神文明中的思想建设,要依靠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实现。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1] 。

     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始终坚守着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的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坚定立场,这些宝贵的经验在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中也应得到继承。

     纵观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管在古代、近代、还是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化都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实践,也作用于实践。1 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存在的问题1.1 小学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当前,存在着部分学校的教学目标以学习成绩为主,不重视甚至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规范的思政课教育体系及思政专业教师。

     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是专职教师,也不把思政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灌输书本知识,并没有联系社会实际情况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就很空洞无聊,学生也就不喜欢上思政课,课堂效果也达不到预期。即使有些学校有专门的思政课,也认真开展思政课,但是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没有新意,吸引不了学生,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

     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些学生也自然会形成思政课不重要的思维 [2] 。1.2 中学思政课存在的问题1.2.1 社会现实与教材的脱节虽然中学的思政课受到了一定的重视, 但是对实际的社会问题关注度不够。

     教师更注重教材知识的灌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赵秋1 ,喻婷婷 2 ,张琳薇 2( 1. 成都师范学院 教务处,四川成都 611130 ; 2. 成都师范学院 马克主义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青少年是民族进步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而要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离不开的就是教育。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所遵循的准则,立德就是通过德育来正面地感化人、激励人、塑造人;树人就是以人为本来达到改变人、发展人、使人成为更好的人。

     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实现立德树人不仅要靠家教家风的熏陶,更离不开学校思政课的开展。关键词:新时代;中小学校;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206 ( 2021 )

     07 ( a )

     -0045-03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in the New EraZHAO Qiu 1 , YU Tingting 2 , ZHANG Linwei 2(1.Academic Affairs Office of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611130, China;2. School of Marxism,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611130, China)Abstract: Teenagers are the hope of national progress and the future of China. Education is indispensable forthem to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 outlook on life and world outlook, have deep feelings of family and country, and sup-port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ducation is the great plan ofthe country and the party, which undertake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has been the principle followed by Chinese people since ancient times. Estab-lishing morality is to influence, inspire and shape people positively through moral education; cultivating people is tochange people, develop people and make people become better people based on people.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to achieve moral education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style, but also on the development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Key words: New era;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课题项目:教育部 2020 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014389016 )”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赵秋( 1975- ),女,四川泸州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课程教学。45 - -

     教学革新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 年 7 月第 13 期输,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内心真正的情感态度,与学生的交流也不够频繁,在如今的大变局中,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应该成为我们思政课研究的具体事例,以此使思政课教学更具象化,使学生理解更到位。提高中学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需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3] 。这样也会提高学生对社会、国家的关注,也可以避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1.2.2 学生兴趣不高思政课本来就是一门理论性学科, 学生的兴趣相对较小,再加上种种原因,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也比如前面所说的小学思政课问题的影响, 让他们即使在中学也提不起对思政课的兴趣, 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被动地接受思政知识, 并没有深入到他们的思想层面。1.2.3 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有待增强这也是思政课存在的重点问题之一, 缺乏专业的中学思政课教师, 学校以及教育部门也对中学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

     这导致了学校思政课堂教学的不专业,不能发挥思政课的真正作用。2 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的创新教学策略及建议2.1 学习国家政策文件,厘清思政课改革思路2.1.1 学习文件精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2019 年 10 月 14 日,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的通知》,研究并制定了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为办好思政课提出了具体的方向: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二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三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四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五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六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七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八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 [4] 。2.1.2 成立改革创新小组,强化思政教师培训各地组织、宣传、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要主动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认真贯彻实施上诉文件内容,积极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学校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出一批思政课教师进行培养,提高思政教师的思想道德政治素养,多招收专业对口的思政课教师。认真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办好思政课的 “八个统一”,学校可组织专门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小组,针对本校的情况以及结合国家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

     定期对思政教师进行培训,坚定理想信念,多参加国家或者各教育组织所举办的讲座或者其他思政学术活动 [5] 。

     在结合社会实际的同时也要紧扣教材,把实际与理论进行有机结合。

     思政教师也应该进行集体的备课,定期开展示范课,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2.2 实施情境探究教学法,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 教师和学生都感受到较大的压力, 这不利于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 也不利于为实施主题情景探究式教学创设必要的条件。要想有效实施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法,教师需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而呈现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是通过文本引入知识,还是用多媒体引入知识;是采取叙事引入还是播放引入。

     在课程深入过程中,教师是采用文字推动,还是视音频推动;是教师推动还是学生推动;总结政治知识时,是由学生自主归纳还是由教师归纳。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深入考虑, 这样才能使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法落于实处。

     比如在讲解《市场配置资源》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一些学生有着较强的文字解析能力,而教材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教师在引入这部分知识时可以采取文本引入的方式; 在讲解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通俗易懂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掌握市场信息;在课后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采取图片形式, 让学生结合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并以某一品牌店的健康长远发展拟定商业计划书,真正实现“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新课标要求。2.3 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可以结合各种电子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思政课的内容涉猎广泛,可以采取的素材也多样, 这也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平时要善于把生活中的事情转化成教学的素材。教师也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发现不一样的思政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 在看电影的时候可以想想这部电影的主题或者某个情节是符合思政课教材的教学内容, 上课时通过电影来引入一节课的正题或者通过对一部电影的讲解来讲授整节课的核心,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也达到了教学目标。要善于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来与教学相结合, 这样就可以使思政课由抽象变为具象、由空洞变得有趣、由理论化为实践,要少一些空洞的说教,多一些情感的熏陶。2.4 学校应完善激励机制,让思政课程活起来学校对学生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思政课,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举办相应的活动来激发他们对思政课的兴趣, 在小学可以做相应的道德教育游戏, 在中学可以定期观看思政课电影或者讲解社会热点 [6] 。小学生可以以实践活动为主,在思政课上进行理论的教育,中学生则更多可以在室内进行相关的活动, 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力比小学生更强。学校也可以制定激励机制,这样可以激发教师的动力和潜力,有竞争才会有进步,让思政课在学校“活”起来。3 结语思政课不仅是普及知识, 更是要帮助学生解决入学适应、生涯发展等生活困难,解答人生意义、家国情怀、 精神信仰等思想困惑, 这也正是思政课的意义所46 -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 年 7 月第 13 期教学革新新性劳动研究与实践创新课程体系, 达到劳育与 “双创”育人协同。课程体系建立需要充分适应全球科技发展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针对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把其融合在“双创”教育中,丰富劳育精神,激发学生潜在创新性劳动力,在“双创”劳动中掌握新的知识,引发新思想,推动学生创业就业,准确引导高校学生在依托自己的劳动创业时, 充分实现精神追求与自身价值 [4] 。“双创”育人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并行的广谱式教育, 该种教育涵盖如下几个阶段:( 1 )面向所有学生,设置让学生掌握“双创”基础知识,调动学生“双创”积极性的课程;( 2 )面向有基础“双创”素养、“双创”潜能强的学生,设置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等各项能力的个性化课程;( 3 )培养高校学生“双创”运用能力的实践课程。

     劳动育人是面向所有学生的通识性教育,可以呼应与丰富“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的三个时期 [5] 。首个时期,除了设置培养学生基本“双创”素养课程以外,还需要同时设置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通识课, 促使学生不但需要明创业的理,还需要了解劳动的意义,给培养奉献与创新等企业家精神的学生打基础。

     第二个时期,除去设置“双创”能力提高培育课程外, 需要融合专业特征加强本专业劳育课程,促使学生综合专业特征减少创业风险,掌握创业机遇,增加创业成功率。

     第三个时期,实践课程需要以劳动实践与“双创”比赛项目作为引导,理实相融,强化学生主要劳动价值观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设置结合“双创”教育的劳育课程,结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与学生“双创”大赛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课程 [6] 。4 结语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五育”视域下,高校劳动育人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 不但是推动高校教育与国家创新发展的良好途径, 而且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方法。

     所以,高校需要在实现“双创”教育革新的同时,关注“双创”人才培养,合理进行高校劳动育人和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实现劳动育人和“双创”教育相融,给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参考文献[1] 陈玉兰 , 刘维忠 , 尹军军 . 新时代高校农经类大学生劳动育人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J]. 高教学刊 ,2020(32):177-180.[2] 彭泽平 , 邹南芳 . 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逻辑机理与实践方略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12):1-5.[3] 李营 , 由佳 . 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实践探索—— — 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J]. 理论与当代 ,2020(2):36-37.[4] 谢礼炮 . 高职院校劳动育人重在培养六种精神—— —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29):284-285.[5] 彭翠 . “创新创业 + 人文素质” 育人体系构建探究 [J].教师 ,2019(29):13-14.[6] 李正福 . 构建现代化的劳动教育体系 [J]. 福建教育 ,2019(32):19-20.(本文编辑:张金荣)在。

     学校的思政课焕然一新,有专门的教师团队,活跃的教学课堂,...

    篇二: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材料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赵应红摘  要:当前ꎬ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ꎬ小学教育中ꎬ思政课被边缘化ꎬ理论与实践相互脱离的现象ꎬ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ꎮ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ꎬ小学思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ꎬ构建体验式学习课堂ꎬ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ꎬ构建“知行合一”的思政课堂ꎮ关键词:小学思政ꎻ实践教学ꎻ改革创新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ꎬ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ꎬ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ꎬ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ꎮ 传统的教育理念下ꎬ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思想ꎬ导致教师对思政教育重视不足ꎬ思政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现象普遍存在ꎮ 同时ꎬ在教学的过程中ꎬ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现象ꎬ导致思政教育的思想、精髓等没有落到实处ꎬ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ꎮ 针对传统小学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ꎬ作为教师ꎬ要立足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思想ꎬ立足思政课的实践教学ꎬ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效的引领ꎬ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ꎮ 文章中ꎬ笔者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思想ꎬ探索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性对策ꎮ一、 小学思政课教学现状近年来ꎬ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ꎬ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ꎮ 然而ꎬ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ꎬ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作祟ꎬ导致思政课教育存在如下问题:(一)思政课被边缘化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ꎮ 由此可见ꎬ在学校教育中ꎬ“德”在“智”之前ꎬ“德”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ꎬ成为学校教育的灵魂ꎮ 然而ꎬ就实际的教学而言ꎬ在小学基础教育领域ꎬ重智育、轻德育依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ꎮ 唯分数、唯成绩的教育思想ꎬ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ꎬ因过度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ꎮ 这种轻德育的思想ꎬ使得小学思政课成了广大师生、家长眼里的“副科”“豆芽科”ꎬ似乎可有可无ꎮ 这种被边缘化的学科地位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改革创新的动力ꎬ进而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的提升ꎮ(二)重理论而轻实践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ꎬ是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ꎮ 思政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ꎬ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ꎮ 小学思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ꎬ应当从理论层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思想引领ꎬ并指引学生将学习的思想应用于实际的生活实践ꎬ促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ꎮ 然而ꎬ在当前的小学思政教育中ꎬ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ꎮ 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政教育ꎬ常常会使学生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的问题ꎮ 这样的教育现状ꎬ难以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ꎬ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ꎮ二、 小学思政课堂实践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ꎬ小学思政课堂中强化实践教育的改革创新具有必要性:一方面ꎬ强化实践教育的改革创新ꎬ有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ꎬ促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ꎬ充分认识到实践教育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ꎬ促使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模式ꎬ教学手段ꎬ提高教学质量ꎻ另一方面ꎬ强化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ꎬ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课程ꎬ构建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的思政教育模式ꎬ能够有效地改变过去思政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互脱离的现状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ꎬ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ꎮ三、 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对策(一)立足体验式学习ꎬ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所谓体验式学习ꎬ是以学生亲身经历和反思内省为核心的一种学习模式ꎮ 在体验式学习中ꎬ学习者会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感受ꎬ并由此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ꎮ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ꎬ它不是一次性学习ꎬ而是连续的学习ꎬ力求通过实践ꎬ促使学生在知识习得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ꎮ在小学思政教育中ꎬ体验式学习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做中悟”的方式ꎬ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ꎮ 因此ꎬ在小学思政教育中强化实践课程的改革创新ꎬ教师要科学通过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构建ꎬ提高教学质量ꎮ例如ꎬ在«这些是大家的»体验式教学中ꎬ笔者将«学校里的公物»«身边的公物还好吗»这两个模块作为体验式学习的内容ꎮ 为了实现好的体验式学习效果ꎬ笔者采取了小组合作调查研究法ꎮ 即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ꎬ采取实地调查研究的当时ꎬ精心设计调查表ꎬ让学生小组开展实地调查研究ꎬ充分了解学校的公物有哪些? 这些公物是否完好? 如果有损坏ꎬ损坏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调查结束之后ꎬ需要填写调查表ꎬ并做出数据分析:如学校公物的类型ꎻ数量ꎻ完好的数据ꎻ损坏的数据等ꎮ 通过数据分析ꎬ引导学生观察和反思ꎬ概括总结ꎬ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爱护公物的重要性ꎬ并在实际的生活中明理践行ꎬ知行合一ꎮ(二)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ꎬ创新实践课堂小学思政课中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ꎬ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ꎬ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的开展ꎬ提高教学质量ꎮ笔者在小学思政实践课教学中ꎬ主要是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ꎬ结合某个教学主题ꎬ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调研活动ꎬ取得了好的实践教学效果ꎮ 例如ꎬ“可爱的家乡”教学中ꎬ笔者开展的调研活动如下: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ꎬ搜集有关自己家乡的信息ꎬ学生搜集信息的途径有很多ꎬ如通过互联网搜集ꎬ以小记者的身份问长辈、问邻居ꎬ充分了解家乡的变化ꎮ 在此过程中ꎬ学生可以通过语言描述ꎬ也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ꎬ将过去的家乡、现在的家乡以及想象的家乡写下来ꎬ画下来ꎬ让学生对美好生活产生向往ꎮ 这样的教学方式ꎬ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ꎬ同时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等也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ꎮ综上所述ꎬ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ꎬ小学思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ꎬ要紧密结合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ꎬ强化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ꎬ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ꎮ参考文献:[1]孙锦慧.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ꎬ2018(25):61-62.[2]唐正莉.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法治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ꎬ2018(7):68.作者简介:赵应红ꎬ贵州省贵阳市ꎬ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第三小学ꎮ8 0 2。

     。. .。

     。

    篇三: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材料

    课改革创新研讨会发言材料 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主渠道。面对我院学生特点,如何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这是一项关系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为此,20xx 年 x 月 x 日下午三点钟在五大楼会议室召开了全体思政教师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 xx 主持,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xx,思政与基础学科部负责人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思政教研室从组织管理、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学院思政课建设的基本情况。当前学院的思政课建设基本能够按照 2011 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要求运行,思政课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学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面对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思想意识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形势,我们还需要不断从课程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从而切实提高我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会上各位任课教师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想法。最后李建萍书记肯定了思政课教学所取得的效果,对各位老师的发言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思政课教学是一门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是一门关系学生未来发展的人生课,不仅仅关系到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战略。

     思政课教师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去认识自己担负的使命。学院党委也非常重视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在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办公设备等方面给予优先保证。未来学院还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思政课建设。也会充分吸纳各位教师所提出的建议,从教学实践环节设置、教学网站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逐一落实。希望各位教师结合自身发展规划,潜心钻研,教书育人,为学院人才培养发挥出更大的做用,希望思政课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于加强和改进科技学院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思考

      在往年的全省独立学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中,我院经过认真细致的准备通过了评估,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本人对加强和改进科技学院思政课教学工作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打造一支成熟、稳定的思政教师队伍

      1.应该聘请名师对我院思政教师进行思政课教学的集中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教学水平。

      2.实行严格的新开课教师准入制度,新教师必须试讲通过才能走上讲台,在授课期间应经常去听教学经验丰富的同科教师的课。新老教师之间应该形成稳定的传帮带制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的成长。

      3.为了确保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应该形成一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思政课教师考核办法。

      4.为了扩大思政教师的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应该给思政教师征订一些杂志和书籍,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

     二、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

      1.实行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结合。讲授法仍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要方法,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集中地、大量地接受教育信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在运用讲授方法的过程中,要恰如其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并将启发式讨论、答疑、演讲、调研报告等环节灵活运用于教学。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适时进行学习内容、学习对象、学习需要分析;并对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制定出教学策略,选择好教学媒体,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2.推进教学和科研结合。思政教师必须深刻领会和掌握所讲课程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在新时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做到真学、真懂、真信。要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深入理论研究,特别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汲取理论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使教学准确把握时代脉博,使教学在理论内容上保持时代性、先进性和完整性。学院能够保证一定的思政教师科研课题,通过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抓住热点、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方法。

      3.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注重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社会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应当注重课堂案例教学、讨论演讲、自主学习、课程论文等所有学生能够参加的课堂实践活动。理论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者还应当突出个体的实践,

     改变理论课教师“上课来,下课走”的局面,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生,关注和尊重他们的情感、知识经验和学习兴趣,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进一步提高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教学水平,推动思政课教学研究,切实改善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思政部应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制度,具体设想如下:

      1.教研室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主备课教师提前做好主备稿的撰写工作,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写好讲稿,提出教法建议。

      3.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四统一”。“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备课人;“四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已的实际,写出个人教案。既要借鉴别人的东西,又要体现个人特点。

      4.每学期集体备课原则上两次以上,其中开学初要确定本学期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

      5.集体备课采取一人主讲大家讨论的办法,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四、健全听课评课制度

      听课评课是了解教师情况、开展互相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为了有效提高我院思想

     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应该完善听课评课制度,具体设想如下:

      1.参加听课。每位教师每学期不少于 2 节,教研室主任不少于 5节。

     2.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听课记录作为思政部每学期教学工作检查内容之一。

      3.听课教师要按时进入课堂,遵守课堂纪律。

      4.实行课堂开放,相互听课,授课教师不得拒绝听课。

      5.集体听课安排及时评课。

      6.每次听课评课要有纪录,并填入教研活动记录本。

      7.积极报名参加各级教学赛课大赛,参加评课活动。

     8.每学期教研室要采取座谈,问卷等形式调查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况,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映,加强教学针对性。

      五、改革考核方式

      考试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考试也体现了学生所学学科的基本内涵。当前思政课考试方式过于单一,进行改革和探索十分必要。我们设想可以将综合考核分为三大部分,即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和课程论文,分别强调:严格教学纪律,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1)严格平时成绩的记载,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和课堂互动问答打分,改善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2)期末考试注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督促学生熟练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达到教学的基本目的。(3)抓好课程论文环节。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用政治理论的基本立场、观

     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介绍课程的理论内容,但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核时,学生完成教师指定的论文,或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践,完成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建设与改革

      【摘 要】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数量、招生数和毕业生数占普通高校的 50%以上,已成为社会各行业一线应用人才培养的绝对主力。而作为高职学生提升政治素质、塑造人文精神、培养理论素养和加强\\"三观\\"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的建设与改革也自然成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任务之一。因此,剖析当前思政课面临的困境,积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增强高职毕业生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政课 就业导向 专题授课 评价多元

      高职的“高”即高等教育,它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共性的一面;“职”即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它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一线应用人才为目标和主要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思政课教学与普通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但在思政课建设与改革实践中我们看到,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普遍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做法,并伴随存在着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偏见,思想课没有得到应

     有的重视,改革也常常是流于形式。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学建设与改革,首当其冲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从普通高等教育到高职教育的转变,积极探讨适合高职教学特点的新路径。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国家重视与高职学生轻视同在

      我国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对高校思政课建设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各高校一直以来也都严格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思政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的要求,高度重视思政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国家的高度重视相比,学生普遍存在着轻视思政课的现象。有的认为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思政课是辅助课程;有的认为思政课是一门无法考核和衡量的软课程,对于将来没有太大用处;还有看法认为思政课是一门无所谓的课程,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可见,思政课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国家重视与学生轻视相交织的窘困。

     2.教学改革与效果不佳共存

      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若干文件精神,各高校积极开展了对思政课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方方面面的研究,获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果与共识。与教学改革的成果相并存,目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仍不理想,集中体现在其教学内容的重复、陈旧以及脱离现实等方面。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离的状况,使得思政课授课内容枯燥、乏味,成为空洞的理论说教,缺乏现实感和吸引力,加之理论框架的单线条传输的现状,最终终导致课堂教学的苍白无力。

     3.教学无法适应社会大环境提出的新挑战

      思政课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既有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也有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社会上泛滥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都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理论与现实的反差,主导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公利与私利的较量,左右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看法。变化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也带来了许多新观念和新思维,而思政课的内容仍停留在旧思维世界中,无法适应社会大环境提出的新挑战,浅层次的简单重复必然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设想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强调思政课要“重在建设、重在发展、重在创新、重在实用”。思政课的教材及教学内容是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即使在高职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能游离于课程改革体系之外,同时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体系与专业课程相比,理论性强,可操作性弱,真正把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建设落到实处可以从明确职业教育就业导向,专题授课模式和多元考核评价方式入手。

      1.思政课也要明确职业教育就业导向

      培养一流的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成为阳光的劳动者是思政课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也要明确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理清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关系,科学搭建思

     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相互支撑的平台,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实训的关系,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贴近专业培养目标、贴近社会、贴近实践、贴近生活,促进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入生活,在达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目的的同时,为解决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探寻科学的结合点。

      2.专题授课带学生走向实践

      为培养一流的专业人才,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应彻底转变教师“独角戏”,“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需要出发,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由于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思政课教学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根据教材的章节体系按部就班地进行,而且根据教学内容“要精要管用”的要求,也不需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讲到。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实际,将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形成若干专题,按照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

      选择性地实行专题授课的方式,在专题讲授前,教师要将专题所涉教材章节的基本知识点和理论观点明确告知学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充分准备和讨论基础上实现相关专题的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上,要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启发性、引导性教学,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既向学生提问,又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双向互动既可以随时进行,也可以由教师在每次课或每个专题结束前安排一定的时间集中进行。同时,进一步探索使用发现性教学、

     问题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法。

      3.评价标准的适当多元化

      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就必须下...

    篇四: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材料

    20 年 6 月第 9 卷 第 23 期教 育 观 察Survey of EducationJun.2020Vol.9 No.23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郑丽芬(泉州市德化县尚思小学,福建泉州,362599)[摘  要]当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成为立德树人的双轮驱动,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融入并贯穿在各学科、各课程中,真正打造了全员、全过程、全课程的思政教育体系。

     语文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与意识,同时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将课程思政在语文课堂中落到实处。[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立德树人[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20)23-0054-02    思政课程是以思想政治为基本内容的专门课程,是显性教育。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隐性教育。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贯彻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思想,可以让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两张皮”的现象得到有效纠正。

     如此,全课程思政的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全员、全程、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思政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与意识在课程思政中,人是主导性因素,尤其是教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能够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与落实的前提。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而且要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指引自己的语文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与教学全过程。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关键在于不断学习。

     一是广泛阅读思政理论书籍,如《毛泽东选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从中共党史学治国理政》《为什么是中国》《中国好教师》《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等。

     这些图书是语文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必备的精神食粮,能够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政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

     二是利用“学习强国”APP 坚持学习。

     不管教师的政治面貌是什么,利用“学习强国”APP 坚持学习应该成为教师的学习自觉。

     通过“学习强国”APP 浏览学习《学习新思想》《习近平文汇》《学习理论》《学习文化》《学习实践》《重要新闻》等重要栏目,教师能学到最前沿的思政理论、最新的知识成果以及国内外重要时政消息等。

     这将很好地武装教师的思想头脑,使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政素养与意识。

     [1]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指导和支配着人们的实践行动。

     小学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政素养与意识,就能够自觉地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自觉承担起课程思政之使命。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好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语文教材的编排理念中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选材考量是显而易见的,德育素材在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

     因此,语文教师要有思政意识,善于从中挖掘出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青少年的思想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一些青少年对西方的语言文化、节日文化等趋之如鹜,而对自己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则无动于衷。

     一些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缺失,文化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缺失,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文化教育,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悠久灿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教师可以以历史悠久的语言文字为载体渗透文化教育,在汉字教学中渗透汉字发展历史的教育。

     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甲骨文、金、篆、隶、草、楷、行的渐变,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之一。

     中国的文化没有间断过、始终传承下来,这足以让每位中华儿女感到骄傲。教师还可以通过古诗词教学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魅力,通过《元日》《清明》等与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内容以及《中华传统节日》等内容,给学生讲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2]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乃至将其上升为国家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4 5 ·[作者简介]郑丽芬,泉州市德化县尚思小学,一级教师。[收稿日期]2020-04-07

         (二)以革命历史题材内容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推动中国历史车轮不断向前的不竭动力,是每位中华儿女都要具备对祖国、对党、对人民都热爱的高尚情感。

     2020 年 1 月 16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 2020 年教育工作的重点。

     因此,语文教师要具有政治敏感度,在课堂教学中凸显爱国主义教育。笔者认为,语文教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爱国主义素材是革命历史题材内容,其基本贯穿低、中、高三个阶段,中高年级教材中占有较大的编排比例。

     如在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毛岸英的牺牲为切入点,让学生查找资料,说说历史上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故事。

     通过查找资料,学生懂得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坚定爱国思想情怀。

     又如,在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讲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讲历经千辛万苦保留革命火种的感人故事,讲英雄的中国共产党人、英勇的红军战士、人民军队为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做出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语文教学为学生了解国家的光荣革命历史提供了平台,培养了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而这种情感将驱动他们传承和发扬优秀革命传统,树立保家卫国、奉献祖国的远大抱负。

     [3](三)以行为品德教育内容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高尚思想道德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中华民族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自古就注重“勤养德”。

     思想政治教育中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便是以道德养成为目标。

     在传授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将学生培养成为行为美、思想美、情感美、道德美的“四美”少年。比如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一文,少年时的宋庆龄为了履行对朋友小珍的承诺,放弃随父母外出探亲的活动。

     虽然她没有等来小珍,她却因自己没有失信而感到非常自豪。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教育学生要信守承诺,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在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三个故事,讨论廉颇与蔺相如的品性特征,从中明白做人要明事理、以大局为重、包容宽厚、知错就改等道理。

     这些品性特征都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在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感受与体会父爱、母爱的伟大,再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父母对自己的爱,培养学生尊敬和热爱爸爸妈妈的美好情感……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行为习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都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神养料。

     通过语文课堂,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思想品德培养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德的人。    (四)以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为载体,帮助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从小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信念并朝着理想目标发愤图强、奋发上进,才能成长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需要关注“人”,弘扬人文理念,放飞人文理想。

     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理想信念教育素材,启发和指引学生从小树立正确而远大的人生理想,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打好人生大厦的根基。在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周恩来的少年时代正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时代,此时年少的周恩来却坚定地表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为少年的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通过讨论发现,一些学生存在和周恩来的同学类似的狭隘的个人理想。

     随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讨论,在归谬中帮助学生达成 “为中华之崛起”是每个中国少年应坚持的理想的共识。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不管国情如何变化,学好知识,将来成为国家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让中国崛起并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都是我们少年的读书理想。

     [4] 又如,在六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多读几次课文,在读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并说说自己对第一自然段这几句话的理解。

     有学生说:“少年就是祖国的代表,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有什么样的少年就有什么样的将来。

     少年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保持聪慧的头脑、独立的能力、自由的理想、求胜的信念,将来把祖国建设好!”可见,学生在深入文本的阅读中将受到极大的震撼,自觉地承担起一名中国少年的责任担当,从我做起,从读好书做起,努力为国家建设做贡献。三、结语综上所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必然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要肩负起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一方面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另一方面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这样才能够发挥好、利用好语文学科的课程思政功能,实现全课程思政的宏伟目标。参考文献:[1]  魏学芳.浅谈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素质引领学生发展[J].小说月刊,2018(22):103-104.[2]  王敏.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20(2):40.[3]  徐洁,李雨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J].语文建设,2020(2):50-53,58.[4]  刘英姿.德若盛开,芳香自来———浅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品德教育整合的实践探索[J].语文课内外,2019(28):229-230.· 5 5 ·

    篇五: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材料

    语文课堂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探究 一、课题意义 语文课是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课便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也源于语文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的语言性就决定了小学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我们选择探究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思政情况是为了发现问题,收获经验,更好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二、课题研究开展的过程 1、11 周——QQ 讨论,确定选题 在经过讨论后,我们选择了以 YG 小学的一堂语文课为例,进行我们的“小学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的课题研究。

     2、12 周周三——实地观察,收集资料 我们选择借见习机会观看二年级九班的语文课堂,观察老师是如何就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政方向的价值引导。并拍摄了图片和视频,作为研究的重要资料。

     3、12 周周四——线下讨论,交流体会 我们将在课堂中观察到的和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每个人都尽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所得到的信息。

     4、12 周周五——汇总资料,汇编图文 我们将经讨论得出的观点进行整合,并分配任务,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得到了很好地参与。

     5、12 周周天——进行排练,完善不足 我们小组每个成员一次进行 PPT 展示演练,互相指出优缺点,抓紧改进展示时的不足之处。

     三、老师进行课堂思政的过程 这节课的授课内容是《悯农(其一)》在讲解完诗歌整体含义后,详细的讲了最后一句诗“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并提问为什么会出现“无闲田”但“农夫犹饿死”的情况。以提问引导思考。

     在学习完这篇诗歌后,老师让同学们反思自己平时吃饭时有无浪费的习惯,并让一位同学结合实际,反思他中午浪费饭菜的行为,并提问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被提问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受到了启发。

     四、课堂思政实施效果 从我们的直观感受来看,这堂课的思政价值引导还是很有效的。在课堂上的关于“你是否节约了粮食”的提问相信会给班级上的每一位同学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不论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还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都是讲的农民的辛劳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不仅仅让学生们记住了这两句诗,更让他们知道,这两句话应该如何落到生活实践。

     五、不足之处 1、展示思政资料没有做到直观化。

     在进行思政价值引导时,老师只是在口诉以前农民的生活遭遇,袁隆平所做的贡献等事例,这对于一二年级的一些学生来说可能难以

     很快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

     2、思政价值引导持续性和持久性有待提高。课堂上老师进行了思政价值引导,课下学生很难做到实际的践行,又或者课上学生懂了道理,实际不好的行为也会存在。

     3、家校联合度不高学生在学校学的的道理他们懂了,老师在学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学生也能做到。可是一到家里,家长不好的行为价值观念也会影响学生,这就会使学生们疑惑到底哪种价值观才是对的,从而削减了课程思政的有效作用。

     六、原因 1、思政课教学涉及范围很广,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而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因此,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2、教师对各种学科知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等方面的内容很难做到完全掌握。

     3、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有限,加之一节课时间太短,很难有效持续思政价值观的影响。

     4、学校和家长在学生的思想建设问题没有形成合力,主要是由于对学生的思政价值引导的意识不够强,过于强调“智”的发展了,而没有看到思政的价值所在。

     七、措施 1、可以利用图文和视频,通过声情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课堂当中的思政不仅仅止于课堂,还应贯彻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教师在平时就要以身作则,时时提醒,让同学们在实际行动中理解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学校和家长要加强沟通,学校要通过公众号,座谈会的渠道向家长多传达正确的育人观念,在对学生的思政价值引导上形成合力,做到一应一合,才能把思政教育戏唱好。

     八、总结 经过这次以江北实验小学二年级(9)班语文课为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课题研究,我们小组收获了很多。

     首先,是对于怎样进行选题和开展研究有了初步的探索和认识,这为我们今后教学研究的工作提供了经验教训。比如我们懂得了进行选题时要结合实际中的问题,小而精准地切进,多思考选题研究之后的现实意义,以此来作为选题的参照。

     其次,这次选题与教师课程思政的开展方法密切相关。我们从见习的过程中,看到了小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也发现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思考,试图找出对应的措施。

     最后,我们总结出小学语文课堂中课程思政正在顺利进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随着实践的深入一一化解。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前景光明,推而广之,小学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也将顺利开展,这样的情况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提高,随着时间推移,这对整合国家和社会的思想素质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篇六: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材料

    教师 在思政课座谈会上的发言 稿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更需要精心引导和悉心栽培,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作为一名小学思政课的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现在,我就自己在思政课教学方面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牢记嘱托,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2019 年 3 月 18 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办好“关键课程”,关键在教师。打造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嘱托,坚持“六要”标准,做好思政课教师。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高远的历史站位、深邃的战略眼光,深刻阐述了学校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明确要求,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必将坚定广大教师把思政课越办越好的信心和决心。

     我校一直秉持“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校长也经常语重心长地教诲我们教师:“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教师要树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教学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作为道法课教师,要想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首先就要加强自身建设,注重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转变思想观念,改革课堂教学,落实思政教育。工作中,我们

     不断研读新课标、新教材,把握课程改革新动向,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通过学习重要讲话、开展思政大练兵、改革集体备课模式等一系列措施,提高道法教师的政治、理论、教学水平。

     二、聚焦课堂,深化思政教学改革

     对于小学生而言,思政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重点引导学生知晓基本国情,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了解革命领袖和民族英雄的生平故事,培养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规则意识,知道宪法有关常识,初步具有依据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讲礼貌、守纪律、知对错;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课堂是主阵地,我们要带领学生了解道德、法律常识、中华文化、心理健康等知识,要帮助学生了解与自我、家庭、班级、社会、国家、世界、自然等的关系,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因此,在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我们以生活为基,课堂为渠,实践为台,知行合一,落实“八个相统一”的要求,着力打造“四有”课程,把丰厚的感情投入到对课程的孜孜以求中,把丰富的知识投入到对学生的热爱培养中。

     三、整合资源,拓宽思政教育途径。

     立身以立学为先,当下学校思政教育已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性、开放性、探索性的教育模式发展。我校在思政课教学中,以德育实践

     和少先队活动为双翼。知行合一是思政教育的精髓。学生不仅要学好思政课,更要践行于一言一行中,才能将思政教育真正落实。除了课堂教学,我们还很注重通过实践活动丰营学生的意识形态。我校充分借助地域优势,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推进思政建设。如:检察开放日带领学生参观 12309 检察服务大厅、远程庭审室、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室、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展板,携手关爱,共护明天;法制进校园是我校每一学期必然开展的活动,针对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网络游戏、拐骗等常见违法行为,警示学生要牢记与法同行;我校经常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并凭借我校极具特色的“成美”教育体系,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平台,促进思政建设的发展;少先队大队部更是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全面推进思政建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事业,功在千秋。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用新时代思想铸魂育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推荐访问: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材料 研讨 课教学 小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