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富文库网 - www.jycsjx.com 2024年05月20日 12:08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职业考察报告5篇

    发布时间:2022-12-09 16:40:04 来源:网友投稿

    职业考察报告5篇职业考察报告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浦东新区职业教育考察团(执笔唐水明) 2005年11月30日至12月9日,以浦东新区社发局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考察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职业考察报告5篇

    篇一:职业考察报告

    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浦东新区职业教育考察团 (执笔 唐水明)

     2005 年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9 日, 以浦东新区社发局教育处领导陶国强为团长, 高桥职校校长尤庆华、 群星职校校长顾晓光、 新陆职校校长陈野弟、 教发院教研部主任唐水明为团员的考察团, 赴德国考察职业教育。

     考察团着重考察了 2 所国立学校: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 并和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进行座谈。

     短暂的考察, 收获颇丰, 从中可获得许多发展我区职业教育的借鉴。

     一、 本次考察我们所了解的德国职业教育 1.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 占有重要地位, 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

     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告诉我们, 他们的学制一般是孩子三岁进幼儿园, 六岁入小学, 小学学制是四年, 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 多数学生一开始升入初中, 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 目的性比较明确, 初中(五年或六年制)

     毕业后的第二次分流,是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而定。

     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 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为基础, 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 经过职业教育的人员, 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 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 在从事新的工作。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 即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

     劳动就业部门既管理就业、 救助失业, 又管理培训工作; 各行业协会、 各同业公会、 各州政府、 各企业为实施《职业教育法》 各司其职, 政府实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组织工作。

     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还告诉我们, 德国高中学生需学 2-3 门外语, 完成学业方可进入大学, 高中生上大学所占比率仅约占 30-35%, 其余学生选择高等职业学校, 比率65-70%以上。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相当于我国的“中职”, 校长在回答我们问询时说:“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也可以上大学, 但只能进入对口的专业, 即不能进综合性大学, 只能进技术学院 (高职)。” 他还介绍说, 德国人特别喜欢职业学习, 高中考上大学的, 有的也先到港口学习三年再读大学。

     德国的教育体系, 既使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能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 直接掌握一门技术, 被企业雇用, 同时又能提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 “双轨制” 职业教育, 是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

     在德国, 约有 70%的职校属于“双轨制”。

     所谓双轨制职业教育, 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

     接受双轨制培训的学生, 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

     毕业证书, 之后, 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 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 得到一个培训位置, 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

     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

     他具备双重身份:

     在学校是学生, 在企业是学徒工, 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

     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

     学员或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 在职校里接受理论教育。

     职校大约 60%是专业课程,  40%是普通教育课程。

     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轨制” 的主体。

     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

     德国经济部公布的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 93 个大类、 371 个职业。

     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 包括教育内容、 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 并会同联

     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

     作为学徒工, 企业发给学生每月 500-600 欧元的生活费用。

     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 职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 并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

     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

     双轨制职业教育的考核、 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协会负责。

     考核内容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

     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 成为该岗位上的合格技工。

     据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介绍, 在巴伐利亚州, 约有 7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 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这种体制, 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技术工人。

     近年来, 在德国又出现了 另一种培训形式, 即跨企业培训。

     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 每年抽出一定时间, 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 作为对企业培训的补充和强化。

     按照德国联邦政府职业教育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 企业内的职业教育经费完全由企业自己负担。

     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国家、 州政府、 地方政府承担, 通常是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 地方政府负担校舍及设备的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事费用。

     3. 学校既不需要为生源发愁, 也不需要为学生就业去兜售什么, 因为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

     德国职业教育法律、 法规完备。

     相关法律法规有《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培训员资格条例》 等。

     企业根据产业需要招收员工, 对新招收的员工, 企业必须依法送至国立职校学习培训。“企业根据产业需要送出培养对象, 企业会找上门来。

     对于不了解我们学校的企业, 学校才安排去做点宣传, 让它们知道我们的学校。”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如是说。

     4. 培训项目 由国家订立, 学校培养国家认可的职业, 而不能自己另立项目。

     德国是 16 个州联邦制国家, 每州有自己的教育体系, 为使职校培养的人才国家通用, 职校培训项目由国家订立。

     学校都培养国家认可的职业, 而不能自己另立专业和培训项目。

     职业教育, 都针对整个经济政策而言, 作为国家经济范畴, 宏观的。

     考察中我们了解到,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 培养目标、 专业设置、 学制长短、 办学条件、 经费来源、 教师资格、 教师进修、 考试办法、 管理制度等等, 都有政府提出的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同时还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 司法监督、 行政监督、 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 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 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

     5. 从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看德国职校的 2 个组成部分:

     “正规部” 和“准备部”。

     汉堡共有 50 所国立职业学校, 其中 19 所是工业产业技术学校, 其中 5 所学校全招女生; 其他 31 所均是商业方面的。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建于 1870 年, 是汉堡最为古老的学校之一, 它发端于船舶油漆工的培养。

     该校现有 61 个班级, 1343 位学生, 70 名教师(其中专职教师 50 名、 非专职教师 10 名、 从其他学校来兼职的 10 名 )

     , 45 个授课点(教室), 6 个计算机教室, 1 个自学中心(利用电脑等做功课), 1 个餐厅实习点, 1 艘港口实习船。

     国立职业学校一般都包含“正规部” 和“准备部” 2 个部分。

     该校“正规部” 有港口、 仓库、 船厂三个领域的专业, 承担着为汉堡 360 家企业培养学生的任务。

     学生都由港口和造船类企业与学校联手培养, 学制 3 年至 3.5 年。

     三个领域, 各设一个科长, 科长与企业有联系、 沟通。

     港口领域培养 11 种与港口有关的职业, 如:

     仓库管理技工、 仓库经营技工、 仓库搬运技工、仓库包装技工• • • • • • “仓库” 行业在汉堡很重要,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一年为港口培养701 人, 包括港口船长(内河船长)

     等人才。

     造船领域的专业有:

     船舶结构机械工(船定单 800 条船、 600 条为与朝鲜订购)、 板金工(智力不是很发达的学生)、 造船工(主要建造体育用船游艇等)。

     该校还培养来自铁路、 银行等单位需要的保镖、 保安、 安全人员。

     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 但需要他们的企业都在汉堡。

     学生或定期集中一段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 集中一段时间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 或分期每周 2 天在校上课, 3 天在厂里工作。

     定期与分期, 根据企业需要决定。

     这是典型的德国职业教育“双轨制”, 一轨在用人企业, 一轨在国立学校。

     企业都想知道学生在学校里学些什么, 学校也想知道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情况。

     因此, 学校主管部门的教师常常到 360 家工厂去了解情况, 并听取对教学的要求。

     该校“准备部” 为纪律差的、 学习差的学生就业做准备, 学生自己还不知道从事何种职业,学校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专业。

     德国中小学 12 年教育制, 纪律差学习差的学生,后 2 年到准备部, 由学校帮助他做就业准备。

     职业准备教育的学生还在学习期内, 由学校情报中心推荐过来。

     学校努力培养, 2 年后推荐,让其能就业。

     如果找不到工作, 学校把他们交到劳工部, 劳工部把他们当作失业人员登记。

     职业准备部在建设工地也有教学点, 学习泥瓦匠等。

     职业准备部还在监狱设有教学点, 帮助失足青少年及社会成员作出狱后的就业准备。

     职业准备部的学习采用项目 制, 让学生在学习项目 过程中形成兴趣(学生都有特强心理)。学校还对他们加强现实的思想教育、 前途教育。

     当然, 对有些学生, 学校对其无能为力。

     6.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见闻。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培养目 标:

     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

     这所学校已有 100 多年历史, 校舍欧洲味的古色古香, 原先曾是某公爵的宫殿, 当今是慕尼黑的文物保护单位。该校创办之初只是为宫廷贵族夫人服务, 指导她们各种场合的服装搭配、着装礼仪, 培养她们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各类服装的情趣。

     现在, 她是一所只要愿意人人可以免费进来的学校, 学生只需买些材料。

     为了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 教学不仅仅停留于二维, 还进行塑泥人、 剪裁、 服装、 造型设计等三维动手实践, 通过制图制版、 立体剪裁、 造型设计, 培养动手能力。

     学校还经常为学生提供参观时装展览、 参观博物馆等活动, 学生参观的视野从本城、 本州、 本国, 一直到米兰、罗马等地。

     我们一一参观了 学生正在动手操作的课堂(与其说是课堂, 不如说是工场), 参观了学生完成的服装创意设计的展示室。

     学生的作品, 样式丰富多彩, 构思新颖独特。

     这些作品, 曾由艺术总监送至制衣厂的服装设计部作为广告展示。

     据介绍, 服装设计学习过程中, 教师常常通过项目 组织学习, 围绕一个主题、 一项任务, 把学生组织到一起。

     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 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并充分展示自 己。

     7. 德国对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要求严格。

     考察中,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 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对我们都有如下介绍:

     德国对职业学校教师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

     职业学校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教育学背景, 有一门专业, 至少有 2 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

     准入的过程是:

     经过国家考试合格, 到学校任教 2 年(试用期); 2 年试用期内, 既有教学实践培训, 又有专业进修; 试用期结束再经过国家考试, 合格者进入学校成为正式教师, 政府终身雇用。

     月收入为 3500 欧元, 与其他学校教师工资基本相同, 也与高校助教基本相同。(高校教授月收入约4500 欧元)

     “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干过这一专业才能执教此专业, 唯此, 学生学习才有信心。

     我们学校教

     师都有职业头衔, 均是汉堡市行业技术学会成员, 参与各种考试命题、 立法……还到博览会做产品专业介绍。”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以强调的口吻对我们说。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教师, 大多毕业于艺术院校, 且有造型设计经历, 有位上海师大艺术系毕业的服装设计硕士、 高级服装设计师张女士, 在此已执教 15 年。

     我们进入教室时,她的学生正在以“我” 为题设计姿态各异的造型。

     8. 学校的管理系统简洁, 人员精干。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拥有 60 多个班级、 70 多名教师、 1300 多名学生, 管理系统只有一名校长, 一名副校长, 下设 4 个部门(正规部、 准备部、 协调科等), 各部门一名负责人。

     每周校长与四个部门负责人举行例会, 布置具体工作。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管理系统大体也如此。

     二、 德国职业教育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1. 同生产紧密结合。

     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 双轨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 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 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 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

     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 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 企业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 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除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外, 还发动社会力量(包括同业公会、 行业协会、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

     共同关心和支持办好职业教育, 形成...

    篇二:职业考察报告

    业素养调查报告 (共 共 2 篇)

     职业素养调查报告我们作为大学生,即将毕业并且走进社会,在各种各样的工作岗位上奋斗,实现自己的价值,职业离我们并不远,而职业素质、能力拓展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

     。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职业素养是实现就业并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前提;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职业素养是选聘人才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大学生应该从提升 自己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着手,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对我们就业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一、调查目的:主要了解我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了解企业和用人单位职能部门的设置和岗位对人才(特别是我们大学生

     的)素质的要求,以便我们经后能有个明确的发展方向,有目的性的提升自己某个或者某几个方面的技能、素质。以便经后能更容易的(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下)找到合适的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更好的为公司、企业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本次以问卷形式对我校的各个院各个年级的同学展开调查。针对不同院系、 不同专业、不同专业,以专业了解程度,价值观取向,团队合作意识为切入点。三、问卷调查统计分析:1.在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上,大一 5 人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且比较熟悉,13 人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但不熟悉,2 人没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大二 14 人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且比较熟悉,35 人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但不熟悉,3 人没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大三 11 人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且比较熟悉,17 人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但不熟悉,0 人没听说过职业生涯 规划。根据数据,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但不熟悉的占大多数,没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所占 比例最少,可以看出职业生涯规划还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并且高年级的学生相较低年级学 生而言,更为了解职业生涯规划。2.在是否参加过社交礼仪的讲座、培训或阅读过相关的书籍该问题上,大一 1 人经常 参加,11 人参加过一两次,5 人有兴趣但从来不参加,3 人没兴趣。大二 4 人经常参加,23 人

     参加过一两次,17 人有兴趣但从来不参加,8 人没兴趣。大三 1 人经常参加,9 人参加过 一两次,16 人有兴趣但从来不参加,2 人没兴趣。根据数据,大部分人只是停留在兴趣阶段, 而很少付诸行动,我们应该号召同学们在能够提高自己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方面引起重视并积 极实践。3.对在校期间,是否做过兼职工作这个问题上,大一有 9 人没有做过兼职,11 人做过 兼职,大二有 23 人没有做过兼职,29 人做过兼职,大三有 13 人没有做过兼职,15 人做过 兼职。占半数以上的同学敢于实践,其余的还未付诸行动。4.在调查同学们是否想过大学期间自行创业的方面,大一有 0 人想过并已有几次尝试, 14 人想过但未付诸实践,6 人从未想过。大二有 3 人想过并已有几次尝试,37 人想过但未 付诸实践,12 人从未想过。大三有 0 人想过并已有几次尝试,23 人想过但未付诸实践,5 人从未想过。其中大部分人都想过自行创业,但可能受到各种条件限制未能尝试自己的想法。5.在是否参加过有关职业指导或职业素质、能力拓展的课程、培训或讲座此问题上, 大一 6 人参加过并受益匪浅,5 人参加过但只是为了拿学分,7 人没参加过但有机会一定参 加,2 人没参加过且一般不去关心这些。大二 12 人参加过并受益匪浅,13 人参加过但只是 为了拿学分,13 人没参加过但有机会一定参加,14 人没参加过且一般不去关心这些。大三 10 人参加过并受益匪浅,6 人参加过但只是

     为了拿学分,10 人没参加过但有机会一定参加, 2 人没参加过且一般不去关心这些。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大部分人还是很注重培养自己职业 素质与能力的。6.在与同学之间相处情况的问题上,大一 7 人选融洽,10 人选较为融洽,3 人选一般, 0 人选不融洽;大二 20 人选融洽,23 人选较为融洽,8 人选一般,1 人选不融洽;大三 10 人选融洽,12 人选较为融洽,6 人选一般,0 人选不融洽。说明人际关系的问题上处理的是 比较好的。《职业素养调查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篇三:职业考察报告

    市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XX 市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XX 市教育局袁震

      20**年 5 月 28 日,省教育厅职成教处根据路纲厅长的指示,组织市州职成教科长、校长兵分二路分别赴 XX 和 XX 学习考察职业教育。这两个地方都是全国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教育部分别在这两个地方召开过现场会,周济部长到场组织参观并在现场发表过重要讲话。全国各地不断组织学习考察团到二个地方学习考察,我们咸宁、黄冈、黄石、鄂州、孝感等市在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召慧带领下,来到 XXXX 市,对该市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习考察。XX 市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全市人口仅 110 万,面积仅 3178 平方公里,但该市教育发展呈现二个显著特点:一是职业教育特别红火。全市共拥有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 53个,在校生人数近 7 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 83%。在整个高中阶段教育中,中职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 65:35,在校生比例达 59:41,在 XX 省率先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被教育部专家誉为“新余现象”。二是民办教育特别发达。民办教育在全国设区市级城市中办学规模最大、招生人数最多。目前,全市有民办教育机构 198 个,其中民办高校 6 所,中专 21 所,中小学 20 所,幼儿园 138所,短训机构 13 个,在校生 6 万多人。今年,民办教育机构共招生 3.3 万余人,创历史新高。

      一、“新余现象”的成因和质特

     这次参观考察,我们亲身感受到 XX 市在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中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投资、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职教发展新路。解读“新余现象”我们感觉到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因与本质特征: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观念超前

      XX 市是一个 1983 年恢复建市的地级中等市。最近 20 年,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致力营造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氛围,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新余现象”的加快形成,充分体现了决策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超前意识和观念。

      一是坚持把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途径来抓,变就业压力为发展动力,变人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20 年来,新余职教累计为全国各地培养和输送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20余万人;全市每年新增约3000个就业岗位也直接得益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是把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通过职业教育来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自主创业的能力,促进大批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政府设立了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培训基金,规定每征用一亩土地增收 1000元用于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实行政府买单、招标培训,既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职业培训难题,又充分利用了市内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仅 20**年,全市就有 20 个乡镇组织青年农民开展技能培训,并实现 90%以上定向上岗。

      三是把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宣传新余、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

     有效办法。市政府始终把职业教育作为 XX 市的特色和品牌来发展,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现代职业教育城,并通过面向全国培训、输出合格人才,通过职业学校及其在校生的主动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新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余的职业教育如今已经形成了“两头在外”的良好局面,全市职业学校 3800 名教职员工中的 70%也来自市外。

      四是坚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招商引资密切结合起来。职业教育的优先和快速发展,优化了当地劳动力的技能结构,奠定了其强大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新余,职业教育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日益凸现。

      突出政府主导、社会办学的发展方针,着力营造职业教育良好的办学环境

      新余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 20 年中,全市上下形成了“抓经济建设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的共识,坚持把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列入新余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民办职业教育作为支撑新余经济发展和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着力营造职业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良好的发展环境。考察团一行亲身感受到:新余的职业教育是以民办职业教育为龙头和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学习新余的职业教育,就是要学习其民办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经验。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扶持,为民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早在 1988 年,XX 市政府就出台了;1989 年,XX 市就在 XX 省率先成立了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机构,组建了由分管副市长挂帅的“社会力量办学管

     理委员会”,不断加大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和扶持力度,相继出台了鼓励民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1995 年 4 月,XX 市教委制订了的职高工作方案,提出了改革办学体制,打破职高单一办学的旧格局,走与行业、企事业各方面力量联合办学的路子;允许校内设校,校外设点办班,可以“一校两制”——公办和民办。该份工作方案得到了时任副市长赖世平同志的肯定,并做了专门批示。此后,该市先后建立健全了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议教制度和党政主要领导联系学校等制度,定期组织督查评估,研究解决职教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结、表彰民办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市主要领导每学期都要深入民办学校开展调研、现场办公,分管副市长每季度都要亲临职业学校视察指导。

      二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优惠政策,为职业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在资金支持上,市政府把每年 20%的教育附加费足额用于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在市教育局设立了“XX 市民办教育发展信用担保基金”、“XX 市民办教育发展专项经费”专户,通过担保、贴息等办法,解决民办职校融资难问题。在学校用地支持上,对民办职校所需用地,实行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到目前,全市累计在城区划拨近 4000 亩土地用于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在学校收益管理上,允许民办职业学校比照公办学校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对职业学校所产生收益的地方所得部分,一律实行全额返还。在人才支持上,XX市积极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及具备资格的教师到民办职校就职任教,积极鼓励和支持退休的教育系统领导到民办职校任职。在职校任教任职的机关干部和教师,在原单位仍然保留其各项待遇,工资福利、职称评定、提拔不受影响。该市甚至派出机关党务工作者和公、检、法、司机关人员进驻学校,义务从事党务工作和

     维护稳定工作。先后有 200 多名离退休机关干部及 600 多名在职或离退休教师到民办职校就职任教。

      三是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实行无干扰保护措施和呵护式服务,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新余重视职业教育,重在无干扰外部保护和呵护式服务,重在逐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新余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初期,为促进民办职校快速发展,该市坚持“先发展后规范”,放宽办学主体,放宽办学条件,放宽办学方式,只要符合基本办学要求,就允许其兴办职校,并率先在全国发放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各级、各部门对民办职业教育,普遍做到了不提意见、不说困难、不设障碍,实行全过程呵护式服务。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兴建教学楼,拟于春季开学前搬入使用,但“三通”问题没有解决。时值年关,市有关部门组织人员放弃年假,加班加点,保证了教学大楼的如期交付使用。渝州高级职业学校在建设第三校园时,遇到许多问题,时任市长召集十多个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十分钟之内解决了全部问题。每年招生期间,全市范围内实行招生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在火车站划出专门路段供各校接待新生,市教育局派出专人24 小时在现场值班,维持秩序。

      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特色化的职教发展之路

      在发展和壮大职业教育方面,新余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根本,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形成了“资金投入社会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学校管理企业化、教育教学特色化、就业推介市场化”的办学格局。

     1、在投资主体社会化方面,新余突破了单一政府办学的格局,走出一条以合作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道路,通过不断吸收多方资本进入新余教育领域,形成“洼地效应”,建成了新余职业教育投资的“蓄水塘”,充分体现出“抓经济建设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在新余职业教育发展之初,市政府就十分注重发挥社会投资的积极性,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的路子,鼓励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办学,鼓励市内各公办、民办学校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办学,不仅解决了职业学校发展中普通存在的资金难问题,减轻了财政负担,满足了青少年受完义务教育后继续深造的需求;而且为职业学校解决学生就业难题,实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奠定了基础。在新余的中等职业教育中,民办教育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市共有中职教育机构 53 个、学生 6.3 万人,其中民办中职教育机构 47 个、学生 4.7 万人;20**年以来,全市民办职校就新增校园面积 3000 多亩。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新余全市民办职业学校固定资产总额已达 5.6 亿元;全市职业学校在校生以每生人均年消费额 8000 元计算,仅这一项 XX 市一年从市外聚集资金可达 4.6 亿元,加上每年近 2 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有 6.6 亿元资金直接带动 XX 市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对 XX 市 gdp 的贡献率高达 13%。

      2、在办学形式多样化方面,XX 市坚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指导方针,全市职业学校基本上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市政府十分注重放活办学形式,创新办学模式。目前该市既有公民个人办学,又有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和事业单位办学;既有国有民办,又有民办公助;既有集团办学,又有一校两制等办学形式,形成了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并举、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并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并行的多样化办学格局。市职业高中在公办职业高中内开设

     民办中专,实行公办学校、民办机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扭转了过去长时间招生不足、流生严重、声誉不佳、举步艰难的现象,一跃跻身于全省职高办学先进行列。分宜三中试办综合高中,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班,实行“二一分段,高三分流”,通过增加技术类课程和职业预备教育等方式,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为升入高职或直接就业打下基础。渝州、中山等职校实行“校外设校”,让学生在外地学习文化,一年后到新余学习专业技术,逐步形成了集团化办学的格局。

      3、在学校管理企业化方面,XX 市政府注重引导学校引入企业经营、企业管理的理念,全面提升了学校的经营管理水平。对于合作办学,注重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鼓励和引导民办职校建立董事会,形成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全市的民办职业学校,在财务上实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在人事上全面推行聘用制,在工资报酬上全部实行动态管理,做到高职低聘与低职高聘并行,建立健全“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的灵活管理体制。部分职校还推行了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4、在教育教学特色化改革方面,坚持“贴市场、特色办学、质量立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特色办学理念,已经成为新余职业教育真确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突出职教职业性的过程中,他们真正做到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创新育人才”和“办学形式多样性,专业设置职业性,培养目标应用性,教学方法实践性”。渝州高级职业学校自创办之初,就坚持以电子工程专业为龙头,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从 1998 年至 20**年连续六年夺得全省学生电子电脑大赛团体总分第一;赣西职校依托华丽服装厂,以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为龙头,形成了“厂校结

     合,产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中山电子计算机中等专业学校以计算机专业为龙头,形成了以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开发技术为特色的学校。全市各职校都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专业。

      5、在推介就业方面,新余的职业教育坚持“订单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根据职业岗位订单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学校负责全部推荐就业,实现了技能培训与高位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可以说是全国职业学校的普遍做法,然而,政府出面并亲自参与这项工作,恐怕就是 XX 市特有的做法。1992 年,XX 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教育局、市科协等部门负责人随同职校赴深圳考察毕业生就业情况;1997 年该市教委主任同职校一道赴深圳特区跟踪调查已就业毕业生情况。正是这种上上下下都高度重视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观念和做法,造就出新余“所有职校都与沿海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与订单就业的校企合作关系,与企业签订长期用人合同,开通校企直通车”的喜人局面;同时还密切了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实践与企业需求的关系。新余职校的实训教材全部参照企业的实际操作流程设置,根据企业要求量身施教,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上岗;部分职校专业课程由用人单位派专业人员教授,真正做到了“招得进、教得好、送得出”。深圳富士康公司 10 万员工中有 6000 多名来自新余职校;步步高集团 5000 名员工中有 1000 多名毕业于新余职校;中国百强企业之一的东莞金宝集团 18 名中层管理人员中有 12 名毕业于渝州职校。深圳的康佳、赛格、华强、锡威、中航等大型合资企业,都把新余职校列为人才培养储备基地。目前,该市职校毕业生一次性推介就业率已达 98%...

    篇四:职业考察报告

    台 湾高雄中 山 工商 职业学 校专题考察学 习 报告

      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 2011 年 8 月 10 日 上午, 以市教育局副局长彭飞龙为团长, 市教育局党委委员 、 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 市技工学校)常务副校长谢柏南及学校部分中层干部和教师一行 10 人组团赴台 湾高雄县私立中 山 工商职业学校进行了 为 期七天的工作考察与交流, 在圆满完成赴台考察任务后, 考察团于 8月 16 日 下午返回慈溪。

     在台期间, 考察团受到高雄私立中山工商职业学校校长陈国清先生的热情接待。

     陈国清先生为考察团安排了 隆重的中 山 工商职业学校与 杭州 湾职校校际交流与 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 又精心安排了 各个专题培训课程和参观交流等活动日 程。

     在台期间, 考察团与中山工商学校就学校经营、 校企合作、 德育管理、 教师培养和 E 化校园等方面进行了 深入的交流座谈, 并在学校的每一天亲眼目 睹了 并不华丽的中山工商学校精细化实训场所和师生实操场景。

     我们在与师生的交流中, 无不由衷地对中山工商的管理机制、 办学特色及传奇故事感到震惊、 敬佩和羡慕。

      一、 中山工商学校的创业历程 考察团 的大多 数成员 初次结识台 湾高雄县私立中 山 工商职业学校, 2011 年 4 月 12 日 , 慈溪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论坛暨杭州湾职校创新办学模式实施仪式上, 清瘦精神的

      陈国清校长在论坛上做了 一场题为《山中传奇》 的精彩报告,为陈校长及其学校所创下的传奇惊叹不已, 但对其人其校也仅是停留在那场报告上。

     百闻不如一见, 这次在中山工商职业学校考察, 我们对台湾高雄县私立中山工商职业学校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它原先是一所乡 村中学, 叫 中山中学, 是为了 纪念孙中山而命名 的。

     由于经营不善, 办学质量不高, 最后校内仅剩下 47 名 学生, 在当地社会声誉较差。1974 年, 地方上的热心教育的人士重组了 校董事会, 学校改制为“中山高级工商职业学校”, 聘请目 前还在职的陈国清任校长。

     经过三十几年的励精图治, 苦心经营, 学校从当初的一片荒芜到绿意盎然, 从原来的木头房舍到现代楼房, 从几十人到现在拥有万名 学子, 成为台湾地区人数最多的私立职高, 是台湾地区享有盛名 的职业学校。

     陈校长把学校打造成为学习桃花源、 教育新乐土, 成就了 教育的“山中传奇”。目 前, 学校有在校生 10101 人, 其中建教班在校生 3000 余人, 是台湾地区开展建教班最多的学校。

     学校开展综合高中、职高部及轮调式建教班等多种层次教育, 在职高部及轮调式建教班设有商资群、 汽车科、 机电科、 电子群、 餐旅群、 美容科等六大类十五个专业。

     二、 中山工商学校的办学经验 ( 一)

     人性化的办学理念 走近中山工商职业学校, 朴素大方的校门口 就挂着一块

      牌子, “凡进此校园, 一切为教育”, 走进学校, 师长们, 甚至所有人, 以学生为中心、 思考的都是如何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

     陈国清校长要求每位师生树立教育的信念, 把每个孩子带进校园, 成为中山工商职业学校每个教育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只有这样才会在资源缺乏的私立学校, 缔造出无数的传奇佳绩, 独树一格, 成就 “山中传奇”, 这个传奇, 首先来自 于陈校长历经三十几年提炼出 来的学校四大教育理念:

     1. 视每一位学生如同自 己的子女, 期望他( 她)

     们未来都是社会的菁英, 国家的栋梁。

     2. 学校一切的教育资源都是为学生而设, 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才是学校存在的意义。

      3. 学校以培养一流的人才为教育目 标, 意即高尚的品格,精湛的技能, 强健的体格, 专注的学校与积极的工作态度。

     4. 学校是我们生活与学习的地方, 老师是成长中的楷模,使学校成为公园与大家庭, 是全校师生一致的责任。

     这四个理念凸显了 对教育核心价值的坚持。

     陈国清校长认为: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工作, 没有捷径和诀窍, 只能一步一个脚印, 脚踏实地落实教育理念, 把学生当成自 己的子女看待, 对每个孩子都不轻言放弃, 竭尽所能开发孩子的潜能,陪伴他们找到人生的方向。

     陈校长的理念在校园内处处得以体现, 这是全校教职员 工奉行不悖的教育信念, 凝聚力量一

      起努力去实现陈校长提出的, 满足所有学习愿望, 建构一个从 0-100 岁 都可以满足其学习需求的美好愿景。

     ( 二)

     高效化的行政团队 中山工商职业学校的行政机构精细, 执行力强, 效率高。学校是一种扁平式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

     只设一个校长,一个副校长, 下设教务处、 学务处、 辅导处、 实习处、 总务处、 人事室、 国际文教中心、 资讯中心和图书馆等职能部门,共同组成学校的最高行政机构。

     每个部门只有一位主任, 也都是行内专家, 协助校长处理日 常事务, 负责计划安排、 组织实施、 全面完成学校教育教学任务。

     每个处室下设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设一位组长。

     校长聘任主任, 主任聘任组长,组长聘任教师。

     学校强调团队精神和团队的执行力, 我们在学习中强烈感受到了 学校各团队强大的向心力、 凝聚力和战斗力, 从而转化为实现学校特定目 标的整体执行力。

     校长的介绍总是把学校的成就归为自 己有好的中层、 好的主任和好的教师; 而主任的介绍总是把本部门的成绩归因为有好的组长、 好的教师, 好的校长; 而教师都说自 己有一个好的学校和好的团队。

     ( 三)

     生活化的德育教育

     “生活教育” 是中山工商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基石, 是他们成就传奇的关键。

     “礼仪、 洒扫、 应对、 态度”, 把学生的生活教育浓缩于这八个字中, 把开展的品德行为教育, 点

      点滴滴地落实在日 常学习生活中。

     他们崇尚礼仪, 中国自 古是“礼仪之邦”, 他们深知这个道理, 非常注重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教育, 他们在环境布置上可谓精心, 使校园环境处处发挥着育人的功能, 小到一棵小草, 大到学校的墙面。校训、 校园警示语处处可见一些民族精粹, 学校可以悬挂的地方, 尽是孔论孟语, 诸子百谈。

     抬头是警句, 侧目 是嘉言,这些精细教育之处, 无不闪烁传统文化之光芒。

     学校的教学大楼是用明德、 至善、 若水等命名 的, 学校的班级序号是用“忠”、“信”、“诚”、“孝”、“仪”、“礼” 等命名 的。

     崇尚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尤以“礼” 为重, 注重礼节礼貌, 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礼” 文化, 也很好地内化在学生的行为习惯之中, 礼节教育从教师做起, 师生相互问好成风, 互让团结成为习惯。

     一进校园, 我们便感受到浓厚的礼文明氛围, 学生对我们的问候声络绎不绝, 师生之间、 同学之间关系和谐, 文明礼貌, 互助互爱。

     学生很文明也很开朗, 只要你邀请, 他们都愿意与你合影; 下楼梯时学生习惯性地右侧行进, 把左侧让给上楼梯的人。

     在放学时, 每班学生自 觉列队等候打扫的同学回来, 整理队伍一起向老师问候:

     谢谢老师, 再见!

     感恩老师的教诲, 结束今天一天的学习, 然后排队有序候车, 在排队的过程中, 学生们都手捧着书看, 争分夺秒地学习, 让我们为之惊叹。

     在生活教育中, 学校通过洒扫来培养学生劳动的态度,

      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

     走进学校教学楼, 教室、 走廊的地砖、 卫生间干净得像大陆的宾馆。

     教室里没有垃圾桶及其它打扫工具, 而是全部放在内阳台, 卫生桶、 拖把编好号后统一摆放, 整齐有序, 就连黏在拖把布条上的头发丝等异物都被清理干净, 工具有专门借用登记制度; 在餐饮科的学生实习地, 所有的实习用品放得井井有条, 整整齐齐, 地板上没有油渍、 纸屑等残留物, 不锈钢的餐具擦得光亮, 象新的一样。

     学校没有一个勤杂工, 校园卫生全部由学生自 己来完成打扫, 老师和学生一起劳动拔草, 清扫地面和臭水沟。

     在劳动过程中, 教师始终与学生一起认真打扫。

     注意校园环境卫生的保持, 没有人乱扔垃圾和其它果壳纸屑。

     校园绿树成荫, 鸟鸣啾啾, 校园环境非常雅致清幽。

     学校重视对学生的关怀。

     一切为了 学生, 想得周到细致,如教学楼每个楼层都有逃生设备, 都有残疾人的方便通道,每间教室外都有两处非常宽敞的走廊, 分属教室两边。

     教室内走廊可以堆放卫生工具, 避免卫生工具因潮湿而形成的霉味带进教室, 也可以避免清洁用具如卫生桶、 拖把等放置在教室的不雅现象。

     学校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来释放学生的个性, 来应对各种生活。

     学生社团种类繁多, 共有八十多种社团, 涵盖学术性、 音乐性、 艺术性、 体育性及服务性等层面。

     活动内容在设置上, 倾向于学生生命成长中,

      常常遇到需作出反应的课题, 如两性问题、 生命教育、 生涯发展、 知足感恩、 人际交往、 法治问题、 多元文化、 外界诱惑、 敬老爱幼、 防灾急救等, 把这些学生日 常生活中举目 所见、 触手可及的问题列入学校日 、 校庆、 讲座、 竞赛、 成果展、 表演、 宣传等活动之中。

     提供同学表现才艺、 开发潜能、促进多元学习、 人文关怀、 合作尽责及健康体魄的机会, 培养其管理自 治、 行为自 律、 思想自 觉的能力, 来强化自 我的成长。

     学生能在自 由愉悦、 个性才能受尊重的生活中健全人格。

     注重国防教育。

     学校有驻校现役军官, 他们是学校德育教育环节中 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军训 教官 归属“学务处”, 除承担对学生的军训外, 更重要还要参与 学生日 常管理和教育, 学校每周安排一节国防教育课, 开展军事训练。

     ( 四)

     规范化的建教合作 台湾十分重视“建教合作”,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校企合作办学。

     台湾地区教育部技职教育司内设有“建教合作委员会”, 该部于 1991 年修正《加强职业学校轮调式建教合作教育训练实施要点》, 1996 年提出《建教合作实施办法》, 用以规范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事宜, 在建教合作中, 官方会对学校和企业进行相关的评估, 来确定是否符合承担建教资格。

     对致力于校企合作的企业, 都能得到政策上的鼓励和奖励, 学校也能在学校升格、 设备等方面得到优惠。

      这些政策的实施, 使建教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政策保障。

     中山工商是台湾地区建教班规模最大的学校。

     目 前建教班学生有三千九百七十人, 建教公司约九十家, 全台湾超过三百个据点, 总人数约占全台湾七分之一。

     中山工商职业学校主要开展轮调式建教班, 建教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三三制”, 即学生中职教育期间, 每年有四个三个月 , 三个月在校学习基本课程, 三个月 到企业对口 实习, 反复进行。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践, 生活在企业, 企业提供良好的实习场地、还支付必要的津贴。

     “三三制” 是牢固的、 有效益的, 学校获得了 实习场所, 把学习与岗位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企业获得高素质劳动者的来源渠道, 对其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建教合作带来了 广泛的社会资源。

     中山工商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遍及台湾许多行业, 许多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岗, 成为企业的中坚, 得到企业的欢迎与称赞。

     尤其是美容美发、餐饮、 旅游等专业的毕业生, 更是供不应求。

     他们反哺母校,给母校的办学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中午的时候, 陈国清校长在学校餐厅即实训教室宴请我们时, 所有的制作和服务全是学生, 据他们的学校教师介绍, 这些学生都是台湾鼎鼎有名 的鼎泰丰公司的建教生, 已经达到了 国宴的水平。

     ( 五)

     普遍化的“家长委员 会”

     台湾的学校普遍设有“家长委员 会”,

     中山工商职业学校也不例外。

     “家长委员 会” 成员 由班级家长代表组成, 会

      长大多是经济界较有实力也较有号召力的人物, 中山工商职业学校的家长委员 会的会长就是亚太调酒协会的主席。

     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 会的作用, 他们为学校发展提出建议, 参与学校重大项目 的研讨等; 帮助学校协调家校之间、 师生之间的争议; 与学生一起学习、 一起活动, 学校每学期设立家长日 , 邀请家长到学校听课、 听各种讲座, 并和学生一起搞文体、 生活等活动。

     家长委员 会是密切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 既是学校的合作伙伴, 也是学校的鼎力后援; 既是学校的服务者, 又是学生的教育者。

     ( 六)

     精细化的管理过程 首先, 学校建立了 完备管理服务机构, 不时地向师生灌输科学管理的理念。

     其次, 采取负责制, 责任到老师与学生,在每个教学、 实习场所都张贴着具体规定, 让师生遵行。

     第三, 管理者不仅带头遵守规定, 而且对学校进行科学管理、严格管理。

     我们仔细参观了 他们的实习场所, 其场所的管理人、 设备的维护、 卫生打扫、 工具的借用都有专人负责, 并且上墙亮相公示, 杜绝管理漏洞。

     ( 七)

     先进化的 E 化校园 学校推进 E 化校园建设, 建立了 信息化、 数字化的学校管理平台, 利用学校自 身的师资开发了 校务系统软件, 将学校各个部门的数字管理整合在一起, 实现信息共享。

     这个软件建立起学校的预警系统, 对各部门提供的信息进行统计、

      分析与反馈, 做出横向和纵向的对比, 那个出现问题的系统会自 动提出警示, 让各部门主管能及时获得自 己部门具体详实的信息, 并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快速的反应。

     如学校建立“建教学习 档案”, 通过数字化的管理, 每个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成绩, 出勤, 违反的各项纪律都一目 了 然, 并且能做出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数据, 教师就会关注与帮助学生提高,提高了 办事效率。

     ( 八)

     严格化的证照制度

     台湾的职业教育有一种所谓的“证照制度”, 即相当于我们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由于课程强调实务教学为特色,注重职业证书 制度, 并以技能的检验来考核技职教育的成效。

     台湾职业证照分三级, 即丙级、 乙级、 甲级。

     它是通过职业证照鉴定考试取得的, 对学生的升学、 就业或...

    篇五:职业考察报告

    业岗位调研分析报告》

     姓名:

     林志锋

      学号:

     11 01 01 2206

     班级:

     B1 1 机械 2 班

      所在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1、 调查的企业名称及其简介:

     鹤山市广明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 电光源的高科技企业, 坐落于地理优越的珠三角地区美丽而文明的侨乡 鹤山市共和镇。

     广明源始创于 1998 年, 现已由一个几十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占地面积近 80000 平方米、 员工 1600 多名的高科技照明企业, 专注于“节能、 高效、 环保、 稳定” 的照明光源产品的研发、 生产与营销。

     年产各类电光源照明产品数亿只, 产品远销欧美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金属卤化物灯、 节能卤素灯、 安全灯珠、 新型的汽车灯已经畅销欧美等国 家, 是电光源行业发展最快的品牌企业之一。

     2、 调查岗位基本信息, 总体性质(工作特征以及主要工作范围):

     岗位:

     实习主操、 实习技术员, 属于技术类的一个职位, 这个岗位主要是对机械设计软件掌握及对机床的操作熟悉, 并且进行模具、零件的设计和制作, 并且对维修工具有一定的使用熟练程度。

     3、 调查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

     这个岗位主要是对各种机械零件的图纸化以及对相关的零件作出设计与制作。

     4、 调查岗位的工作条件(包括物理环境, 以及内外软性环境):

     薪酬有 2500 至 4000 元, 并且全勤奖每月 50, 工龄奖每满一年50 元依次累加到上限 200 元为止, 技能津贴 200~6000 元, 五险无一金, 上班时间是两班制, 每天有 10 小时, 每一个月有 4 天休息时间。包住宿、 公寓式宿舍, 每个宿舍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阳台。

     每天 24小时免费提供热水到宿舍各楼层, 方便员工洗澡。

     在公司食堂用餐的员工可享受伙食补贴, 每餐补 2. 5 元。

     还有员工活动场所等等优厚的条件待遇。

     5、 调查岗位任职条件(知识、 技能、 素质和证书等):

      专业要求是要机电一体化、 机械设计、 数控、 电气自动化, 熟悉掌握 CAD/CAM、 UG、 Pre 等机械相关软件。

      其他要求:

     年龄 18-45 周岁, 男女不限; 身体健康, 五官端正;自律性强, 服从安排; 吃苦耐劳, 愿意过集体生活。

     6、 调查岗位近期需求和 1 年后的发展趋势:

     由于公司大量引进数控机床, 所以需要多名会操作数控机床的技术人才。

     这些技术人员主要用于培养成为管理层员工。

     有较好的发展

     前景。

     7、 调查获取该岗位的途径(可以增加面试的准备, 流程, 问题, 注意事项等):

     通过考核。

     8、 调查岗位的职业发展路线:

     从一位基层助理到一位熟练的工程设计师, 从而获得一技之长。

     9、 调查企业招聘人员对在校学生的建议:

      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 诚实可信、 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乐于学习、 愿意从基层做起, 敢于创新、 不断追求卓越。

     10、 调查心得体会

     通过调查企业, 得知社会现阶段需要的哪些人才比较缺乏, 并且知道岗位上所需的技能, 在剩下的时间里会向着那些技能方向发展,为下次招聘做好充分的准备。

    推荐访问:职业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职业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