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富文库网 - www.jycsjx.com 2024年05月20日 23:12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玩出了名堂课文教案3篇

    发布时间:2023-11-11 14:35:28 来源:网友投稿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玩出了名堂课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玩出了名堂课文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玩出了名堂课文教案3篇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玩出了名堂课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他的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3、说说并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

    重点难点:

    读出玩的趣味,体会到列文虎克的快乐。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活动

    玩游戏,寻找游戏中的取胜快乐。(多观察、多动脑、多思考)

    一、畅谈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的兴趣。

    1、师:在几百年前,有一位荷兰朋友名叫“列文虎克 ”,大家一起喊喊他的名字。(生读,注意孩子们的语气,了解为什么这样的读。)

    2、他特别喜欢玩镜片(出示“镜片 ”读),在这玩镜片过程中,玩出了名堂。板课题。就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这究竟是什么魅力吸引了他们呢?这节课咱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看看,就能找到答案。读课题。

    3、读题质疑。(从你们的眼睛里,我能看出你们现在小脑袋瓜里画满了一个个小问号?)

    二、初读课文,寻找“玩”的兴趣。

    (一)、玩中检查,玩中学。

    1、孩子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新词。并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谁,怎样玩,玩出了什么)

    2、玩游戏,读词语。(教师出示词语)

    清闲、阅读、固定、简单、千里迢迢、拜访、玩具、看 守、磨薄、待 着没事、随意调节指名读(后面几个多音字指导读好)

    3、比一比。指名接读课文,读后共同评价,并纠正学生没有读准确的地方。

    4、说一说、现在我们来看,谁、玩什么、玩出了名堂?

    荷兰的列文虎克通过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三、细读课文,悟出“玩”的奥秘。

    (一)细读二、三段。

    1、列文虎克怎样玩的?为什么他就能玩出名堂?咱就好好读读课文,看看你们能不能从中读出点名堂。

    2、下面我们就和列文虎克一起去玩放大镜

    (1)我们现在就走近列文虎克,谁来读读第二段?你读出什么了?一起读,强调“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很重要,但是光喜欢还不能玩出名堂。我们接着往下读,谁来读读第三段?

    (2)指名读第三段。其余边听边想,列文虎克怎样玩镜片的。

    (3)指名读,教师板书“磨镜片”

    指导读好“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作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师:别小看这磨镜片,可不容易呢?他那时候可没有先进的机器,就靠自己用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点点磨、磨平、磨细、磨薄。你再读读这句话。读文章,眼睛要会抓字,抓住重点的字词,读出他后面藏着的意思,那么,你对句子、对文章的理解就一点点深了。

    (指名读)

    师:列文虎克曾经磨出比一粒大米还要小的放大镜,那要多用心去磨呀!(我听到你突出了“厚”和“薄”,你真的看到了列文虎克在认真研磨镜片的情景,我们像他一样读——学生齐读)

    师:如果你有一个放大镜你会用来做什么?(教师出示在显微镜下渐渐放大的手指甲和细小东西,激发学生的想像)学生练习说话,体会玩放大镜的乐趣。教师出示课件加强乐趣。

    师:列文虎克也看到这些了,他是用自己磨的放大镜看到的。你再读,看看能不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快乐?(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们真的走近了列文虎克,感受到了他的快乐和认真。

    (二)、学习第四段

    1、列文虎克呀,他又有新的玩法了——

    (1)静下心来,读读第四段,看看列文虎克又是怎样玩放大镜的?他看到了什么?可以边读边勾勾划划。老师从你读书的神态,能看出谁读进去了,用心读了。

    (2)他又有什么新的玩法了,看到了什么?谁来读读?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指导写“随 ”并与“腿 ”对比

    2、你们读懂了列文虎克是这样玩放大镜的了,我请同学再读第四段,看看通过你们的读,能不能看到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

    (1)指导读好“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突出“又”:你要突出这个字,知道为什么吗?读文章,眼睛要会抓字,抓住重点的字词,读出他后面藏着的意思。

    板书:发明 显微镜

    (3)“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指导读出蚊子的腿和兔子腿的对比。

    (4)指导读好“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想不想看看小人国里的居民。跟我来。我用手捧一捧水,我们放到显微镜下,啊——这小小的一捧水里就有1000多种这样的小生命在欢快的挤来挤去。水里有这样一个小人国,空气中有这样一个小人国,我们的手掌里有这样一个小人国——(教师出示图片)

    多神奇的小人国呀!把自己感受到的读出来吧!

    列文虎克真了不起,老师敬佩他,一个看门人,他自己玩放大镜就发现了一个这样神奇的世界。我也想读读这几句话,表达我对他的敬佩,可以吗?(教师读)

    我想此时你们内心也有很多的感受,谁再读读?

    指名读。请生读,感受此时列文虎克的兴奋、惊奇。

    (三)、学习第五段

    (1)、列文虎克玩出什么大名堂了?请一个读得最棒的同学读读最后一段,其余同学用心听,这大名堂是什么?

    板书:发现 微生物

    (2)、通过课后的资料袋简单介绍微生物的作用。

    (3)、你还从哪里看出是大名堂?在当时的人们也像我们一样被列文虎克和他的玩具吸引,英国的女王、俄国的沙皇千里迢迢来了。

    师:“什么是千里迢迢?”

    师:列文虎克是一个看门人,女王和沙皇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而且英国和俄国离荷兰可不止千里远,就因为这玩具,女王和沙皇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拜访一个看门人,看看这玩具和这小人国的吸引力大吧?这都是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

    (4)、理解“名堂”

    (四)、找出玩出名堂的原因。(根据板书,引导学生简单总结原因,并板书:动手动脑(动脑动手动手 动脑)

    五、品读全文,享受“玩”的魅力。

    1、孩子们,多好玩的故事呀,玩也能玩出名堂,想不想再读读这个故事?那好,咱们从头到尾把这个故事再读一遍,要读的有滋有味,再体会体会列文虎克玩出名堂是不是因为这些?

    2、课文给咱们讲列文虎克的故事,就是要告诉咱们这样一个道理(出示第一段),孩子们,一齐读——

    3、开始讲列文虎克的故事了,(出示第二段,指名读)这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他的作用可不小,就像一座桥,把第一段和下面的内容连接起来了。

    4、其他部分指名读。

    六、说名堂,写玩中的乐趣。

    1、你们的玩呀,和列文虎克就差了那么一点,差什么呢?(请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等你们长大了,再想起这个问题,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的。

    2、写一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玩出了名堂课文教案篇2

    7、奇怪的大石头

    【教材分析】

    《奇怪的大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疑问,通过自己多年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不仅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才会取得成功,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写具体的。 【学情分析】

    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比较多,像“突兀、秦岭、陨石、第四纪冰川”, 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地质知识和李四光学生也很陌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对李四光的心理感悟有一定难度,所以应通过反复朗读及教师适时的启发引导来达到。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有关词语意思,搜集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地质知识和李四光等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9月9日

    【课时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1-8自然段,感悟石头的“怪”。

    3、学写6个生字。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七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石头有什么奇怪的?石头有多大?谁认为这块石头奇怪„„)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 A、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B、划出不明白的词语,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 义。

    2、检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多媒体出示词语,检查读音。

    (3)这篇课文有很多难理解的词语,你弄懂了哪些?(学生交流,适时出示一些词语的意思,地质学家、陨石、冰川、秦岭、遗迹、第四纪冰川)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交流主要内容,(板书:李四光)出示李四光图片,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及结合课后资料袋简介李四光。

    三、学习1-8自然段,感悟石头“怪”

    过渡: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奇怪的大石头捉迷藏。现在让我们到现场去看看奇怪的大石头到底“怪”在哪里?

    1、请大家默读课文2-8自然段,思考: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在书上划出重点词句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交流

    (1)一怪:它是独立的──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引导:“孤零零”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孤零零”说一句话吗?

    (2)二怪:这块石头体积庞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引导:(找两个学生到讲台上,一个站在另一个前面)这样叫“严严实实”吗?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同学遮得“严严实实”呢?谁能下来演示一下?

    还从哪个词能看出石头巨大呢?(转来转去) 你能读出石头的巨大吗?(指名读,评价。)

    (3)三怪:时间久──“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引导:恐怕可以换个什么词?

    (4)四怪:没有人说得清它的由来──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3、小结:是呀,这块巨石确实怪,难怪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他产生了哪些疑问呢?等下节课再学习。

    四、学习生字

    1.认读“著、藏、巨、恐、坑、卧”,尝试给生字口头组词。 2.你认为哪些笔画容易写错,给大家建议。借机识记字形。 3.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习。

    5、评议优缺点。

    五、布置作业

    练习生字。

    上课时间:9.23第一节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9月13 日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写6个生字。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语

    二、学习2-8自然段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块石头很怪,引起了李四光的兴趣,他都产生了哪些疑问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再读课文2-8自然段,把李四光的疑问用横线划下来,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2、交流

    (1)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引导:每次捉迷藏这块大石头都和他们一起玩,像朋友一样。在这里玩的时间久了,李四光就对这个朋友发生了兴趣,谁能读出李四光的疑问?

    和李四光一起玩的小朋友还有很多,为什么只有李四光觉得这块石头奇怪呢?(板书:会观察、会思考)

    拓展训练:李四光带着心中的疑惑跑去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呢?下面谁来当李四光来问问老师?

    过渡:老师没有正面回答他,告诉他这块石头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所以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谁来读?

    (2)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过渡:针对李四光的进一步提问,老师怎么回答的?你感受到什么?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引导学生抓住“听说、也许”体会出老师的不确定,读出这种不确定的语气。

    李四光还有什么疑问呢?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引导:

    再出示一句话:“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呢?” 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两段话,比较一下,哪一段话写得好?为什么?你从中能体会出什么?(相机板书:会提问)

    让我们按照课文内容把这些空填完整,体会他是怎样提问题的。(出示填空) 作者对李四光的疑问描写的非常具体,有理有据,让我们感受到了李四光会思考、会提问,这种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指导朗读。

    3、李四光的一连串问题就连老师和爸爸都说不清楚,他多么爱思考、爱提问呀!现在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男同学读李四光,女同学读老师。

    三、学习9、10自然段

    过渡:老师和爸爸都不清楚这块石头的来历,李四光是不是就此放弃了呢?他是怎样解开巨石之谜的呢?

    1、请同学们读9、10自然段,思考:李四光是怎样解开巨石之谜的?从他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引导学生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终于、进一步、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有感情朗读。 (适时板书:执著探索)(适时出示图片理解冰川可以推动巨石、第四纪冰川活动遗迹)

    3、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个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话想跟李四光爷爷说吗?

    四、指导写法

    1、为什么读了这篇文章后,大家对李四光爷爷能这么崇拜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文章,看看作者在描写李四光探索巨石的由来时运用了什么写作特点?

    2、小结:是啊,正是作者对李四光的语言、动作等进行了具体的描写,李四光的形象才会在我们脑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我们也要学习作者的这种描写方法,让自己的作文写得更出色。

    五、学习生字

    1、观察剩余几个生字的特点,分析字形。

    2、师范写。

    3、学生练习书写。

    4、评议指导。

    六、总结布置作业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课后继续搜集阅读其他名人的事迹。 板书:

    7、奇怪的大石头

    李四光:会观察、会思考、会提问、执著探索 教后反思:

    在朗读理解这一块儿上,我自己在教学中也起了不少带动。有时我通过模仿,将学生从理解的误区带出;有时我用自身的示范带动起整个的气氛。以“一切准备停当”一句的指导为例,我先让生找到动作词,及“很久很久”这一关键词。“摆弄了许久,终于准备好啦!”当然也有很多不足,小组中开展分角色表演时,部分往往会因为分角色争论不休。而在全班选组表演时,尽管我再三强调让孩子当评委,评评好坏,却仍然不可避免许多观众“听众”流失的局面。而且,当发言的欲望特别强烈时,学生容易没发言而懊恼,没法儿静心聆听别人的想法。 措施:引导学生学会听老师的课,还要学会听学生的发言。

    上课时间:9.24第2节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玩出了名堂课文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通过本节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待、阅”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3、 了解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磨镜片的,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三、教学重点: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四、教学准备

    1、 电脑制作的生字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 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

    2、 学生交流。

    3、 教师导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a. 什么是“名堂”?

    b. 谁玩出了名堂?

    c. 他玩的是什么?

    d. 怎么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一会儿的读文打好基础。]

    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

    b.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的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

    [放手让学生自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并且,充分的交流阅读收获是一个实效性很强的学习方式。]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 语言引述: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子的读音。

    b. 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 想一想。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 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他的这种玩法的看法。

    e. 带着赞赏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

    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卡片“堂、镜、闲、待、阅”。

    2、 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 仔细观察发现特点,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 学生写字。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基础。因此,鼓励他们交流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观察发现结构特点。发挥其积极性和自主性。]

    第二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二、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推荐访问:出了 名堂 课文

    相关文章:

    Top