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富文库网 - www.jycsjx.com 2024年05月21日 04:25 星期二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18篇(完整文档)

    发布时间:2023-09-30 19: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18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18篇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A.观沧海 曹操

    一、导入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三、合作交流,讨论明确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四、品读赏析

    学生谈诗歌基调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B.次北固山下 王 湾

    一、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课文朗读,感知内容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
    “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四、品读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
    “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C.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一、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
    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四、品读赏析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D.西江月 辛弃疾

    一、回顾导入

    齐背前三首诗(可配上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a. 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
    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
    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
    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
    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b.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四、品读赏析

    ①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②“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③探究这首词的意趣。

    讨论明确:

    ①“蝉鸣”可见天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

    ②夜行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是喜出望外。

    ③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E.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一、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三、体验反思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
    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
    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四、品读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
    古道,是他的行经路;
    瘦马,是他所骑;
    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五、学生配乐朗读

    六、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七、延伸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识字认词,积累好词好句,品味文中具有激情的"语言。

    2、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内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文章主题。

    3、学习用排比的句式进行写作。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师生主体与主体间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强化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内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具有激情的语言。

    突破方法:

    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疑,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方法:

    读——悟——赏——拓

    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积累字词。

    2、查找有关“九·一八”事变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热爱你足下的这片土地吗?那么就请你用最深情的语言来形容它吧!(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对文章所描绘的对象有自己的感受,用恰当的词语准确表达自自己的感受。)(学生活动:学生用所给句式说话。)

    同学们的语言是那样的优美和深情!是啊,当我们面对着如此美丽而广博的土地时,怎能不生发感慨。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曾深情地讴歌过我们足下这片多情的土地,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端木蕻良的笔共同去领略我们足下这片黑土地的魅力!(设计意图:激情激趣,让学生带着热情走进文章。)

    (串联词:首先我们来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二、明确学习目标。(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习目的性更强,学生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

    (串联词:文章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依托,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老师所给出的微型词典走进文章,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文章。)

    三、读一读 知内容

    自由快速朗读。(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文章。)(学生活动: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

    共读文章,先指名朗读、再教师范读、最后全体齐读。(设计意图: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把读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了解文章内容。)(学生活动:学生边读文章边思考下列问题。)

    (串联词:前面两位同学读得都非常棒,连我也禁不住要一试身手了,下面由老师来给大家朗读好不好?)

    (串联词:还剩下最后一部分,把读的机会留给大家,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思考:文中描绘了哪些故乡的事物?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

    是谁在对土地发出誓言?发出了哪些誓言?

    (友情提示:同学们可以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勾画的习惯;
    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

    四、悟一悟 探主题

    (串联词:文章的内容是为主题服务的,下面我们来共同分析文章的主题。)

    思考: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友情提示:你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思考。)(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让学生掌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主题的学习方法。)

    五、品一品 赏特色

    (串联词:内容和主题固然重要,但形式也文章的必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来赏析本文的语言。)

    思考:你认为文中哪些词句写得精彩?为什么?(友情提示:你可以从修辞、句式、表达情感的方式等多个角度去分析。)

    (设计意图: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文学语言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学生活动:学生先自主分析,然后合作解疑。)

    六、写一写 创佳作

    (串联词:通过分析,我们了解了端木蕻良的作品之所以那么富有气势和感染力,是因为他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他能写出那么秀丽的词句,你们能不能?既然如此有自信,那就快点动起你手中的笔吧,我期待着欣赏你笔下绽放的美丽花朵。)

    请同学们结合所给出的句式写话。

    句式一:“当我……,当我……,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

    句式二:“土地是……,……;
    土地是……,……;
    土地是……,……。)

    句式三:“在春天……;
    在盛夏……;
    在秋日……;
    在严冬……。)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所学自创佳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活动:学生先自己写,然后小组评议,选出优秀作品展示,然后全体同学共评。)

    七、想一想 展视野

    (串联词:你们的作品写得都那么富有诗意,真让老师对你们刮目相看。那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写思乡和爱国之情的诗句吗?)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写思乡或爱国之情的诗句?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积累。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积累意识,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八、提供资源平台:

    (设计意图:将课内所学延伸到课外,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九、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领略了我们足下这辽阔而富饶的黑土地的神奇,欣赏了端木蕻良匠心独运的作品,了解了那断永不能忘了的辛酸历史,同学们创作了那么多令人称道的作品……如果你还觉得意犹未尽的话,请你动起你的手完成今天的作业。

    十、布置作业:

    1、请你将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积累在积累本上。

    2、请同学们在课外收集一些与“九一八”事件相关的资料,编一份小报,来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设计意图:延伸拓展课内知识,同时加深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附:结束寄语“学海无涯,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博击知识长空的雄鹰,经历风雨,享受成功!)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物产 丰饶 思恋家乡

    关东沃野

    景色 美丽 热爱祖国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②理清结构,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本诗内容。

    ③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2、出示课题,并析题:解释“什么是化石”。并播放化石图片,教师进行解说。

    (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大多数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贝壳、骨骼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化石等。)

    二、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要求读好诗的节奏、重音、语气和语调,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探究质疑:题目“化石吟”的“吟”是什么意思?

    讨论并归纳:“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化石吟”就是赞颂化石的抒情诗。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由此赞颂科学的神奇。

    2、学生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请找出有关段落,并给诗歌分层,概括大意。

    学生发言,明确:诗歌在结构上是“总一分一总”;
    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三、自主探究

    1、学生齐读3—6节,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也可说说在读诗过程中碰到的困惑之处。

    问题组例举: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

    b、“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c、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d、“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说明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这样设喻,生动形象,将抽象的事理具体化。)

    2、写作方法探究:

    ⑴第一、二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连续不断地问句表现出作者对科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作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⑵诗中第1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排比的修辞,通过连续的四个问句,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也表现了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开启了读者想像与联想的阀门。)

    ⑶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反复朗读,体会这一特点。并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最后一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⑷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3、学生再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四、反思拓展

    1、思考:同学们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

    2、根据你所知道的或能设计出的科学技术,谈谈让灭绝的物种重生的方法。

    3、你学了这首诗后,有何感想?(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五、布置作业

    1、参观或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题目可定为《远古的遐思——读……有感》

    2、熟读课文。

    附板书: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4篇

    教材分析:

    本课是河大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神奇的大自然”。此文的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美,赏析散文的画面美,教给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这也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学设想:

    本文通过作者对雨的描绘,是在抒发作者的情趣和对人生的态度。这种散文的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中来,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教学通过朗读、赏析、感悟等环节逐步走进文本,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自然释放。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目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从中体味大自然美丽的情趣。

    2、学习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应用到实践中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作者介绍

    刘湛秋,当代诗人。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2.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静谧( ) 高邈( ) 莅临( ) 咄咄逼人( )

    你觉得还有那些字需要掌握请写出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导入: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同学们能说一说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师: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又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2.检查交流预习导学

    三、内容研讨

    诵 雨

    1.范读并明确听读任务:

    (1)勾划文中优美语句。

    (2)给读不准的字正音。

    2.明确诵读任务:

    (1)语音规范表情诵读。

    (2)整体感知文章的体裁及写法。

    3.佳句赏析(如此美丽的画面,源于作者优美的文字,别致的修辞。请同学们将你欣赏的句子读出来,并说说欣赏的理由。)

    读出你喜爱的句子,用这样的句式表述:我喜爱(  )季的雨,她的(                )永远是美的。

    品  雨

    1.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
    柔情而生机  夏雨:
    热烈而粗犷           秋雨:
    端庄而沉思   冬雨:
    自然而平静

    2.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析 雨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

    1.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2.请在文中找一句你觉得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并简单分析它美在哪里。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春雨:美丽、娇媚

    夏雨:热烈而又粗犷

    秋雨:端庄而又沉思

    冬雨:自然、平静

    小结: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提示:赏析句子的方法

    1、抓关键词赏析句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

    4、从内容及思想感情方面赏析句子

    悟  雨

    1.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 “雨” ,显得呆板、生硬。“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2.文章第一段称呼雨为“她”行文中称雨为它,结尾称雨为“你”感悟作者的感情。

    作者讲很多物象拟人化,使之可亲可感。人称的变化使雨的形象亲切自然,作者的情感流露更真实。

    教师小结: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四、拓展延伸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
    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
    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把握文章的主旨。

    2、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
    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
    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

    3、描写景物的方法: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即找出所要描绘的景物独特而又细微的地方,并用准确的语言把它传神地描述出来。

    景物描写的作用:对景物进行生动细致地描写,实际上多是为了寄托与抒发作者的感情。

    4、记叙的顺序:学习一篇记叙文,要把握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可使文章脉络清楚,条理分明,有头有尾。倒叙是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这样的顺序可以加强表现力,突出记叙的重点。插叙是在记叙过程中,插入另一些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衬托的作用。

    5、对比:是将两个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从而突出优劣正误。

    6、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教学重点:

    1、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通过复述课文,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

    教学难点:

    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

    1.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

    2.有些难解的词语。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家作品;
    积累生字生词;
    整体感知课文。

    教与学互动步骤: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童年》,在播放歌曲时,老师在一旁解说: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9月18日,,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

    【板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专集。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朝”指早晨,这里指童年;
    “夕”指晚上,这里指老年。原来的意思是早晨开的花到晚上凋谢了去拾,这里指老年回忆童年的事。这部集子里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作者对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曲恋歌。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后记》,其中前文篇是鲁迅在北京期间写的,后五篇是在厦大期间写的。《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自读感知。

    1、散文属于记叙文体,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散文的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

    2、解题:何谓“三味”?

    宋代李淑《邯郸书目》有“书三味”的说法:“诗书,味之太羹(gēng),读史为折俎(zǔ),读子为醯(xī)醢(hǎi)。”

    意思是:读《诗经》《尚书》等经书如吃未加作料的原肉汁;
    读史书如吃大块的肉;
    读诸子百家的书如吃调好味道的肉酱。

    三味书屋柱上有对联“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可证此说。

    3、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桑椹shèn 皂荚树jiá油蛉líng 蟋蟀xīshuài 蝥máo 缠络chán 攒cuán 珊瑚shān hú 豁huō 脑髓suǐ 陌生mò 鉴赏 觅食mì 竹筛shāi 传授shòu 书塾shú 渊博yuān 蟋蟀shuài 宿儒rú 蝉蜕chán tuì 窦dòu 厥士jué 秕谷bǐ 金叵罗pǒ 盔甲kuī 绣像xiù 锡箔xī bó

    倜傥 tì tǎng 洒脱,不拘束。

    拗(ǎo):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

    确凿(záo):确实。

    菜畦(qí):菜地。

    轻捷(jié):轻快。

    臃肿(yōng)(zhǒng):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

    相宜:适宜。

    方正:正派。

    博学:学问丰富。

    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人迹罕至(hǎn):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敛(liǎn)收拢。

    人声鼎沸(dǐng):形容人声喧闹。沸,水开。

    系(jì)打结。

    消释:溶解。

    长吟:长声鸣叫。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无从:没有办法。

    4、结合语境理解上面字词的含义,根据你的理解至少用上上面的四个词语说一段话。

    四、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有以下的含义:

    a)“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

    b)全文叙写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
    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c)表明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分为几层。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第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第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第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第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第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第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第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第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第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3、结合全文内容,简述题目所包含的变化。

    时间:从______童年____到_______少年_______。

    空间:从______家____到_______三味书屋_______。

    生活内容:从_____玩_____到________读书_______。

    五、布置作业,学生活动。

    1、阅读1—8段,以“一个 的童年”说一段话或给个这几段加一个小标题。

    2、阅读10—24段,以“ 的读书经历”说一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 ;
    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
    初步理 解文章的主旨。

    教与学互动步骤:

    一、温故而知新:

    上节课我们对鲁迅的这篇散文做了整体把握,我们在上节课布置了两个作业题,下面我们来探讨第一题,请大家踊跃参与。

    明确:百草园是我的乐园:(1)有趣的景物;
    (2)有趣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
    (3)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

    二、合作交流,感悟探讨:

    1、作为散文,要有文眼贯穿其中,你认为1——8段的文眼是什么?

    明确:“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画龙点睛,成为这几段文字的文眼。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怎样理解这一句子?

    “似乎”表示不肯定的语气,因为“距离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印象模糊,所以用“似乎”;
    “确凿”是确实的意思,表示肯定的语气,因为“我”对儿时在百草园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

    勾划出景色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段落。

    2、学生赏读第二段

    ①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

    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蝥。

    ②提问: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更加生动、美好呢?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那么具体、生动、真切?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

    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常年累月的使用;
    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观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③提问: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爱?

    鲁迅先生用色彩绚烂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了百草园的可爱。

    多角度写景,色形声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找出色、形、声、味及春、夏、秋景的词语)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
    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
    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
    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④提问: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把这百草园的可爱之景描绘得生动活泼而不显得杂乱无章呢?

    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从详略的角度看,两个“不必说”写的景物属于略写,泥墙根一带的景物属于详写。

    ⑤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

    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

    ⑥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

    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排比句: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

    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⑦除此之外,你还有何感悟?

    善于运用联想。

    作者由何首乌根联想到吃了便可以成仙,从而表现了百草园的有趣,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

    [小结]: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是写景的精彩之处。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那么我要强调一点就是请同学们注意学习作者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让学生轻声齐读第2段,加深体会,加强记忆。

    拓展延伸: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有什么好处呢?能否模仿课文,用这个句式来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校园呢?

    教师示例:(体现有趣的景物很多。不必说明亮整洁的教室,干净舒适的食堂,环境宜人的寝室,也不必说优美动听的音乐铃声,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单是文化长廊一带就有无限风光。

    又如:深圳真美啊!不必说美仑美奂的世界之窗,也不必说一碧万顷的小梅沙,单是绿树成荫的深南大道,就会让你流连忘返。)

    3、提问: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

    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了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带有神怪色彩,结局是邪不压正,美女蛇被制服了。

    下面先请一位同学简要复述和评论这个故事。其余的同学思考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由赤练蛇而写到美女蛇,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能否从学过的文章中再举出一两个使用这种手法的地方?

    明确: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这是运用联想的表现手法;
    《天上的街市》也运用了联想,由地上的街灯联想到了天上的明星,再到天上的街灯和街市。

    4、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描写了捕鸟,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明确: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拓展延伸: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请你也用上一系列的动词来介绍你曾参与的一项活动。(如溜冰、跳马、骑自行车、钓鱼等)

    第8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第8段写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经验的钦佩之情。这层中,没有明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乐园”写得实在、具体。

    5、总结:

    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这么有声、有色、有趣、有味,实际上百草园其实很普通,而且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到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这是荒园”。既然这只是一个只有野草的荒园,为什么作者把它看作是“乐园”,而且写得这么有趣?

    点拨:作者很怀念在百草园的生活,这是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回忆是美好的。可见童年的鲁迅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好奇、天真幼稚的孩子。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
    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
    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舍呢?

    6、齐读过渡段。

    ①问:“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罚的心理。这样写符合儿童心理,富有儿童情趣。

    ②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

    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③问:“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我的”表示与“蟋蟀”、“覆盆子”、“木莲”的亲密关系;
    加 “们”是拟人手法,说明把这些动植物当成了朋友,且表示数量多,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④问: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⑤“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称为”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不可。称为:据称是这样,但实际上不一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重点理解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探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在文中的关系;
    讨论文 章的主题。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百草园给鲁迅无限的乐趣,鲁迅也在一天天的长大,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婴儿他就告别了百草园,开始了他的三味书屋的生活。这节课我们首先看看他在这里怎样生活。

    二、合作交流,感悟探讨:

    1、学生活动,默读10——24段,思考下列问题:

    (1)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你能用平面图画出来吗?为什么中年的鲁迅还记得这样清楚?

    (2)文中还写到了作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你认为他是一味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作者对他态度如何?

    (3)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文章对这位老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4)作者在这里读书快乐吗?我们第一节课提出的第二替你应怎样说?

    为完成上述四题,八人小组展开讨论。

    明确:(1)学生根据第10段的叙述来画。他记得这样清楚,可见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2)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鲁迅对先生的态度是: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3)鲁迅对他进行了A神态描写:
    如“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 B动作描写:
    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C.语言描写:如“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强调:刻画人物。我们要根据中心的需要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

    (4)“我”问“怪哉”遭拒绝一事,从“我”的角度看,表现了孩子_生性天真和兴趣广泛_,从先生角度看,这是因为学生在不适合的时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反了教学的秩序和师道尊严,表现了先生的_为人极严厉,从教育角度看,反映了旧教育_对孩子天性的压抑和对孩子志趣的束缚.

    (5)学生认为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枯燥无味的,或者认为这里的生活也让人难忘也有欢乐的,只要紧扣文章内容来谈,言之有理都可,应给于肯定。如,认为枯燥无味,可从繁琐的礼仪、教学方式的单调、不允许学生提问、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等方面来谈。认为欢乐,可从老师较为开明、老师知识渊博、有机会便跑出去玩、老师读书入神可在座位上做游戏画画等角度来谈。

    (6)作者回忆了“三味书屋”的哪些有趣的生活?

    提问“怪哉”;
    溜到后园去玩;
    师生读书的情景;
    作戏、画画。

    (7)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情节?

    游戏是孩子的本性,总是要表现出来的,但在课堂上贪玩甚至逃学,一般来说是不允许的。但课文旨在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8)写这段是想表现什么?

    表现同学们对那些难懂的书并不感兴趣,趁老师读书入神干各自喜爱的事,表现他们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这段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私塾生活的情景。

    2、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①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②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③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学生合作探究,大胆发言,只要有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显然是太受约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应看到,孩子们也能随先生有板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况且也有游戏的乐趣。)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三、资料补充:

    ①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在这里求学,塾师是寿镜湖老先生。三味书屋,是三长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老先生在此坐馆教书长达六十年。

    “三味书屋”之味: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所提到的“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城内鲁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那么,为何叫“三味书屋”呢?原来,“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酱)”的古语。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
    读史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三味书屋”的横匾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书法家梁山舟书写的。当时,匾的两旁还悬挂着这样一副木刻的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是指:读经典像吃主食;
    读历史像吃菜肴;
    读其它像加调料。关于“三味”:鲁迅的私塾老师(三味书屋)寿镜吾老先生的后人说,“三味”是指在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
    “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菜淡饭,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
    “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②“早”字故事

    鲁迅的书桌右角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亲手刻的。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③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学生都尊称他为寿老先生。这个“老”不但指年龄大,还包括知识渊博、受人尊敬的意思。

    寿老先生年轻时,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极为不满,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深恶痛绝。所以他20岁考取秀才后就再没去参加乡试,一直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长达60年之久。

    寿老先生热爱学生,也严格要求学生。放学时,他必定亲自送学生到大门口,看到学生过了石桥,他才放心。有的学生三天不来读书,他就会拄着拐杖上门访问。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早上教的课,当天傍晚必须背出来。写字强调注意姿势,翻书前还要检查手指是否干净。但寿老先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很少体罚学生。

    寿老先生于1929年7月30日以82岁高龄谢世。

    正是这样一位老师深得鲁迅的尊敬,在后来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他,师生之间书信往来不断。寿先生逝世后,鲁迅还和他的家属保持联系。

    四、拓展延伸

    1、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们在一天天的长大,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你有自己的烦恼吗?把它说出来,让我们来给你化解化解。

    2、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你认为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哪些方面需要改革?试谈谈你的看法。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6篇

    一、导入:

    提出问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绿色开花植物是靠种子来繁殖的。那么,你能举出不靠种子繁殖的例子吗?”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引入新课题:植物体依靠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的繁殖,称为营养繁殖。

    二、讲授新课:

    (一)用茎繁殖:

    播放录像:介绍扦插、嫁接、压条的具体操作方法。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

    讲解三种营养繁殖的特点。

    提出问题:你认为这种营养繁殖的方式具有哪些特点?

    组织学生讨论。

    总结:用营养繁殖可以保持植物体的优良特性,加速繁殖的速度。

    (二)植物的组织培养:

    讲解: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任何一个植物细胞内都含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离体培养下,这些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或组织)产生出完整的植株。

    播放录像:介绍组织培养的过程。

    讲解:

    组织培养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

    提问:你认为组织培养的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哪些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讲解:

    1、利用组织培养,快速、大量地生产有经济价值试管苗,移入苗圃栽培,供应市场需要。

    2、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工厂化育苗。

    3、大量生产无毒苗,改善苗木的质量,提高经济产量。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7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词作者的生平创作。积累相关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词曲的朗读及对名句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对现实的思考。

    教学重点

    积累相关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词的风格导入词的学习

    二、简介温庭筠

    三、读顺全词

    1、读出节奏。

    2、读出重音。

    3、示例:“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肠断”。

    三、读懂大意

    1、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词的大义。

    2、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全词内容。

    四、读出层次

    建议你再读全诗,从“时间、景物、情感、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说一句话,表示你读懂了课文。

    1、从时间来看,全词描绘了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从清晨到黄昏一天的活动。

    2、从景物来看,全司的景物犹如一个个扫描镜头,从家中→楼头→千帆→江水,最后定格在白频洲。

    3、从情感看,全词女主人公从满怀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因而肝肠寸断。

    4、从手法看,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从表达方式看,全词第一句叙事,第二句描景,第三句抒情,[叙一笔,描二笔,抒一笔],构成叙→描→抒的模式。

    小结模式:叙一笔、描一笔、抒一笔(或事一笔、景二笔、情一笔)

    五、读出情味

    “梳洗”一词表现了女主人公满怀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

    小结:

    1、“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选行爱人的归来,写出了这一个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同时又引出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

    2、“千帆”点明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捻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改变语序“千帆过尽皆不是”)

    3、“脉脉、悠悠”描绘了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夕阳有意,江水有情,思念无穷。

    4、“肠断”写出了女主人公失望之情痛苦到了极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呈收拢回来,集中在“百频洲”,那是她当初同爱人分手的地方,当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聚焦定格情头)

    六、读背全词

    屏幕显示关于词的来源及特点。

    根据学生积累介绍作者

    指导朗读

    再读全诗

    深入理解

    建议你再读课文,就课文中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教学回顾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8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以小见大、从切身体验的小事中挖掘深刻的生活哲理的写法。

    2、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多角度的阅读文章及正确使用工具书阅读的方法,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

    3、感受我终于能够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步的克服困难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2、教学难点:

    从小事中挖掘深刻的生活哲哲理写法,即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我是如何由胆小怕事到能够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转化过程,从而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小到大,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有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忘了,尤其是到了老师这个年龄。但是有些事情,不管过去多长时间,却永远也忘不了。同学们,你们遇到过令你难忘的事吗?(引导学生谈)这些事情之所以难忘,是因为他深深地影响了你。尽管有些事情可能给你带来过辛酸和痛苦,但同时也许给你带来过启发与深思,有些甚至会成为你一生都享用不完的宝贵财富。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体会作者是如何从一件难忘的小事中感悟到人生哲理的。

    二、默读课文,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试用两到三句话概括文中的故事。

    (提示:第一小题小组合作,将疑难字词分头查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第二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将思考结果与小组交流,共同完善。两个问题都学要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

    检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

    1、字词方面还有疑难吗?老师考考大家:

    (出示幻灯片)

    2、读读写写用用:

    训诫 陡峭 嶙峋 啜泣 着眼 纳罕 凝视

    小心翼翼 头晕目眩

    3、解释:

    训诫 嶙峋 纳罕 啜泣 小心翼翼

    4、提问第二个问题。

    明确:文章写了我童年时父亲帮我脱险的一件事。

    教师进一步启发:能说说我是怎样脱险的吗?

    明确: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步走下悬崖的。是啊,对困难、对问题都需要一点点去解决。今天,老师就把这篇文章交给大家,请大家一点点去解决你认为应该解决的疑难,去理解你认为应该理解的道理。

    三、速读课文

    要求(幻灯片):

    用你敏锐的眼光去发现:

    1、发现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

    2、发现精彩的字词句段。

    3、发现你认为有争议、值得探究的问题。

    (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去发现)

    (提示:把你的发现先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如果属于疑难问题,可以与小组的同学合作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解决。)

    四、指导学生将自己或小组的的发现与全班同学共享

    明确:学生可以自由谈,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现重点引导解决以下问题:

    (学生如果发现不了,教师可以以发现者的身份提出重点问题)

    1、如果学生发现了用得好的字词句段,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心理描写的精妙,如:全身颤抖,冷汗直冒,、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的直跳、心惊肉跳、吓得几乎晕倒、啜泣、恐惧、纳罕等语句写出了我爬上悬崖时的恐惧与害怕,开头第一段中的至今感觉到写出了这件事给我的印象之深、影响之大。指导学生重点朗读心理描写的段落,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并记下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2、如果有的学生发现我的小朋友的做法值得争议,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假如你是那群小朋友中的一个,你会怎样做?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品质。

    3、如果有的学生对父亲的做法产生异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父亲帮我脱险那一段,理解父亲是如何进一步让我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的,从而认识到正是由于父亲的正确引导,才使得我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4、疑难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对最后一段或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教师可以顺势引导:

    八岁时遇到的一个小小的困难,从而改变了作者的一生,你能谈一谈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吗?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明确: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对待困难只要不畏惧,一点点克服,持之以恒,我们一定会是一个强者。

    五、大家谈体会

    脱险的经历,影响了作者的一生,今天我们读这篇文章,同样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读,你读了以后,有何感想?用简练的一句话概括出来。

    (提示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文章。)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谈感想,小组长归纳汇总,并有代表性的感悟写到黑板上。)

    (齐读,进一步感受。)

    六、归纳小结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正是由于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与波折,我们才一步步快速长大起来,老师赠给大家一句话:用心去感受生活,你一定会得到生活丰厚的回报。

    七、推荐作业

    1、一篇作品:课后阅读《盼望》,注意与本文比较着读,也许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2、一个活动: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班里出一期专栏。

    【设计思路】

    1、导入:

    由学生生活中的切身经历入手导入课文,目的在引起学生的共鸣。

    2、整体感知:

    扫除字词障碍,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目的有二:一是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使用工具书,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疑难:二是从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锻炼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学会从文章中抓取主干,概括要点。

    3、发现探究: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把课本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去发现文章的疑点,挖掘文章的亮点,探究文章的异点。本环节中教师的思维要紧跟着学生的思维走,但要适时调控,不是事先做好套子,让学生网教师设计的套子里钻,教师做学生学习的指导与合作者。

    4、成果共享:

    在学生自己学习与探究的基础上,把学习的结果与大家共享,交流体会,交流问题,共谈收获。收获可以从不同角度谈,目的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文章,感悟道理。

    5、拓展学习:

    该环节的设计主要目的是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与技巧,帮助学生确立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

    【反思】

    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浅显的故事,对初一学生来讲,读懂并不难,但读到什么程度却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无论是从知识水平,还是从生活阅历讲,学生有各自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个考虑,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想放手把文章交给学生,让学生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去学习、去感悟,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真正读懂文章。

    就这节课的设计来看,有几个问题还值得探讨:

    1、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没有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因此,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则显得有点杂乱无章。

    2、这节课设计有两个优点:一是我爬上悬崖时的心理描写,对这个点的处理,使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我当时的惊恐、紧张、害怕;
    二是父亲帮我脱险时的语言描写,原计划是分角色朗读,但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得恰到好处,只好布置学生可下降对话编成课本短剧。

    3、和学生共同学了了这篇文章以后,也许学生对怎样去阅读类似的文章把握了一定的技巧,但总感举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有散、乱之感,平平淡淡,缺乏高潮。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9篇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结合具体语境和全诗的意境,品味诗歌意味隽永的语言美和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学习重点、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人们在领略了赤日炎炎的酷暑之后,盼来了习习秋风。秋,因其成熟与收获,因其萧瑟与凄清,给了文人墨客太多感慨的话题,许多吟秋的诗文传诵不衰,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现代诗人何其芳的诗作《秋天》,去倾听秋的诉说。(板书文题、作者)

    一、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教师感情饱满地范读。学生勾画字词并感知语言节奏。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朗读提示:《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氛围和神韵,表达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在诵读中把握、表现诗歌的这种情感,诗歌的朗读节奏有两种划分标准:按节拍划分和按意义划分。《秋天》可按意义标准划分朗读节奏。如: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2、学生听朗读录音,可轻声跟读。熟悉读歌内容。回答: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
    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
    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
    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3、学生放声自由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二、视觉再现,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1、逐节品析诗歌的意境美。

    讲解:“农家丰收图”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山谷伐木和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丁丁之声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伴随背瓜果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是欣欣然、笑盈盈的。具有清静、清远的氛围。

    “霜晨归渔图”画面包括撒网、收渔、摇桨平常活动,在诗人笔下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也许在早年的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的。

    “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续言是少女心怀恋情。这一节五行诗,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视角,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清纯、明净,那里初恋少女似恋非恋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较三节诗可以看到,前两节主要写外在的景物与人事,第三节写人心灵深处,写出了微妙的感觉,使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具有清甜的氛围。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三句互为呼应,均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笔下秋天的宁静、悠远的特点。

    2、学生研读全诗,说出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句子?并谈出理由。

    学生畅谈,教师归纳: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句中“满披”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朗、形声兼具的画面。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稻香”使人满口生香。“饱食”写丰收之景,是收割的形象说法。“肥硕的瓜果”也见出丰收之景。

    (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诗句中是拟人,将秋天视象化,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意味隽永。“栖息”一词使整节诗充满了一种丰收后的喜悦与满足感。秋天“栖息”在农家,它给农家带来了什么?(丰收)

    (4)“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冷雾”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圆圆:双关,既写了网的形状,又写出渔民的美好愿望。

    “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似拙实妙,耐人寻味。渔人到底收起了什么呢?(是鱼,是树叶,还是别的)无论他收起了什么,他的心情都是快乐的,他肯定有所收获,或者是鱼,或者是喜悦的情感。这只是秋天的一场游戏。

    (5)“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冷雾”呼应。“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6)作者说“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这之中的“枯涸”与“清冽”矛盾吗?为什么?

    提示:不矛盾,“枯涸见石”并非整条小溪全部干涸,而且说水位下降,有的地方干涸,露出了石头,有的地方水浅了,于是看起来更清澈。

    (7)“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是(愉快地)劳作的形象说法,虚实相生。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牧羊女会梦见什么?这里到底是她的梦寐,还是诗人的梦想。也许一个更加灿烂,更加富饶的秋天就在前面,就在牧羊女的憧憬中,就在诗人的希望里。

    3、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请同学们为诗中的三幅画面各拟一则标题。

    教师明确: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和少女思恋图。

    三、身临其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美。

    1、何其芳笔下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畅所欲言。)

    (2)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表现秋天,那么所有这些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注意板书。)

    (3)学生放声自由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结束语:

    《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
    它写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
    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
    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无不和谐统一。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10篇

    1.登幽州台歌

    教学目标:

    1.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

    2.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3.诗人的形象

    教学过程:

    导语: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

    一、文学常识:

    1.这是一首古诗,很少格律限制,形式自由灵活。

    2.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

    二、读:断句,语速,语调,节奏

    三、释题,背景

    陈子昂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军事眼光的人,武则天当政时,契丹南侵,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出兵抗敌,任陈子昂为参军。陈子昂提出的正确主张武攸宜都不予理睬,结果兵败,但武攸宜不思悔改,反而把失败的责任推到陈子昂身上。陈子昂内心无比痛苦,他独自一人来到附近的幽州台上,吊古伤今,写下了这首传世名作。

    四、赏析

    1.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时时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怆然:伤感的样子;
    涕,眼泪。

    3.登临:诗人登到高处叫“登临”,临,面对。登到高处面对开阔的景物,人的心胸会为之一变,于是便有了许多联想和想象,抒发出来,写下来,就是诗文。陈子昂登临幽州台,面对无限的时空,不免产生一种孤寂悲凉之感,再联想到自己的境遇,便产生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愁苦心情。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所见:时空的无限;
    所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5.这首诗看起来比交消极,但其实则不然,他流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6.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
    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

    7.写作特色:气势磅礴,胸怀宏伟

    ——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
    胸怀宏伟:胸怀宇宙

    板书

    2.望岳3.登飞来峰

    导入新课

    清人张潮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对自然风物和人文景观的热爱是相通的。细细品读山水,我们可以读出自然界的绚丽多彩,读出山与水的性情,更读出一种追求人性至高境界的胸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首古诗,感受诗中山水的绚丽,感受诗人的情怀

    《望岳》

    一、齐读诗歌

    二、解题,了解泰山。

    学生先介绍。

    泰山——属五岳之首,主峰海拔1524米,春秋时的齐国、鲁国两国都可看见泰山。由于山势高耸出奇,山南山北的景色各不相同,可谓神奇秀丽。山中还常常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有古语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望岳》这个“岳”指的是“泰山”。五岳: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东岳泰山中岳嵩山

    视频了解“泰山”

    三、自主学习《望岳》

    1、学习方法介绍:

    查资料:正确地利用资料而不依赖于资料,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小组交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与人交流,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

    个人学习:深入思考,使人睿智。

    阅读书上简评:简评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运用好书本上的资源。

    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古诗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读,在读中感悟。

    2、经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随学生的回答确定内容,用追问思考的形式探究诗句的内涵和蕴含的情感。

    板书设计:

    远望青未了广阔

    近望神秀高大

    凝望云、鸟

    愿望众山小

    四、鉴赏诗歌

    1、写景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要表现景物的特点?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写泰山高大雄伟。

    “齐鲁青未了”从占地面积之广,说明大;
    “阴阳割昏晓”说明高。

    2、小组合作,选择一句写景的诗句进行赏析。

    ①、②句。主要写了诗人远望泰山“宽广”诗人当时喜悦的心情。”

    ③、④句。描写了泰山景色秀美

    赏析:“造化钟神秀”拟人手法,就是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都聚集在泰山身

    上。“阴阳割昏晓”“割”字很形象,就象人用刀割开一样。说明泰山

    的南北明暗不同,说明泰山巍峨高大。

    泰山的特点:高大(师板书“高”)泰山的秀美

    ⑤、⑥句:诗人心胸很坦荡。激荡。诗人的胸怀随着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

    点面结合

    3、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诗句说一说,尾联如何表现泰山的雄伟的,有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胸气魄?

    补充:运用《孟子》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夸张的手法从侧面衬托泰山的巍峨高耸。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还没登上泰山,就说“一览众山小”,诗人这里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方式?

    “想象”。想象是诗歌的生命。杜甫24岁时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他少年气盛,对自己的前途依旧充满信心。

    勇攀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和气概。

    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中“胸”显然皆作者自己之心胸。我们再读一读诗歌,看看在你的眼前将会出现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望岳》表现诗人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

    5、我们了解到的杜甫是忧国忧民的,他的感情总是很深沉郁结,但是在这首诗歌中我们却感受到了别样的杜甫。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介绍写这首诗的背景。

    背景介绍:这首诗歌写于736年,属于杜甫创作历程中的漫游时期。20岁后,诗人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

    杜甫24岁时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他少年气盛,对自己的前途依旧充满信心。25岁时候他背起行囊再次漫游,来到齐赵。看到泰山,杜甫心胸豁然开朗,豪情迸发,吟诵出这首“望岳”千古名篇。“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6、《望岳》被喻为写泰山诗歌的绝唱。以后很多人来过泰山、写过泰山,但无人能比。明代有位诗人写到:齐鲁至今青未了,题诗谁比杜陵人。杜陵人是谁?

    7、齐背诵《望岳》。

    一、过渡引入

    读杜甫的《望岳》,我们感觉到的不仅是对泰山美景的赞扬,更是作者勇攀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和气概。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看看这首诗的情韵。

    齐读诗歌。

    二、解题,了解飞来峰

    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县城东武县(现在山东诸城)飞来,故名---飞来峰。

    三、自主学习《登飞来峰》

    下面请同学们用刚才提到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等飞来峰》。

    四、展示学习成果

    经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随学生的.回答确定内容,用追问思考的形式探究诗句的内涵和蕴含的情感。

    1、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哪里?用诗中原句回答

    飞来峰上千寻塔

    寻:古代的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塔高。“千”在这里不是实写,是指多。如我们学过的“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在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夸张

    2、诗人有没有看到“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的奇妙景象?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闻说:听说。鸡鸣见日升:传说。站在塔上,五更天鸡叫的时候就看见太阳升起。

    3、作者处在飞来峰的高塔之上,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用原句回答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

    不畏:不怕。缘:因为。遮:遮挡,遮住。

    4、在现代,“浮云”是一个很流行的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出处古文: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网络用语:

    “夫人,功名于我如浮云,在下一点也不稀罕”——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

    释义:比喻不把某事物放在眼里。

    5、在这首诗中,“浮云”有什么隐含的深意呢?

    (出示: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积极推行新法,抑官僚制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但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登飞来峰》即作于1050年,当时他30岁,由宁波县令改任舒州通判。他向往美好前程,期待变革。)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障日也。”——陆贾《新语慎微篇》。意思: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

    天子与太阳同辉,“日”象征着帝王,

    诗中“浮云”: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6、把保守势力说成是“浮云”,并且不畏,这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精神?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的一层。

    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诵读整首诗歌

    (师:只有站的高才能望得远。同样,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这样,只有在各个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王安石的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雄心壮志,请同学们一起诵读这首诗,读出诗人的雄心壮志。)

    比较异同

    一、两首诗同是登高之作,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异同?

    1、借景抒怀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勇攀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和气概

    《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曙,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望岳》则表达了诗人虽考场失意,仍充满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2、蕴含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绊。

    3、夸张、比喻的手法,大胆的想象。虚实结合

    二、读了这两首诗,你还能想到哪些表达雄心壮志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结束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和杜甫那豪迈的气势在这两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也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板书设计:

    远望青未了广阔

    近望神秀高大

    凝望豪迈

    愿望勇攀高峰,俯视万物。

    4.游山西村

    教学目的:

    1、体味诗歌的内涵。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南宋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2、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宜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游山西村》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镜湖的三山乡。“山西村”即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3、《游山西村》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浑,酒水混浊,指酒的质量不好。古人饮米酒,需要滤去酒酿(酒糟),方为清酒。未经过滤的则为浊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第三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情感。

    5.己亥杂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
    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墨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
    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二、呈现目标

    三、解题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四、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五、朗读全诗

    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六、理解诗句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

    七、理解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八、小结全文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练习册。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11篇

    教学目标:

    1、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情节。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
    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
    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二、学习字词:

    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②投影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

    b、按拼音填空。

    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略)

    三、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课文。

    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在书上标记: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

    教师可提要求:

    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四、讨论: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争议的地方,可课后思考,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

    五、布置作业:

    ①写生字。

    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文章。

    教学设计:

    一、朗读思考: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①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②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

    a、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b、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d、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e、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二、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多角度地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①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也鼓励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学生在喜欢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喜欢的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不喜欢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嘲笑“我”的孩子,这一点比较简单。

    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可引导学生评论他做得对的和不好的方面。这样来谈,针对性可能强一点。

    ②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这类的指导。

    ③继续组织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讨论这个内容,最好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
    更应该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
    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

    三、总结全文:

    ①让学生再谈学习本文之后的体会。

    ②教师小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
    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③背诵(或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布置作业:

    1、练习:一、二、

    2、阅读《迷途笛音》,简单写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12篇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PP软件、录音机等。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自读

    三、品读精彩语句

    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

    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五、布置作业(播放《松花江上》)

    “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教后记:土地也就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结合〈最后一课〉来讲。用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来导入。是写事变过去十年后,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难的时候。用联系时代背景,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段落。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13篇

    【学习目标】

    1、赏析关键性语句,剖析人物心理;

    2、联系生活实际,启迪人生智慧。

    【学习重难点】

    赏析关键性语句,剖析人物心理

    【设计理念】

    新课标提出“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文章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根据这一教学建议,设计本课时,以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为突破口,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设置了三个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品读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获得人生的启示,懂得如何积极克服困难,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创意说明】

    三环节:复述故事——剖析心理——启迪智慧

    三切入点:以赏析关键性语句为切入点,品读人物心理;

    以赏读标点符号为切入点,感悟人物成长过程。

    以品析关键词语为切入点,收获人物成功经验。

    【探究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此环节设置意图:介绍作者事迹,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了解故事

    请结合记叙文六要素,复述故事

    (此环节设置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默读文章,勾画出记叙文六要素,并提示学生运用六要素组合法复述故事,旨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剖析心理

    (一)以旁观者的眼光看,依靠“我”的能力,“我”能否脱险?说说你的理由。

    (此环节设置意图:旨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性语句,在交流中,探讨“我”被困悬崖的根本原因是“恐惧”,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二)跳读课文,找出表现“我”恐惧心理的句子。

    (此环节设置意图:通过品析关键词句,探究“我”的恐惧心理,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三)猜读课文,借助句子补充爸爸心理描写

    (此环节设置意图:以填充句子的方式,猜测爸爸心理,为下一步赏析人物成长经历作铺垫)

    四、启迪智慧

    (一)跳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爸爸助“我”脱险的方法。

    (此环节设置意图:借助抓关键性语句,提高学生关键信息捕捉能力,培养感知能力。)

    (二)赏析标点符号,感悟人物成长经历

    1、请找出脱险部分表示“我”心理活动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有感情朗读脱险阶段表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3、为什么“我”一步步地走下了悬崖,文中标点符号却用句号?

    (此环节设置意图:

    1、分析句号的作用,感知在爸爸的引导下“我”变得越来越自信、淡定、从容,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重视标点符号的正确巧妙运用。

    2、通过变句赏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

    3、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关键性语句,培养和提高学生借助重音和语速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品析关键性词语,收获人生成功经验。

    1、为什么文中说“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而不说“那一刻”或“那次经历”?

    (此环节设置意图:通过品析关键性词语,明白是爸爸教给“我”的不仅仅是爬下悬崖的方法,更是在教给“我”人生路上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经验,从而让学生储备成长路上克服困难经验)

    2、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像文中的“我”一样因胆怯而畏缩不前的情形,你是怎么处理的?

    (此环节设置意图:联系学生实际,分享成功经验)

    3、你又从“这一课”学到了哪些经验,如果你准备摘录文中的一句话作为成长路上的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试着背一背。

    (此环节设置意图:学以致用,用摘录和背诵的方法,既积累了名言警句又把所学化为了己用)

    五、课堂寄语

    这堂课,在与莫顿·亨特的心灵对话中,我们结交了这位智者,撷取了许多智慧。让我们走一步,再走一步,克服一个个小困难,实现一个个小目标,进而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吧!

    (此环节设置意图:用简短有力的话语使学生形成深刻有效的记忆,感召学生运用本节课所获人生经验,走好每一小步,完成人生目标)

    附:板书设计

    成功

    再走一步

    走一步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14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习重点】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韵律之美;
    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
    拜访教师或专家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化石,写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变为桑田。”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明确学习目标。

    检查学生预习字词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带)

    ⑴学生体会,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①概括诗歌的主要以及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

    (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②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
    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
    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1、2节。结构上首尾呼应。)

    ⑵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特点。

    2、学法指导:

    阅读诗歌的时候需要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字词需要用心体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的情感。

    发问想象──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三、探究研讨

    朗读3~6节,思考问题组: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4、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体出示恐龙、猛犸的复原图片)

    5、从诗歌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仔细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质疑释疑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探讨,四人小组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若仍不能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理解。

    五、拓展延伸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光盘等,并宣读自己撰写的介绍古生物的短文。

    六、布置作业

    1、将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等办成手抄报,在班内交流。

    2、当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在翻阅介绍古生物的资料时,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15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从知人论事角度出发,要简单了解刘湛秋的生平经历;
    然后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
    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将展开联想与想象后感受到的自然界的美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方法

    自读法:将教师点拨与学生自读相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诵读法:配乐朗诵,将教师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起来,注意朗诵的语气、节奏,用诵读加深理解。

    探究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展开联想与想象,并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四、课型

    自读课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雨是古代诗人的钟爱之物,他们以雨来寄托内心的喜怒哀乐,雨同样也受到现代作家的青睐。今天我们一起阅读刘湛秋的散文--《雨的四季》,共同感受四季不一样的雨之美、情之美。

    二、拜访作者

    刘湛秋(1935--),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近几年他写作散文颇丰。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台、港文坛对其散文评价颇高。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意、德、西等多种文字。

    三、自主学习

    活动:听雨篇

    1、注意生字词;

    2、注意文章语气、节奏;

    3、划出重点词、句,注意四季雨不同的特点,感受作者对雨的思想情感。

    思考:1、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请用几个词语概括。

    春雨: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

                  (美丽而又娇媚)

    夏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热烈而又粗犷)

    秋雨: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端庄而又沉静)

    冬雨: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自然而又平静)

    2、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四、合作交流

    活动一:赏雨篇

    1、文章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章的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句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3、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呢?

    4、冬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5、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第六段改称“你”?

    6、结尾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文章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通过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间接写出了春雨的娇媚,表现了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抒发了对春雨的爱恋之情。

    2、文章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句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

    光头浇雨,更有滋味;

    一切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

    暑气被吸收;

    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响曲。

    3、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呢?

    秋天的雨,端庄而又沉静,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的时节,给人安静与深思,所以说可以纯净人们的灵魂。

    4、冬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指雨为人们赶走了冷冽的风,拂去了干涩而苦的气息,让人感动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让人忘记了寒冬。

    5、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第六段改称“你”?

    第二人称,更加亲切自然,便于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表达更加真实强烈,更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

    6、结尾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结构上:总结全文,与开头呼应。

    内容上:点明并深化主旨,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

    活动二:品雨篇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

    1.回忆《春》中“春风图”调动不同感观写景的语句,学习从视觉、听觉、嗅觉等不同角度写景的方法。

    例: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这段文字从视觉、听觉、嗅觉角度描写雨后世界,牵着美妙的联想和想像,带给我们全方位的感受。

    2.分析: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学生活动: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品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可以从感官、修辞、情感等角度来谈)

    例:第2段:“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水”写成“少女的眼泪”,并以“娇媚”饰之,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第3段:“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特点。

    活动三:悟雨篇

    思考:1、 能否用《四季的雨》来替换原本的篇名?原先的标题妙在何处?

    《雨的四季》将雨人格化了,变得鲜活。同时这也是一段历程,就像一个人经历了春秋而逐渐丰盈完满的生命历程。而《四季的雨》强调一个雨字,显得呆板、生硬。

    因此,可以说,作者爱恋四季的雨,更是爱恋四季的生命。

    2、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把《雨的四季》写得美轮美奂,打动人心?

    调动感官显色彩 巧用修辞绘神韵 按照顺序层次清 融情入景巧抒情

    五、教师总结

    (一)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感情真挚而浓烈。

    (二)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三)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多修辞手法写景。

    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山水湖泊、花鸟虫鱼,一点一滴,奏出美妙的旋律,只有细心观察、聆听、感悟、思考,才能了解其中的深意,领悟其中美的真谛。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努力捕捉身边平凡而真实的美丽,用心灵之笔谱写出真情的华章。

    六、课堂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2)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3)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4)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七、拓展训练

    请以“在雨中”为题,写一段文字,百字左右。

    情境创设:

    1、考试失利时;

    2、被表扬后;

    3、和朋友产生了误会;

    4、想起了远方的老家;

    5、清明节祭扫亲人的情景;

    ……

    附: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表示人:娃娃、青年、农夫

    表示具体事物:绿萍、水藻、镰刀、蟋蟀

    表示抽象事物:精神、法律、爱情

    表示时间:秋天、昨天、过去、早晨

    表示方位: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

    为下列名词分类

    作家、法律、刚才、上边、北京、计算机、明年、道德、文化、山、工人、鲁迅、马、星期天、亚洲、中间

    指人的:作家、工人、鲁迅

    指具体事物的:计算机、山、马

    指抽象事物:法律、道德、文化

    表时间的:刚才、明年、星期天

    表处所的:北京、亚洲

    表方位的:上边、中间

    《雨的四季》一课是初中语文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3课,教学重点为欣赏文章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王维的诗被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文也可说是“文中有画”了,作者抓住四季雨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四季雨人格化了。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诵读和积累,在朗读中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体会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16篇

    教学目标

    ⑴掌握本文创作的特点,把握人物性格的特点;

    ⑵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再塑生命的含义。

    教学重点

    1.梳理再塑生命的历程。

    2.体会并能分析出海伦成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

    体会到海伦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达标措施、反馈矫正)

    一、导入新课

    一个倔强的小姑娘,可以看出她的坚强:她两眼注视着前方,眼里却看不到景象。她又哑又聋又失明,却没有因此而失望。是她的老师莎莉文,用心去哺育她成长。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见证这个奇迹。

    二、认识并了解海伦凯勒及莎莉文老师的事迹

    资料1: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马克吐温

    资料2: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

    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她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三、预习检查

    1、字词学习

    ①觅食(ìshí)惭愧(cánuì)小憩(qì)遨游(á)冥思遐想(íngxiá)

    搓捻(cuōniǎn)企盼(qǐ)繁衍(ǎn)迁徙(xǐ)花团锦簇(ǐncù)

    ②搓捻:用手指搓。企盼:盼望。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迁徙:迁移。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繁花似锦:各种各样的花颜色鲜明华丽。风云突变:比喻变换动荡的局势。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四、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

    1、仔细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所记叙的主要事件.

    明确:主要写了三件事:

    (1)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2)老师让我认识、了解美丽的大自然。

    (3)老师引导我认识“爱”的含义。

    2、的纲领句是:“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3、迅速浏览课文,再次来见证“重塑生命”的历程。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像大雾中的航船,课文第4自然段)

    ②光辉的起点:________(相识,课文第5自然段)

    ③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文字,课文第13自然段)

    ④成长的浪花: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大自然,课文第14自然段)

    ⑤生命的升华:生命中拥有了______(爱,课文第39自然段)

    4、主题探究

    ①我们一起见证了成功的再塑生命的历程,那么同学们现在对“再塑生命”该怎样理解呢?

    原意指“重新获得生命”;
    这里指“海伦的生命被莎莉文老师从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引领出来,重新感受到了光明和希望”。

    ②海伦最终战胜困难,完成了生命的再生。同学们你认为一个人要再塑生命需要具备那些因素呢?

    毅力:小海伦没有对认识文字放弃。灵感:小海伦通过水受到了启发。求知欲:小海伦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

    好老师:莎莉文小姐富有爱心且教学技巧高超。

    ③莎莉文老师教会海伦许多东西,为什么海伦只写了“认识文字、了解大自然、理解爱”三件事呢?

    文字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走出黑暗的希望。自然是生活的根基爱是人类的灵魂

    5、课外拓展

    海伦是世界上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①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26岁时听觉衰退,35岁时完全耳聋……

    ——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与世界

    ②阿炳:二十多岁时患眼疾双眼相继失明……二胡作品《二泉映月》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③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25岁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④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政治家,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瘫痪……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

    ⑤张海迪: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高位截瘫……自学掌握英语、日语、德语等,当代知名作家,翻译家。

    6、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光明有声音的世界里,但不要忘记,我们身边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仍然生活在黑暗和无声的世界里,我们的爱可以重塑他们的生命,带给他们温暖,带给他们光明。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17篇

    【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二、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
    公元581年建立者;
    隋文帝杨坚定都;
    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西藏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新疆以西。)

    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杰出皇帝。领导完成祖国南北方的重新统一。

    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

    <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结论;
    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出示《隋朝大运河图》)

    时间:公元605年。解释三点四段五河六省(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2.开运河的原因(目的)

    3.开运河的意义

    四、隋朝的覆灭

    隋炀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名的暴君,他为了满足奢侈生活和虚荣心,营建东都洛阳,修豪华的宫殿;
    沿运河南下游江都;
    三次对高丽作战。他滥用民力,征发的徭役兵役负担远远超过人民可承受的极限。终于,人民大起义爆发,全国起义农民达几百万,重要的有30多支。隋朝的统治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陷于瓦解。隋朝的官吏,也趁机打起反隋旗号。太原起兵的李渊渡黄河占领长安,仿效当年汉高祖刘邦,与民约法,废除苛政,争得政治与军事上的主动权。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杀隋炀帝。李渊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板书设计】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时间;
    公元581年建立者;
    隋文帝杨坚定都;
    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

    <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二、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三点四段五河六省)

    2.时间:公元605年

    3.开运河的原因(目的)

    4.开运河的意义

    三、隋朝的覆灭618年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第18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想象化石向人类讲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进一步认识自然的微妙,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3、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掌握内容,体会化石向人类讲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

    2、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进一步认识自然的微妙,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象,认识科学的神奇。

    教学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激趣:利用电教媒体放映多种恐龙的图片,并配以恐龙的模拟声音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质疑:距今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前的恐龙早已灭绝,我们看到的"恐龙模样是怎样再现出来的?

    3、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猜想,保存同学们的奇思妙想。

    4、阅读:网上搜索“猛犸冰封3万年遗体完好眼睛至今仍透明(组图)”。

    5、小结:正是这些沉睡亿年的化石裹藏着昨天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套珍贵的密码,人类才得以把思绪带进曾留下生命辉煌的远古世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

    板书课题:16、化石吟

    6、解题:

    (1)理解“吟”的意思。

    吟,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2)化石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组图片就知道了。

    ①欣赏化石图片(网上搜索)。

    ②说说化石是什么?

    ③定义化石: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有机体自身保管完好,或在沉积岩中形成印模,或保存生存时留下的痕迹,漫长时间后成为地壳的一局部,这就是化石。

    (3)课题是什么意思?(赞美化石)

    二、诵读全诗,加强理解。

    1、自由诵读,初步理解。

    学生分小组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并能有选择地背诵。

    2、阅读资料,加强理解。

    ①最早的鱼儿、最早的鸟儿、最早登陆的鱼儿、最早的树,依次指的是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裸子植物。

    ②猛犸象:也称“毛象”,古代哺乳动物,大小近似现代象,身上长满棕色长毛,上门齿向上弯曲。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更新世(延续时间自160万年前至1万年前)晚期的寒冷地区。中国东北、内蒙古和宁夏等地曾有这类动物的化石发现。

    ③“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研究标明,化石还局部保管着生命有机物的剩余,并未真的完全石化。

    ④骸骨:尸骨。

    ⑤太古:远古的时代。

    3、开火车分小节诵读。其他同学注意诵读者对于会认字和会写字是否读准,节奏是否掌握恰当。

    三、评价讨论,理解感悟。

    1、读后评价,同学们在评价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对诗歌的理解感悟。

    (1)关于读音。

    思绪xù不朽xiǔ躯qū壳裹guǒ藏档dàng案葱茏lóng幽yōu雅卓zhuó越

    (2)关于写字。

    强调“裹”的写法,“果”字夹在“衣”中间。

    (3)关于节奏。

    结合学生读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重点指导: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4)关于感情色彩的处置:

    ①针对刚才同学们读的情况大家互相评价,指出读得好与不好的地方。

    ②说说应该怎样读,自身读读。

    ③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④师生一起研讨诗歌感情色彩的处置,整体感受。

    第1、2节是第一层,开头运用排比的手法通过连续不时的问句,以疑问略带遐想的语气引发作者和读者的想象和考虑。

    板书:发问想象

    第3、4、5、6节是第二层也是诗的主体局部,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用一种赞美的语气、拟人的手法来写化石,语气中满是对化石所具有的神奇力量的赞颂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的叹服。

    板书:遐思飞跃

    第7节是第三层,用陈说的语气为第2节做了肯定的回,进一步赞美化石的神奇、大自然的神奇。

    板书:回答呼应

    整首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应通过反复诵读、评价讨论来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2、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进一步感知、考虑(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学生可在自由诵读中考虑,然后讨论,讨论时要给予充沛的时间。

    3、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1)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2)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的赞美之情。

    (3)诗歌分为三层:第一层为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第二层为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第三层为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4、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后,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作铺垫。

    四、全文总结,整体感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感叹科学的神奇、大自然的奇妙)

    板书设计:

    自然奇妙——科学神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板书课题。

    二、研读赏析,精读课文。

    1、学法指导:我们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后,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段落、句子、词语,以便掌握文章的主旨。阅读诗歌的时候需要有节奏地、反复地吟诵感悟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字词需要用心体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的情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

    2、学习第一层、第三层并结合理解第5节。

    (1)一、二组读第一层,三、四组读第三层。

    (2)学习分析。

    ①师引入:哎呀,读了第一节真是感到奇怪!最早的鱼儿没下巴,最早的鸟儿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竟然没有腿,最早的树又不开花,这些最早的动物、植物所具有的特征人类是怎样知道的?(是化石告诉我们的)

    ②小结:对,是沉睡亿年的石头告诉我们的,是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告诉我们的。

    对照了解前后呼应。(幻灯片演示诗歌第二节、第七节)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七年级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18篇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集合18篇) 人教版七年级教案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